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澳门特别行政区398名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父母鼓励"两种因素对小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阅读成绩有正向影响",父母鼓励"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阅读成绩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澳门小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阅读成绩优于男生,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成绩优于低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组织要求教师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创造性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对学习经验进行安排、组合、整合的过程。那么,在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方法,就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具体来说,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阅读路径",并持续稳固地进行教学引导,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的"学习经验",这更是"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颖 《考试周刊》2011,(80):126-126
任务型阅读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新的题型,是考试评价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多样性、可控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掌握任务型阅读的特点,教师对任务型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教师要能"破",破除学生心理障碍;能"立",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构建指导学生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改变以往的"为考英语而学英语"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层出不穷,但只要能细细品味一下相关的理念,就会发现那些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缺少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缺少"个性化",人云亦云大有"神化"之风。  相似文献   

5.
"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从"方法"到"范围"再到"视野",综合起来,都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要求。  相似文献   

6.
吴家荣 《现代语文》2013,(10):158-159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学生得分率普遍较低。而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现状堪忧,阅读复习是"假阅读"、"伪阅读",它严重偏离了语文阅读教学法本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规范办学的要求下,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效率,最关键的措施是依据课标,立足教材,架起课内与课外的"桥梁"。这才是阅读复习之"真"。  相似文献   

7.
万永成 《宁夏教育》2011,(12):70-71
所谓"传统阅读",笔者认为:捧着书本读原著是一种阅读形式,走进多媒体教室上网、看电影电视又是一种。笔者暂且称前者为"传统阅读",而把后者称作"影视阅读"。众所周知,目前"传统阅读"被淡化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中学生中,  相似文献   

8.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若只靠教师的逐句讲解,往往是事倍功半。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识字、学词、明理,培养其阅读能力及习惯。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指导学生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套话"正是基于此产生的省时有效的办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可用"套话"法解答。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一点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预案时能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指导方法,现将我们教学中几种较为成功的阅读教学指导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每次语文考试结束,翻开学生试卷查阅失分项目时,试卷上阅读部分,尤其是课外阅读部分那又红又大的"×",总让人看了心酸。曾经仔细研究过学生的阅读答题,不是题目没有看清楚,就是没有根据问题来答题,答非所问;不是缺乏捕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不会概括,就是问题分析理解不到位,浮于表面。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作文难"的困境中走出来,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让学生大量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文本的"浅阅读",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阅读能力欠佳、过多依赖教参和备课不够到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苦练"内功"和脱离教参、精益求精地备课。  相似文献   

14.
李瑞丽 《教师》2012,(22):100-100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课内求"质",课外拓"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学生的深阅读与浅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了"浅阅读"与"深阅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分清哪些阅读要"深读",哪些可以"浅读",并提出了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深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整本书立体式阅读"是在低年级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设置:激趣导入,赏读故事;渗透策略,推进阅读;分享品读,快乐展示;亲子共读,拓展延伸等系列活动,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学会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以后,表面上看学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甚至显得很有"感情"了。其实深入地问几个问题,发现学生还是游离在文字之外。研读文本重点段时,还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有人美其名曰"个性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五至六年级强调"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的认知决定了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必须根据学前儿童的特殊审美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去"讲",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他们开启文学之门。  相似文献   

20.
陈秀琴 《考试周刊》2011,(50):56-57
信息社会,音像传媒色彩斑斓,冲击着市场,吸引着小学生的眼球,使书本、阅读受到了严重挑战。教师要反思陈旧的强制性的阅读形式,以新理念、新路子去引导孩子,变教师的"给予"为"唤醒",变消极的"灰色"为积极的"绿色",激发每一个孩子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