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之“统一全国”说 ,笔者认为不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 192 7年 4月 18日 ,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课本认为“皇姑屯事件”之后 ,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 ,张身负国耻家仇 ,为维护祖国统一 ,毅然于 192 8年底通电全国 ,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 ,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第 2页 )按东北易帜发生在19 2 8年 12月 2 9日。此时 ,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澳门还在葡萄牙政府手中 ,台湾人民正遭…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一节(一课时),共分四个目,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宁汉合流”、“南京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教师授课时应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东北易帜”作为课文重点,因为这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标志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的开始和它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就是蒋家王朝的统治,从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一共存在了22年。对这一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课文分三部分说明。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课文主要从两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97页《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中 ,奉系控制区域包括“辽宁” ,同页《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标为“奉天”。同一行政区名称前后相异。据《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17页《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1911年 (爆发 )〕 ,盛京将军辖区已经改为奉天省。课本第 87页《中华民国全图 ( 1917年 )》标为“奉天”。皇姑屯事件后 ,张学良于 192 8年 6月通电就任“奉天军务督办” ,并发表了《致奉省各县父老宣言》。可见到 192 8年还称“奉天”。张学良于 192 8年12月东北易帜前后 ,南京国民政府才改“奉天”为“辽宁”。因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2 2 2页《大事年表》“192 7年 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实际上 ,秋收起义后 ,192 7年 10月 ,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才到达井冈山。后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 ,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初步地建立起来。所以宜为 :192 7年 10月 ,开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5.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是这样写的:“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又,人教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第5页写道: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而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2页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14 3页 :“192 7年春 ,北伐军沿长江东下 ,占领南京 ,进驻上海。”而第 14 2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却标明沿长江东下的北伐军仅占领了南京 ,并未继续东下进驻上海。进驻上海的是由南向北的闽浙方面的北伐军。王桧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上册 )第 181页载 :“192 7年初 ,北伐军继续分三路进军。东路军以何应钦为总指挥 ,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 (主力为第一军 )由赣东及闽北入浙 ,直逼杭州、上海。”“东路军于 2月18日攻克杭州 ,3月中旬抵达上海郊区 ,3月 2 2日 ,上海工人经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占领上海。”“北…  相似文献   

7.
关于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地点 ,课本第 12 5页为“汉口” ,第 12 6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形势示意图》为“武昌” ,第 12 7页《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表中“来自地方”为“武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4页为“汉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地图填充图册》第 14页标的地点在江右 ,即武昌。到底是“汉口”还是“武昌” ?2 0世纪 2 0年代 ,武汉由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部分组成。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第一次会议是在武昌的董必武寓所举行的 ,并推选出负责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为“武昌”。另外 ,课本第…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 14 2页《三个军阀控制的地区》 ,虽未说明三个军阀各是在什么时期的 ,但此表出现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一节中 ,当然可理解为北伐战争前夕三个军阀的控制地区。表中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控制地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北京和天津地区”。并无山东。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6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却明确地标明山东为张作霖的盘踞地区。那么北伐前夕的山东到底被谁控制呢 ?事实上 ,从 192 5年 5月到 192 8年 4月蒋介石的北伐部队攻占山东的三年间山东为军阀张宗昌控制。而张宗昌则是受张作霖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第二册课本第 62页 :“他画的人物……人们称赞说 :‘吴带当风’。”第 1 3 7页 :“陆游从小好学 ,他写诗回忆说 :‘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中国历史》第三册课本第 2 9页 :“数十年后 ,不仅‘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课本第 1 3 2页 :“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按规范的标点符号用法 ,上引前两例属直接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 ;后两例属部分引用 ,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引文的标点问题@徐敏$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117页 :“元朝的……建康、杭州、成都的丝织业很发达。”此处的“建康”应为“应天即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1页《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图右侧 :“应天 :今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2页 :“13 68年初 ,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课本这两处都对 ,并没有出现“建康”字样。人教社 1990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 3 6页 :“13 5 6年 ,朱元璋攻占集庆(注 :集庆 :今江苏南京 ) ,改名为应天府。”《辞海》1979年缩印本第 499页 :建康 :①晋建兴元年 (公元 3 13年 )因避愍帝司马邺讳 ,改建邺为建康。即今南京市。……隋灭陈 ,…  相似文献   

11.
关于 1928年 12月 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和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分别是这样写的:“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而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却是这样写的: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以上课本均为1996~1998年新课本。) 因此,许多历史教师提出,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旗帜究竟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13.
义小组在上海正式成立。”其中“192 0年秋”有误。据赵矢元、冯兴盛主编的《新编中国通史纲要》(现代部分 )载 :“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首先在上海成立。一九二○年六月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开始筹建 ,七八月间正式建立……” ;据何沁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载 :“192 0年 5月 ,陈独秀在上海邀集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8月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跟课本配套的《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也标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 192 0年8月。故课本“192 0年秋”应为“192 0年 8月”“秋”在“8月…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5页 :“这样 ,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全国”毫无疑问应改为“大陆” ,“完成”前应加上“基本” ,因为在19 2 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时 ,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仍分别被日本、英国、葡萄牙所侵占。“全国”毫无疑问应改为“大陆”,“完成了统一”前应加“基本”$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5.
二而一     
课本第 3 3页《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中 ,崇厚创办的企业名称为“天津机器局” ,前面第 3 2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也标为“天津机器局”。第 3 3页图下却注为“天津机器制造局”。同地一“局”两名 ,对此 ,讲课时教师必须说个明白。查《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第 71页解释说 :崇厚创办时企业称“军火机器总局” ;1870年李鸿章接办 ,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5年又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 ,至 190 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由此可见课本第 3 3页选用的图为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后的厂景。当时企…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74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 ,有关公元前 841年以前不确切的时间前面都加了一个“约”字 ,但在课本中有好几处都未加 ,如第 2 0页的“公元前 2 1世纪”两处 ,第 2 2页的“公元前 16世纪”、“公元前 14世纪” ,第 2 9页“公元前 11世纪中期” ,第 2 6页和第 3 3页练习题中“公元前 2 1世纪。要不要“约”?$河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7.
首都“北京”有时竟被标为“京师”(课本第6页《清朝疆域》图、第 5 4页《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 13 7页《1917至 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我们不知如此标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难道这是出诸一种严肃认真的考虑而后作出的一种选择吗 ?《中国历史》第三册 首都“北京”可标为“京师”吗?$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3页 :“……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我们都知道 ,北京政府的五色旗 ,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被确定的国旗 ,现在张学良降下了它 ,升起的也应是国旗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它是190 5年同盟会成立时制定的《革命方略》里第一次规定的 ,是蓝白红三色旗 ,蓝色象征自由 ,白色象征平等、光明 ,红色象征博爱。 192 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明确党旗和国旗分别为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仍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张学良易帜升起的恐怕…  相似文献   

19.
前矛后盾     
课本第 2 0页 :“禹死后 ,他的儿子启利用已得的权势 ,杀死伯益 ,继承禹的位置……。”第 174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却说 :“约公元前 2 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这前后的意思显然是不同的前矛后盾$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14 3页 :“192 7年春 ,北伐军沿长江东下 ,占领南京 ,进驻上海。”事实上进驻上海的是东路军 ,而非沿江而下的中路军。课本第 14 4页 :“张宗昌率直鲁联军由山东进攻江苏、安徽。”其实这里的“直鲁联军”并非直系与山东军阀的联军 ,而是奉系军队的一支。“进驻上海”的北伐军与进攻江苏、安徽的“直鲁联军”$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