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龙岩方言代词具有鲜明特色,它在闽西方言中明显地代表着南北朝时代的基本用法,在语言研究中具有它特殊的学术价值。文中采用历史比较法,列出上古的文献例证,论证了龙岩方言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齐岩 《文教资料》2012,(6):26-28
章丘方言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研究章丘方言对丰富山东方言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章丘发言中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搜寻了龙岩方言中的古代汉语遗存,并列出了古汉语词语在古籍中的书证以及在龙岩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龙岩方言的助词在方言研究中颇具特色,本文举其突出的“仔”、“侬”、“着”、“哩”、“Zao”等字加以分析,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6.
代词是汉语方言中一个很重要而且较为封闭的的类别。方言受到地域、民族及文化的限制和影响很大,这使得方言具有了很强的差异性,也正是这种极强的差异性将同一文化区内相似文化的差异性展现了出来。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文字本身及其所内蕴的区域文化的传承与保存。而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方言中的三类代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昌乐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构成形式及功能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分类描写其具体用法的基础上,得出昌乐方言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具有合音词较多、沿袭古近代汉语某些用法、任指虚指的用法以及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每一方言代词都自成体系,涟源荷塘方言中的人称、指示、疑问代词亦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存在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9.
选取部分龙岩方言常用字,就其源流、读音、释义作较深入扼要的探究考释,列出各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书证,举出龙岩方言通行例句。  相似文献   

10.
山西兴县方言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其第三人称都由指示代词兼任。兴县方言指示代词非常发达,形成了专门指代人的指示代词,其说法多达31种。这些指人代词主要通过指示代词的多层叠置和附加词尾形成,既可以表示“单数—少数—较多数—最多数”的语法意义,也具有“亲近—中性—疏远”等语用功能,因其还具有“近指—较远指—更远指—最远指”的距离意义,所以,这些指人代词还不是人称代词,仍是指示代词。其复杂的叠置形式可能是兴县各片方言之间长期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泉州方言的人称代词在用法上与普通话的代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文章对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用法做了全面的考察,并将之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泉州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县方言的指示代词分为以下几类:指人、物的,指处所的,指时间的,指程度、性状的,指方式的。在详细描写每个类型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指出,岳阳县方言指示代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几分的类型上参差不齐,有一分的,有二分的,也有三分的;第二,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一致,有的有两套,有的则只有一套。  相似文献   

13.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从闽西方方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15.
人称代词是方言语法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各地人称代词的语音特征、构词形式、意义及其语法功能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种方言的面貌。与普通话相比较,昔阳方言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除了有与普通话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外,还具有普通话所没有的其他人称代词,这些人称代词除具有一般的指代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同方言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系统地列举了山西大同方言的代词,对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山西大同方言的代词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细致的描写及分析、说明,突出了大同方言一些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18.
明清山东方言白话文献中,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用采回指前文所述内容时出现了两种特殊的句法位置:指示代词+NP+VP和NP+指示代词+VP。这两种位置的指示代词与NP之间都没有结构关系.而指示代词与VP则存在着语义上的主-述关系和宾-动关系。这两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约是在元明时期产生的.它的出现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9.
龙岩方言的助词在方言研究中颇具特色 ,本文举其突出的“仔”、“侬”、“着”、“哩”、“”等字加以分析 ,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20.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仁怀方言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指代词,而这些指代词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本文讨论了几个指代词在近代汉语和方言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