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在河北新乐方言中派生构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作为派生构词重要要素的词缀,在新乐方言中也是形态各异、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对新乐方言中的常见词缀及其用法的描述,找出这些词缀在构形和表义上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而为分析新乐方言的派生构词方式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新乐方言中派生构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作为派生构词重要要素的词缀,在新乐方言中也是形态各异、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对新乐方言中的常见词缀及其用法的描述,找出这些词缀在构形和表义上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而为分析新乐方言的派生构词方式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按照位置,绩溪方言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前缀主要提及了"老、阿、第"等,中缀主要论述了"当、溜、鸣"等的用法;后缀主要述及人称代词后缀、表示名词的后缀、形容词后缀等.词缀在绩溪方言中的作用有三:一是凑足音节,二是利用词缀构成新词,三是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语法色彩.  相似文献   

4.
沂水方言中的"子"具有作为词根的构词功能,但主要是作为词缀形式存在,并在构词、区分词义、转化词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在沂水方言中的用法有向普通话中"子"的用法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梁山方言中的词缀很丰富,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尤其是名词加词缀、动词加词缀、形容词加词缀等,这些实词加上词缀后形成了很多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方言词汇。  相似文献   

6.
按照位置,绩溪方言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前缀主要提及了"老、阿、第"等,中缀主要论述了"当、溜、鸣"等的用法 后缀主要述及人称代词后缀、表示名词的后缀、形容词后缀等。词缀在绩溪方言中的作用有三:一是凑足音节,二是利用词缀构成新词,三是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语法色彩。  相似文献   

7.
南京方言形容词特色鲜明,表示法生动、形象,不仅反映了程度的不同,而且在用法和感情色彩上独具个性.南京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法主要有:状语表示法、加特定修饰成分表示法、词语重叠表示法、词缀表示法、补语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本文分析了这些生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附加意义及特点,并归纳了它们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如皋方言地处江淮官话与吴方言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方言中,词缀数量多、使用频繁。前缀主要有"老"、"第"、"阿"等,中缀主要有"的(里)"、"不"等,后缀主要有"儿"、"子"、"头"、"佬(儿)"、"宝儿"、"家"、"俫"、"侯"、"不刺"等。与普通话相比,如皋方言中的不少词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对如皋方言来说,词缀是其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个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近代汉语在邯郸县方言遗留情况、词语的重叠类型、词缀的情况、词类的用法、主动句和被动句这五个方面叙述了邯郸县方言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11.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曲方言中,"家"的虚化用法相对比较丰富。本文在全面描写河曲方言中"家"用法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归纳其在共时平面上语义的虚实、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并参考其它方言中的相关现象,梳理出了河曲方言中"家"从实词到词缀,再到助词,最后成为一个词内成分的语法化的过程,指出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观化。  相似文献   

14.
河北宁晋方言中的若干词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宁晋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冀鲁官话中的石邢片。本文对宁晋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名词词缀、动词词缀、形容词词缀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加以分析,希望对研究邢台方言以及宁晋方言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关中方言中的词根与词缀同义的ABB式派生形容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方言中习用的ABB式派生形容词,其中有一部分叠音词缀与其词根意义关系密切,对词根起着强化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这些方言语词,事实上也是古代雅言在口语中的保存.本文试从语源的角度举例探讨.  相似文献   

16.
荆楚方言中的词缀和类词缀相当丰富,也很有特色。文章考察了名词和形容词的词缀和类词缀。  相似文献   

17.
许阳 《文教资料》2007,(14):117-118
双峰方言中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程度副词,还有一组具有程度副词性质的词缀。文章在意义和用法上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圪”字作为词缀普遍存在于山西各个方言中,在长治方言中也使用较多。本文根据长治方言的语料对“圪”进行了分类,可以更清晰地认清“圪”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入声一直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同方言之中。"圪"词缀和"忽"词缀是大同方言中的一种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的入声词缀。本文描述了"圪"词缀和"忽"词缀的早期形式和构词方式,以展示大同方言词汇的部分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西安方言中的词缀"活"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方式,以及其历时发展情况加以考察,试图由此揭示"活"在西安方言中发展为词缀的语法化轨迹,以期对"活"这一现代汉语方言后缀的起源和发展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