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杨嘉 《出版参考》2006,(12S):14-14
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题为“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出版支持”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2007,(3):57-61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这是出版业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重要举措。中国编辑学会组织36家出版单位和网站响应总署的号召,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当前出版业面临重要转折,出版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编辑工作出现大量新问题急待研究解决,为此,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委员会于11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会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有力领导下,我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积极落实国家广播影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台“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坚持以宣传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全台上下同心同德、自加压力、务实高效,宣传取得新的成绩,改革有了新的推进,事业有了新的发展,队伍有了新的变化,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是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盖艳芳 《新闻传播》2007,(10):37-37
作为期刊的主编,其使命就是率编辑为读者提供健康、实用、优质的文化产品。但是毋庸讳言,在期刊创新发展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更加需要增强主编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此,笔者这里择其要者加以分析,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期刊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编辑》2007,(2):4-5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第二年到来的重要时刻,新闻出版总署部署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这是出版业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重要举措。为响应总署的号召,由中国编辑学会组织36家单位向全国编辑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天津档案》2007,(1):10-10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实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完成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加快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积极推进天津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及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围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主题。重点推进档案创新服务、档案基础管理和档案馆功能建设,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创新图书馆服务 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己在加强城乡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将图书馆办成集传统印刷型文献、电子出版物、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于一体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更好地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此,图书馆要从服务创新入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无疑将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上留下标志性印记。经历了2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又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压力,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和完善原有的发展模式,如何规划下一步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央做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之后,许多省市调整了发展思路,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去年11月,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新的奋斗目标。这也是河北省委对河北中远期发展愿景的重新规划,各级政府的许多工作都将重新“定位”,省委要求地方主流媒体要把为强省建设营造舆论强势作为2007年贯穿全年的“宣传主线”,作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建设》2007,(6):13-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时代要求而做出的新决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和终极目标。档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具有文化存贮、资政参考、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作用。常州市档案局积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局,明确提出今年争创特级档案馆,切实加强档案馆自身建设,真正把档案馆建成具备“四位一体”功能的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同步。  相似文献   

13.
规划在出版社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早在1999年,我社就制定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十五”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出版社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不但达到了规划中制定的目标,而且为出版社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制定出版社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成为出版社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何锦新 《新闻记者》2006,1(12):19-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而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建设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就是“阳光”和“雨露”。缺少“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不可能成就“参天大树”;没有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也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5.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23-24
当前,正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事业,正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省图书馆学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团结全体会员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促进河北省图书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蒙之 《新闻窗》2007,(6):75-76
2004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使和谐社会从“理想国”变成切切实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目标,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各阶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大讨论正在各行各业蓬勃开展,各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台了不少新的举措。档案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如何在其中发挥独有的作用,同时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是值得每个档案工作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甘荔  顺万 《档案时空》2007,(2):20-21
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目标的提出,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在新形式下,档案工作如何摆正位置,正确处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如何科学整合,充分发挥档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解决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已成为一项全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7,(2):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媒体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而媒体和谐与否,又直接影响着使命的完成。湖北日报编辑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高举改革创新大旗,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媒体的有效途径,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国文联第八次、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刻地论述了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的历史性任务。一时间,“和谐”成为所有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成为我们社会、我们时代最强的音符之一。相对于“文化大革命”把国民经济推到几近崩溃的边缘,我们党针对性地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相对于市场经济引发出的若干负面影响,我们党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于以往“斗争哲学”的残余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失衡现象,我们党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