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电视业刮起了一股“互动的旋风”,这股旋风的第一波浪潮来自央视四套新闻节目的短信参与。随后,这种短信互动参与的形式立即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新闻直播类节目吸引眼球的重要法宝。在黑龙江省电视新闻界,首先引入此项互动形式的是哈尔滨电视台的《都市零距离》节目。在《都市零距离》节目的“调查”板块中,主持人往往给出三种不同的答案供观众投票选择。节目结尾时,往往还要抽出幸运观众予以奖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视节目吸取互联网互动优势,吸引观众短信参与的互动性节目呈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改版推出的两档全新节目——大型新闻杂志栏目《九点半》和互动谈话节目《谁赞成谁反对》为代表,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互动方式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4.
时下,各级电视台、电台,绝大部分节目都穿插"互动"。"互动"就是让观众听众根据事先的话题,用手机向电视台、电台发短信。这样看来有些好处:首先是能及时纠正节目主持人所说的错话、错词、错字等不当之处;其次是体现群众路线和参与意识;再次是所播出的新闻得到及时反馈和落实。但令人费解的是,发短信的价格国家规定为每条短信一角钱或二角。而互动中发短信每条却要一块钱。据说这短信费是由各级电信部门扣除手续费后全  相似文献   

5.
郑学步 《声屏世界》2005,(10):58-58
电视作为新锐强势媒体.主动与观众套近乎,搞互动,估摸着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什么有奖收视、现场参与、电视投诉、短信答题等,如今已是遍地开花,满屏节目几乎无处不互动了。央视二套的几位名嘴.最近还号召“全民互动”。预示着今后还会有更大的互动动作、更多的互动花样要出来。我们就要进入互动时代了。  相似文献   

6.
王正 《视听纵横》2006,(5):87-88
2003年美国福克斯电视网制作的《美国偶像》节目风靡全美,并且依靠强劲的观众互动投票拉动了美国移动通信行业萎靡不振的手机短信业务。2005年,该节目播出期间的短信投票量更是达到了6700万条,超过了前一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总数。借助强势的真人选秀节目,短信为电视台与观众之间架设起互动桥梁,也同样协助电视节目实现了收视的增长,这是新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一次成功嫁接。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短信互动”模式的失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飞 《声屏世界》2005,(1):13-14
“参与”“互动”让手机短信在广电传媒着实“火”了起来。短信让受众真正体味了参与节目的互动感,也让媒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短信的滥用与短信使用中的欺骗性及已显现的博彩性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让媒体的短信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视短信互动节目已经冲击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种经营行为违背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受众服务,是我国新闻遵守的道德准则。这种假“参与”为名、行博彩为实的行为已经背离了这一宗旨。媒体真正的互动应该以提高节目的质量为目的,以沟通和交流节目相关的信息为主要内容,但目前电视节目开展的短信互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它实际上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短信业务。  相似文献   

9.
电视短信互动节目博彩化与新闻伦理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短信方便了民众的生活,同时也给大众传媒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短信互动节目在传媒中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已具有明显的博彩化色彩,其中,电视短信互动节目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胡志斌 《声屏世界》2007,23(2):61-62
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之初就在节目中开通了热线电话这种形式,也开启了听众热线参与节目互动的先河。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诞生于英国沃达丰公司。1999年第一条中文手机短信成功发出。2002年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栏目率先在节目中开始大规模引入短信参与机制,从此短信互动逐步成为媒体普遍采用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宋瑾 《新闻知识》2008,(1):79-80
短信互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娱乐性增值服务项目,很多电台都有相关节目。它借助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以短信形式为主的交互平台,实现电台与听众之间及时、自由的沟通与交流。短信互动为各大电台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思路,让听众为参与付费,为互动付费,这是对听众价值的再一次挖掘。短信产品的人性化、互动性程度与参与的听众数成正  相似文献   

12.
忆路遥     
陈幼民  大汉 《出版参考》2007,(12):48-49
近日看电视.有一个观众互动节目.题目是“影响我的一本书”,观众短信踊跃,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文创视角下的T2O媒体节目模式创新旨在解决传统节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观看体验。【方法】通过注重内容质量和保护观众权益,使节目在商业化发展的同时,保持节目内容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与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可有效提高观众参与程度,吸引更多观众的参与和关注;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和兴趣偏好,能够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节目推荐;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将节目推广到不同的平台和渠道,扩大节目受众群体。【结果】通过寻找商业平衡点、互动化设计、个性化推荐和多平台覆盖等策略,以实现T2O媒体节目的持续创新与发展。【结论】T2O媒体节目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加营收,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康宁  孔凡哲 《出版广角》2017,(24):70-72
《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节目强调音乐质量、重视与观众互动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全民嗨唱的优势,给观众构建音乐狂欢的语境,成功地锁住了观众的视线,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文章从全民互动、节目思路、节目定位、宣传推广、节目制作五个方面出发,分析《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的节目亮点,探究其吸引众多观众参与、收获良好口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关金 《记者摇篮》2008,(10):29-30
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对手机短信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做出新的规定.除了要求各地禁止开办竞猜类、答题类、游戏类等广播电视互动节目之外.其他手机短信参与的节目.一律不得涉及政治性、敏感性话题。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更好地发挥手机短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是摆在广播人面前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短信介入广播的作用,短信介入广播的失当,短信介入广播中的管理等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短信业务的广泛普及,广播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短信在广播互动节目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逐步取代电话参与成为了广播互动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今与昔     
《新闻实践》2005,(10):40-40
短信竞猜活动,是近年来电视播出机构为了吸引受众参与,加强与观众交流互动,提高收视率而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也为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18.
<"奥"视群雄>是由山东齐鲁电视台、北京大兴广电中心联合全国数家频道和媒体联合打造的一档谈话节目.[1]节目立足于与一个"趣"字,采用直播的形式,内容上设置奥运资讯、嘉宾谈话和播客三个版块,以点评奥运精彩赛事、分享赛场内外的趣闻、谈论热门话题为主要内容.这档节目在参与的电视媒体上每晚10:40播出,节目时长50分钟,并由新浪网、齐鲁网同步直播,全国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或网络参与互动,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9.
黄缨 《新闻通讯》2012,(11):44-45
电视有奖竞猜栏目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荧屏,在调动观众参与和提升收视率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如“短信互动”渐变为“短信盈利”,“观众参与”蜕变为“观众博彩”等。该类栏目的发展起伏不平,简单的“放”或“管”都不利于该类栏目的发展.要强调媒体责任,走人文化道路,营造一个内容规范、环节透明、益智娱乐的电视有奖竞猜的人文环境,使该类栏目呈现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靳增武 《今传媒》2008,(1):70-73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实效性和收视率是电视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立互动话题,吸引观众的参与似乎是许多节目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与观众的互动可以说更为方便和快捷.与观众互动,需要设置互动话题,在互动话题的设置中如何进行议程设置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