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从立法本意上讲,禁止重复授权是对专利独占性的保护,也是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从专利权人的角度来说,在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可以凭借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实施许可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果出现重复授权,专利权人的利益就缺乏有效保障.从公众角度来看,专利重复授权意味着不合理地提高了实施该发明创造的成本.因此,不得重复授予专利权是有专利制度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专利制度的基石,各国专利法无一不奉行此原则。我国《专利法》第9条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P3条第P款,共同构筑了我国关於禁止重复授予专利权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专利法实施组则》第P3条第P款所说的“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直接表明了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具体含义,在当前第三次专利法修改草案中,该规定一跃上昇到《专利法》第9条亚作为其中的第1款,使其更彰显出纲领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若有两个同样的专利存在,就会发生冲突,准也不能有效行使。对这一点,现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荣作了明确规定。那么,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分别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谁呢?根据世界各国专利法的规定,有两个处理办法:一是采用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申请人;二是采用先发明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发明人。我国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一、先申请原则的概念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相似文献   

4.
“禁止重复授权”是世界各国专利制度普遍公认的一项原则。“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这是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在我国《专利法》中的体现。现实经济活动证明,重复授权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造成无谓的专利纠纷,使非专利权人变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专利法释义     
《发明与创新》2006,(8):26-26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专利法是用以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利法调整下列社会关系: (一)因确认发明创造的所有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无形财产。专利法中规定了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归属原则,即什么人或者单位能够成为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所有者,成为专利权的主体。(二)因授予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专利权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经过申请一审查一授权的程序。围绕着如何申请专利权,如何授予专利权,如何获得专利权,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三)因使用专利权,或者说因使用专利技术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法律保护专利权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推广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发明创造也只有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才能显示出其使用价值,使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发明创造的推广和使用中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6.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避免重复授权作为专利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多项专利权之间的冲突。然而,我国仅仅在专利审查指南中给出了判断原则,却并没有在实质审查这个操作层面给出统一的判断基准,导致审查员在审查中产生标准执行不一致的情形。为了方便审查员的操作,本文就实质审查中关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出现的几种典型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判断方法,以期提高审查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专利法第九条中,对同日申请的发明创造(以下简称"同日申请")重复授权情形明确规定了"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这一概念。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常常遇到同日申请发明授权时,实用新型处于等待恢复、等年费滞纳金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否可以理解成尚未终止,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本文将从立法本意,法律影响对实用新型专利权不同状态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常,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实用新型和发明两种专利申请,在发明专利申请具备授权前景时,放弃已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完善的国家,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美国专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美国专利制度中有关重复授权的规定与中国专利制度有着较大差别。本文从美国专利法重复授权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如何克服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我国专利制度如何避免不公正地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发挥专利制度的激励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和理论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实用新型制度具有中国的特色。其一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交后只需通过初步审查(不经过实质审查)即可被授予专利权,而其权利与经过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无实质性区别,只是保护期仅为10年;其二是申请人就同一件发明创造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同日还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即"一案两请")。一般情况下实用新型会先获得授权,其后当发明专利申请即将获得授权时,申请人只需放弃在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即可,从而使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是专利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专利权稳定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专利法自1984年颁布以来,经历的3次修改都涉及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修改还是于2008年进行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中的实质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中涉及的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相关规定的改变,对实质审查和专利申请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转换保护制度是中国专利法中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重要例外,但是其对"在先实用新型专利权已经终止"的情形并未明文规定。本文通过一个审查案例对专利法中的转换保护制度进行探讨,从该制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探究其立法本意。进而,将"终止"分为"确定终止"和"不确定终止",并针对不同的"终止"情形下转换保护制度的适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了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在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又申请发明专利的例外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但将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又申请PCT的情况排除在该例外情况之外。针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涉及普通申请和PCT申请的规定的区别,本文从法条修改目的和法条内涵、对申请人的影响及造成区别的原因等方面探讨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涉及PCT时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权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具备其他知识产权共有的特性外,其法律特征还表现为:专利权鲜明的独占性,客体具有公开性,具有法定授权性,效力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标题中所称"专而无利"中的"专"是指专有、专用、独享或排他的权利,"利"是指有利的环境、有利的条件或经济上的利益。关于专利,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许多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技术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导致权利人的发明创造成为公有技术而造成其资产和利益的流失,即所谓"利而无专"的惋惜;另一种是,许多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躺在卷柜里"沉睡",没有创  相似文献   

18.
实用性是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的一项重要实质条件,而发明是否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实用性判断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实用性中"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判断准则,为审查员的实用性审查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帮助对实用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邓洁  崔利刚  苏平 《科学学研究》2019,37(7):1193-1202
已授权专利(范围、新创性等)与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标准之间的"模糊空间"是导致专利权不稳定的根源。由于专利制度内在的"不确定性",使得专利申请人有动机通过采取策略性的专利申请行为影响专利审查过程,从而制造或者扩大这种"模糊空间"。本文选取我国经历过无效审查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专利公开延迟、实质审查请求延迟、审查时间、权利要求撰写方式及技术复杂度作为策略性专利申请行为的代理变量,无效审查的结果作为专利权稳定性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策略性专利申请行为与专利权稳定性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策略性专利申请行为普遍存在,并与专利权的稳定性存在显著相关性。策略性的延迟行为与专利权稳定性显著负相关,专利撰写方式(权利要求数)与专利权稳定性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识别专利申请及审查过程中的"模糊空间",优化审查过程及提高审查质量提供一定的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审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案件中所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正确地把握该原则有利于专利复审委员会提高审查效率,维护法律实施的确定性和权威性,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避免程序的重复运作。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针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解和适用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和见解,目的在于为专利权无效程序中如何把握和适用该原则提供一些便于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