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认为“求实精神”是邓小平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根本态度。他的一系列被实践所证明的科学决策,无不得益于其对待战略问题的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以求实精神看待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求实精神培养学生,做好育人工作;以求实精神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谢荷生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6):29-32,58
本文从青年马克思的求实精神这一侧面探讨了科学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机制。马克思从康德、费希特转向黑格尔,从继承黑格尔哲学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都是求实精神的生动表现,求实精神是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的灵魂和宗旨,是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善于洞察世变勇于彻底求实──邓小平治国思想研究庄锡福本系列论文,拟从邓水平高度的时代敏感和求实精神,出神入化的治国战略策略,以及他的中特理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等方面,对其治国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本文是第一篇。邓小平科学的治国理论和实践,来源于他对...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面对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国期刊必须转变经营理念,站稳读者市场,保护文化阵地安全;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期刊人才;学习运用法律规则,调整经营方略和经营手段,增加资本积累,从容稳健地世界出版舞台。  相似文献   

6.
当下,人们真情地呼唤传媒精神。传媒精神是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政治家的人文精神共同熔铸而成。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政治家的人文精神是逐层递升的精神境地,贯通三界畛域,并最终凝练成传媒精神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动力来源等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论引导素质教育深化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引导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现阶段应重视宣传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弘扬求实精神,制定激励教育工作更努力工作,让素质教育更“实在”、学生更能因此而得到“实惠”的政策;制定合理评价素质教育业绩和奖励素质教育工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既要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立足现实,具备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一贯提倡求实精神,反对“革命空谈”,是举世闻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在《列宁全集》和《列宁文稿》中,到处都闪耀着他讲真话、办实事、实事求是精神的光芒。学习和研究列宁在苏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求实精神”,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年毛泽东的求实精神,是其早期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源于中国经世致用思想传统、胡适宣传的实用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强调任何事情都要注重积累,打好稳固坚实的基础,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文化,注重社会调查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初步认识到求实精神与解放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早年毛泽东的求实精神不仅是早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并对当时新民学会会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2,27(4):109-112
应劭写作《风俗通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辩风正俗,为封建统治提供借鉴。《风俗通义》的求实精神表现在对无神论思想的张扬、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探求事物的真相等方面。为此,应劭采用了文献考证、逻辑推理、列举事实进行反证等手段,探求事物和社会风俗的真实情况。应劭的求实精神是对前人唯物主义精神的继承,也是东汉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人口老龄化,不仅是量变,而且是质变,“六十而立”是人生第二青春的起点;对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的把握需要引起决策者和社会观念的“无声革命”;要实施老有所为,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战略;特别需要从立法上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一等奖《我省中专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省教育委员会蒋作斌湘潭市教育局杨家烈《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坚持求实精神》岳阳市教育委员会陈白玉  相似文献   

15.
在统计课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还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党实现由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全面开创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中,以非凡的胆略和求实精神,解决和探索了我党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表现在: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探索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无愧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具有鲜明的求实精神、时代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是现代学校实现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管理科学化需要发扬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需要有和谐发展的眼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站在智慧之巅,以历史的科学态度、唯物的求实精神、辩证的思维逻辑,进行科学、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研讨,才能真正领会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的一条红线。而敢字当头的革命胆略,同样也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始终的一条红线。 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与敢字当头的革命胆略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只是敢字当头,敢想敢干,而无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就有可能成为盲目的蛮干者。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