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从叶澜教授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作为学生学习导航者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利用这些意外与惊喜进行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在意外与惊喜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这就是"生成"。生成让课堂有了许多精彩,那如何把精彩留住呢?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而发现、收藏、共享这些智慧与惊喜,也就成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罗碧华 《广东教育》2008,(4):109-110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个论述告诉我们,课堂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  相似文献   

5.
<正>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个论述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又不能没有生成,但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超越教师预设的"意外"。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意外"迎面而来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用自己的机智去判断、重组,让师与生、生与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维、情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教师只有及时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生机、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0.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课堂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相似文献   

11.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  相似文献   

12.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生成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精彩。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他们有思维、有个性,总是在不停地创造意外。正是这些意外,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试误"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教师一个机遇:恰当运用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因势利导,为学生服务,实现课堂增值。  相似文献   

13.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课堂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教师只有及时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生机、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5.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因为,精彩往往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16.
<正>华东师大著名教授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这就是所谓的"生成"。透视"生成",我们看到其中包含的偶然性、不可知性、不可复制性,全因"契机"的难得,可遇而不可求。但这种难得的"契机"需要教  相似文献   

17.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风景的因素,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课堂教学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互相作用的推进过程.而叶教授所指的"意外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在教学中因学生体验独特而出现的意外,作者采取了及时锁定的办法:捕捉意外、利用意外、激发意外、延伸意外,并把意外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创设出丰富多彩的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19.
<正>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真实的课堂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这恰恰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率直的个性。如果没有这些"意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学习"试误"的过程,就达不到良好的认知建构目的。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当出现"意外"问题或结果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  相似文献   

20.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语)。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丰富多彩、动态生成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彰显每一位孩子的灵性,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形成高效的课堂生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