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天津日报》是中共天津市委的机关报,伴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创刊,迄今已有61年的历史。它全面记录了我们的党和国家以及天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全面记录了天津人民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光辉历程,生动反映了天津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准确记载了天津城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及文化脉搏。它既是一部鲜活的天津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1994年夏,天津社联与天津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展览",有效地扩大了评奖活动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3.
马红 《档案天地》2011,(8):28-32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点,攻打天津的战役随着前线总指挥刘亚楼一声令下.枪炮声在天津响了整整一天。29小时后.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守敌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战役是刘亚楼从苏联回国后独立指挥的精彩一仗、巅峰之作,给他在陆地纵横驰骋的军事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4.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与藏书家》是一部集藏书文化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专著,也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佳作。该书梳理了24个藏书家(家族)的藏书活动,通过缕述藏书家与天津的渊源揭示“天津藏书家”的内涵,以藏书楼的古今对比反映天津建筑文化的变迁,又通过藏书事迹表现了藏书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化私为公的理念,以藏书家在经济、教育、慈善等领域的活动展现了近现代天津开风气之先的一面,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有助于促进藏书文化与天津城市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趣味     
1919年6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后,便以母校南开大学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天津学生联合会的领导工作并积极筹备出版《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担任《会报》主编。不久,为了斗争的需要,《会报》从3天出一期改为日报,工作更紧张了。周恩来索性把办公室搬到位于天津南市区荣安大街协成印刷局旁边的一间小屋里。他改编完稿件以后,立即到印刷局和工人们一道工作。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用真理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6.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0):47-48
1919年4月底。周恩来从日本乘船回到天津。他得知南开学校要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决定“返国图他兴”的。 周恩来回来不久。北京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天津最先起来响应和声援北京爱国运动,各中等以上学校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以直隶女师为主成立了“女界爱国同志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天津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7.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新建养病院碑"记录了近代天津西式医疗机构—"总督医院"(俗称马大夫医院)的建设过程。作为重要的物证和史料,该碑虽然简单记载了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在天津行医和参与建立"总督医院"的事迹,但是碑文主要内容却是歌颂李鸿章在医院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马根济与该院关系到底如何?本文将结合天津博物馆藏有关文物和文献资料,探究以马根济为代表的伦敦会医学传教士是如何通过影响李鸿章等中国社会上层人物,促进天津西式医疗机构建设的起步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天津早期报刊廖永武周恩来的青年时代,是他一生中光辉的篇章之一。他在中学时期,就从事报刊的编辑工作,并以报刊为武器,进行革命斗争,为天津早期的新闻出版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天津近代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中学时期周恩来于1913年至1917年在天...  相似文献   

9.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5,1(8):67-68
从1915年直至1929年逝世,梁启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天津的饮冰室(当时意租界西马路25号,现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度过的。天津成了梁启超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天津生活期间,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述活动,他的新闻活动十分有限。梁启超在天津只主持过一份杂志——《庸言》。  相似文献   

10.
天津地方文献的开发整理与资源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地方文献的界定和社会作用作了阐述,指出目前天津地方文献贮藏和利用现状已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的利用水平和服务质量,对地方文献的交流与共享形成障碍;提出了建立“天津市地方文献联合检索数据库”的建议,实现天津地方文献资源整合,形成统一、规范的地方文献管理机制,发挥地方文献整体效应,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增值转换,使之成为促进天津政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半叶天津报业张扬的帝国触须既因政治鼎革而致断裂,20世纪后期天津出版业虽有过短暂的拓土开边却后继乏力。总体上说,天津文化产业版图呈内敛之势,而作为城市重要象征符的文化产业的内敛,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天津外埠形象的含混、模糊,甚至于扭曲。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滨海新区被确认为中国第二个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区,天津被明确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机遇。之后的5年内.天津城市建设投资达到7000亿元,全世界数以万亿的资金将进入天津市场。2008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信息服务的环境和信息需求入手,探讨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指出了发展天津信息服务业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天津科技信息服务业的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熟悉,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水旱码头",海上运输和陆路交通十分发达.殊不知,在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上,天津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戏剧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戏剧物为主的专门性博物馆,它座落于天津老城区的广东会馆。广东会馆建立于1907年,1986年作为天津戏剧博物馆对外开放。会馆四和院的正房和东西厢房是介绍天津戏剧发展史的三个展厅,由回廊与四和院相连的剧场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悬臂、伸出式舞台的室内剧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天津传统民间艺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以期为天津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下及今后的发展寻找适合、适当、适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熟悉,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水旱码头”,海上运输和陆路交通十分发达。殊不知,在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上,天津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目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科学的高效结合,促进了天津石化管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近几年,企业资源计%ERP、衡器计量、实验室管理、OA办公自动化等管理信息系统都在天津石化得到7./E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天津石化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天津时调,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王毓宝。上世纪70年代,她的一曲《军民鱼水情》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竟出现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传唱“红旗飘飘,歌声阵阵”的盛况。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才知道了天津时调,也认识了王毓宝。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时期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天津创办了两家文化教育机构,一为北疆博物院,是文化机构;一为天津工商学院,是教育机构。两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根据当时天主教在天津创办的《益世报》以及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申报》报道的具体情况,可以认为二者作为独立机构单独发展,却互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