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谈谈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传媒》1997,(9)
谈谈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文/杨保军记者面对的是新闻事件(事实)和新闻人物,其主要任务是将新闻信息准确快捷、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采写出来。尽可能用生动形象、且具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是记者思维活动的突出特征。但对编辑来说,面对的是大量的各色稿件,其核心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底,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广播新闻资源整合战役正式拉开。由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广新闻广播(AM990/FM93.4)、东广新闻广播(AM1296/FM104.5)、上海交通广播(AM648/FM105.7)和都市792广播(AM792/FM89.9)组建而成的SMG广播新闻中心在整合资源和探索打造类型化广播频率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李建敏 《青年记者》2006,(14):83-84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乐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虽然音乐并不是电视新闻传递的主要信息,但是18直着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新闻中,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配合画面语言、字语言),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文学味” 新闻语言的“文学味”指的是新闻语言在“准确性”基础上的生动,在“客观”前提下的形象。 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即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形态、色彩等方面,即通常所讲的“五个w(什么)”方面,语言所指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7日,Inform技术公司(http://www.inform.con)发布了一个web新闻和博客评注搜索系统,该系统可以标识消息的组成元素并对之进行排序,使结果更具有相关性。在日益复杂的Web新闻阅读工具(Web搜索引擎、联合器(syndicators)、聚合器等)这个家族中,这个新工具看似一个赢家。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开发的“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http://scinews,clas.ac.cn/index.asp)”已经正式开通使用,该系统是国家科学图书馆新近推出的一项基于科技新闻的服务内容。利用该系统,用户能以多种方式方便、快捷地获取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学术组织、新闻机构、出版商以及专业科技信息站点每天发布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当下,新闻策划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不仅不陌生.而且已是其日常运作中常用的方法。而在理论上.对于新闻策划,可以说尚未有一个较明确的定义.甚至连它的内涵都有多种说法。在媒体的日常工作中.新闻策划一般说来就是利用新闻线索.筹划、组织报道.以期达到吸引读、增强报道力度、提高媒体知名度等效果。这是狭义的新闻策划。如果从广义的新闻策划来看,媒体整体形象定位(宏观策划)、版面栏目安排及风格设置(中观策划)以及新闻内容的选择、报道视角、思路的安排等(微观策划)都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8.
张子庆 《新闻窗》2012,(1):48-49
什么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图片)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形式传递信息。新闻摄影的定义.确定了视觉(图片)新闻必须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9.
严龙 《新闻实践》2012,(6):40-41
2012年2月上甸,备受新闻摄影界关注的《腾讯2011影像记忆》公开发布(http://news.qq.com/photon/phtptt/2011yxjyhtm,以下简称《2011影像》),包括《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华西都市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在内的23家区域媒体、1家网站,共同展现了上一年度发表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673幅(组)。本文主要以《2011影像》为例,分析这些区域媒体新闻摄影在“三度”——速度、角度、高度三方面的摄影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颖 《记者摇篮》2009,(11):42-42
所谓“散文化写作”,其实就是将新闻与文学实现最完美的有机结合,使新闻写作文学化,诗意化,更易于走进广大受众的心里,更为读者(观众/听众)所喜闻乐见。即利用文学化的笔触,赋予作品更加生动、灵性、自然的特质,使之彰显出文学艺术的张力,进而达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赵明在《BBC新闻价值观的新构成》一文中指出,为重建受创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专业形象,BBC启动了一系列大改革,对多年来的新闻价值观和采编规范进行了修订。对比新旧采编规范,主要的修订之处在于:1.首次明确承诺“正确比速度更重要”。2.强化编辑咨询制度。3.谨慎播出重大新闻事件和民意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专家言论热”中的“信用危机” 目前,报纸版面、电视频道、电台频率、网站频道的专家言论漫天飞,唰处可见,或引用专家的只言片语.或专家直接撰写刭章、参与节目制作。从引用数量上来看,大致具有这样的倾向:都市类报纸(频道/频率)、专业类报纸(频道/频率)引用专家言论的数量普遍高于党报(新闻综合频道/频率);硬新闻引用专家言论的数量普遍高于软新闻;深度报道引用专家言论的数量普遍高于动态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陶正泉 《新闻界》2001,(5):59-59
新闻摄影是视觉新闻,又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用形象揭示新闻的内涵,以直观生动的可视形象记录新闻事件的现场,以争得读者的第一视觉。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能形象、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又因其不受语言隔阂的特点,可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内外群众广泛接触。因此,新闻摄影是我们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和现场采访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摄影记者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和新闻事件,不仅需要有冷静、果断的心态,还必须有“预见性”。当然这种“预见性”并非是“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4.
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声情并茂,情趣盎然。这决不是文学语言的“专利”,新闻语言应该而且也可以达到如此境界。众所周知,新闻所反映的是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它们各具形态、情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用鲜灵灵、活脱脱、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语言,反映好这些具体生动的事实,是新闻本来就应当承担的任务。然而,我们某些新闻采写者所运用的新闻语言,往往拾人牙慧,陈旧老套,干巴枯燥,味同嚼蜡。例如:写学雷锋做好事,老是喜欢用“这是我应该做的”;写感动,老是喜欢用“热泪…  相似文献   

15.
张楠 《军事记者》2005,(4):47-47
图片(主要足新闻图片)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达到宣传效果.这一点被许多人注意到了。但图片的文字说明如何做到“字唯其少.意唯其多”,与照片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却被许多人忽视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图片是形象的新闻。它是以具体的视觉形式来表现摄影记者的意图与思想的,换句话说,是用形象说话的。凡是成功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发挥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以及对敌斗争作用的新闻图片,莫不首先是因为塑造了鲜明、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视觉形象。新闻照片和一切新闻形式一样,要有新闻事实作依据,要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政策性,但离开了生动、具体的形象,这一切都会落空。如何创造真实、生动、具有感人力量的视觉形象,始终都是提高图片质量,充分发挥新闻摄影战斗性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7.
赵用 《青年记者》2007,(14):88-89
2006年10月,我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全程跟踪报道,如此系统、全面地对各项赛事进行新闻摄影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各家媒体的同行们都带着专业的摄影器材——佳能(EOS-1D),配备EF300mm、400ram的“长枪短炮”时,而我的家当佳能(EOS.5D),其70—200mm镜头的柔弱,就如同那“小米加步枪”。高速的佳能(EOS-1D)达到了8.5帧/秒,,我的相机最高速连拍只能达到3帧/秒。  相似文献   

18.
付靖芸 《新闻窗》2014,(6):28-29
新闻漫画是以新闻为题材内容、通过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产生功能作用的一种漫画(原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沈同衡先生语)。笔墨、线条、色彩、少许文字等要素构建而成的新闻漫画,兼具新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与文字报道、广播音频、动态视频甚至新闻摄影图片相比,存在着极大差异,其创作的形象生动鲜活,情节尖锐泼辣,含义寓庄于谐,是新闻素材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新创     
《青年记者》2010,(10):2-2
4月26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专门针对iPhone开发的在线新闻应用正式上线。该项应用被命名为“解放新新闻”(http://iPhone.jfdaily.com),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根据iPhone量身定制的手机无线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20.
凌翔 《军事记者》2004,(8):10-10
曾看过不少关于新闻与学区别的章.但由于其术语太专业,基本上没在笔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惟独下面这段描述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之所以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就是因为它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