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小学二年级一堂数学课片段:师:好,接下来我们用10分钟做课本第45页的第3~6题,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师:第1、2题做不做?生:不做。师:第7题做不做?生:不做。师:好,下面开始做。师(刚说完,忽然发现一学生已全做完,怒斥):老师没要求做,你为什么要提前做?赶紧给我擦掉,重做!(生战战兢兢地擦掉后,开始重新做)(10分钟后)师:大家都做完了吗?生:做完了。/没做完。师:还没做完?别人都能做完,你们几个为什么没做完?(生沉默)都放下笔,听老师讲这几题,没做完的不要做了。(见学生A仍在做第7题,生气地):A,没听见老师说的…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38页中一道病句修改题里的标点令人疑惑。此题是: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其中“《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间没打“、”。随后,我翻阅了人教版的中学教材也是这样,可是一般报刊杂志遇到此情况时却大都打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应该不会是人教社一时的疏漏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把自己的困惑及个人见解寄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的蒯福棣老师,没想很快收到了回信,她在信中说:关于《》《》之间是否用顿号的问题,在我们这套教材中都没…  相似文献   

3.
肖光宏 《中学物理》2012,(10):51-52
2011年11月的《中学物理》刊登了安庆市第二中学叶玉琴老师的文章——《一道力学题的求解及感悟》.拜读后,笔者为叶老师扎实的功底和顽强的毅力所折服.原文中叶老师对该力学题用了三种方法求解,但是这三种方法都起点太高,超出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范围,已经不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笔者认为,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该问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贵刊2002年第9期第26页登载了《此题如何解》一文。“此题”如下:王大伯利用房屋的一面墙,筑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四边形,篱笆的总长是180米。这个四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边靠墙围篱笆”的问题。原文(指《此题如何解》,下同)中的“错误分析”过于简单,“正确分析”单一化,只给出了一种解答方法。对于“一边靠墙围篱笆”这种类型的问题,笔者也愿参与研讨。2001年冬,我们县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附加题之一:张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一边靠墙围成一个鸡栏,如图(一)。鸡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附加题与原文中的“此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其2004年5月出版的栏目《争鸣》中,我拜读了傅海洋老师的《忽视学科体系的教法不可取》一文,颇有感触,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敬请各位老师指正。再看傅老师文中所举课堂实录(片断):……教师出示一道准备题:“老师有10块糖块,被小明吃去几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杂志2005年第3期上刊登了周初霞、斯玲莉两位老师撰写的《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易错题剖析》一文,笔者阅读后感觉选题新颖、精当,只是题2有些欠妥,想与两位老师商榷。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0”的突破     
自从“0”归为自然数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有些问题的确不好界定和划分。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蓝玉文老师在《都是“0”惹的祸》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0是偶数吗?0是合数,还是质数?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04是真分数吗?”笔者在教学中曾疑惑过,也和同事们讨论过,但就是没有提起笔像蓝老师这样正式“申请”过。因此,笔者读过蓝老师这篇文章后,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个人拙见,以期与同行们商榷。0是合数,还是质数?笔者赞同蓝老师的意见,教材上应注明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原因是0不能被它本身整除。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笔…  相似文献   

9.
吴庆林 《新作文》2004,(3):27-28
拙作《作教学六大误区》发表后(详见本刊2003年第9期),有同事问我,你那是从大的方面说的,针对一篇章我们是否也有不当的地方呢?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教学,还真有真空地带——修改教学。有的老师可能要说,“修改,每一篇章布置完毕后,我总是告诉学生要认真修改.为什么还故弄玄虚地说‘真空’呢?”是的.布置完题后我们总不忘让学生去修  相似文献   

10.
辨方向     
图.画的是鱼鳞(lin),请你把鱼头在哪边(bi如)说出来。 图.、.中有风。请问:风从哪边来? 图.中的树被砍(叻n)断(d。dn)了,请问:树会往哪边倒(doo)? 觑 《辨方向》参考答案: 馨鱼兴在上边。 勘风从东边来。 勃风从西边来. 浪肇 树往左边侄辨方向@扶西~~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6期中陆莉玛老师撰写的《一道正确的“错”题》一文,笔者认为教者对一道算式题的教学处理有值得商榷和重新审视的地方。[教学片断]生:老师,3 3 3 3 4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你是不是出错题目了?生:对呀。只有加数相同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师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7—8期刊登了陈时建老师的《易忽视的生活常识》一文。文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和奶奶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奶奶到达三楼时,小华到了几楼?  相似文献   

13.
何谓“亮点”?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产生亮点?《小动物过冬》(苏教版语教材国标本二年级上)一课有一道练习题:“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一说。”有位老师前后两次上这一课,对这一练习的教学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1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7个步骤。有的老师就问了:是不是每节课都要经过这些步骤?一节课只有40分钟,怎么具体操作呢?  相似文献   

15.
【皮涛老师《中彩那天》教学片断】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题。(生读课题)【罗才军老师《伯牙绝弦》教学片断】师:上课!  相似文献   

16.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小兔子为什么前腿短、后腿长?有的孩子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开看看里面的究竟。这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里,一上课教师就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壹分、贰分和伍分的硬币,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示范贴出)5分、1分、2分、5分、1分、2分,师(神秘地)说:“老师有个‘神奇’的本领:老师根本不需要看你们桌上的硬币,随你报第几个,  相似文献   

17.
题目所示函数在λ_1>0,λ_2>0,a相似文献   

18.
蒋明玉 《江苏教育》2000,(12):48-48
《江苏教育》2000年第4期刊登了祝中录老师的章《“开放题”还需“开放性”教学》,拜读之后,获益匪浅。本人十分赞同祝老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我发现好几位学生列出的方程都带有逆向思维的成分。比如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1)王老师买了一些笔记本,每本笔记本的单价是6.5元,一共付了78元,王老师买了多少本?学生的答案是78÷x=6.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是宽的1.5倍。  相似文献   

20.
和老师谈笑风声?和老师勾肩搭背?和老师称兄道弟?认真做好右边的选择题,分析分析自己和老师的“亲密”程度。请阅读右列10题,每题后面有“是”或“否”两种答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答案,并在题后的“是”“否”上打上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