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堂课中的衔接与过渡,无疑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低优劣,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设计。笔者向同行介绍几种衔接过渡的方法,供大家欣赏和借鉴。连环式衔接与过渡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露痕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衔接过渡语言时,环环相扣,相互之间构成内在的逻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怎样做好衔接,平稳过渡?笔者认为,应该特别关注几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科学推进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关注的热点。作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过渡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本文立足于教育发展,对幼小衔接视角下的真实性情境创设展开研究,针对当前幼小衔接现状,对真实性情境创设在幼小衔接中的价值展开分析,并从三个方面就幼小衔接视角下的真实性情境创设策略展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例习题变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学内容.笔者通过近阶段的听课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正尝试着利用变式这一“法宝”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精彩,其效果也十分明显.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变式”教学中的一些不和谐.由此萌发了对数学例习题变式问题有效性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旧课之间教学的过渡衔接,既能帮助学生以最佳的心态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又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或以完整系统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进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新旧课之间怎样过渡衔接呢?从范围来看,既可以是跨教材跨单元的过渡衔接,也可以是同一篇课文前后教时之间的过渡衔接。然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新旧课之间过渡衔接的最佳“契合点”。这里,笔者试就此作一探索。一般说来,找准最佳“契合点”来进行新旧课过渡衔接的方法有:一、知识键上的过渡衔接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汉语、阅读、写作知识是一个相对系统化了的“结构”。从纵向考察,每一种知识在各册教材和同册教材各单元的分布,形成了一条前后承接,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有经  相似文献   

6.
例、习题变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学内容.笔者通过近阶段的听课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正尝试着利用变式这一“法宝”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活泼而又精彩,其效果也十分明显.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变式”教学中的一些不和谐.由此萌发了对数学例、习题变式问题有效性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纵向衔接序列化的教学策略设计各年级、各阶段教学内容,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和教学条块分割。通过整体剖析教材、深度预习、设计渐进性的问题链和层次性作业.实现教学的平稳过渡,可以在“渐变”中有效地衔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教学如果没有衔接好就会造成脱节.笔者曾深入到各初中对教学衔接问题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初一教师在教学衔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了解学生不充分、缺乏亲和力、教材把握不准、教法过于“大人化”等.因此,要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所谓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就是指初中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与小学接轨.并获得持续向上发展的能力。如何使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就能较快的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过渡、衔接上要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0.
幼小衔接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幼小衔接到底“衔”什么,本文阐述基于教育的实践探寻出幼小衔接的策略:多方调查,明晰衔接方向;多边资源,筑实衔接根底;多样活动,探索衔接路径;多元协作,形成衔接合力,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  相似文献   

12.
听课,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经常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我们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契机。然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注意力都聚焦到上课的老师身上,很少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体验感,去关注师生在课堂这个动态过程中是如何共生共长的。这样的听课,既不利于我们理性地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也不利于真正实现“取他山之石”的目的。笔者认为,听课,不妨从三个“关注”着手,即: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艺、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师生互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各阶段教育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从幼小衔接的现状出发,探讨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在幼小衔接中尚待提高的因素。一、幼小衔接中的有利因素1.幼儿教育的普及与重视,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奠定了基础。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多年的学前班带班  相似文献   

14.
听课评课的“三要”与“三忌”平罗县教研室任登全会听课和会评课是教研员做好教研工作的基本功。怎样才能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呢?笔者积多年的教研工作经验,总结出“三要”与“三忌”。一、听课(一)听课要有准备,忌随意性。教研员在听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明...  相似文献   

15.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作指导,做好与“课改”衔接的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相似文献   

16.
听课时间:2010年12月9日 听课地点: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 背景介绍:笔者参加了由上海市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主题教研活动。上午先后听取了三位老师的三堂课,下午进行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文本解读上求新.在教学设计上求异,是许多老师的追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思考,才能博得听课老师的赞誉。固然,教学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但是,与求新求异相比.求实更为可贵。求实的研究视角就是关注学生,即关注学生“学”的活动是否充分展开。以得意、得言、得法为特征的“三得”阅读教学,正是立足于学生“学”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我校大力推进“以学定教”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率先垂范,进行公开教学。笔者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为教学内容.开了一堂校级公开课。课后交流时,听课老师这样评价:“这是一节真正以学定教的小班化教学常态课,是一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常态课。”  相似文献   

19.
韩大胜 《学语文》2013,(6):10-11
王荣生明确指出,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史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我觉得这可以看作是两大原则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自觉遵守和运用。而王荣生在阐述有关“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正常阅读”这一说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荫发了一个念头: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正常阅读”,而不是从成人甚至是语文教师的高度和视角去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起始教学内容,由于力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而物理学科也就成为高一学生面前的一座“高山”,面对这座“高山”是选择攀登还是选择放弃?这是高中物理起始教学将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俗话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要带领更多的学生能够勇攀物理“高峰”,关键是要科学创设教学台阶,优化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本文就此谈一些笔者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