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通过比较,归纳出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在证据转化问题上的异同,先论述了三方面的相同:都必须符合证据的基本特征才能转化为法律证据,都属于法定的诉讼证据,都必须遵守所有证据应该经历的法律程序;然后从收集渠道上、文档部门制发的文件证明上、证据价值的审查判断上、证据保全上、证据类型上五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不同.同时结合一些重要问题谈到了文档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奴隶社会成文法典的考察,认为奴隶社会的证据制度不是神示证据制度,奴隶社会有神明裁判,但使用有限.奴隶社会诉讼在证据分类、证明责任分配、证据审查判断方面体现了原始理性特征,可称为原始理性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奴隶社会成文法典的考察,认为奴隶社会的证据制度不是神示证据制度,奴隶社会有神明裁判,但使用有限。奴隶社会诉讼在证据分类、证明责任分配、证据审查判断方面体现了原始理性特征,可称为原始理性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伟 《山西档案》2003,(5):19-21
大量电子文件的形成 ,在为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电子文件证据性的关注 ,即有关电子文件有无证据性和证据性如何确立的问题。目前有关电子文件的涉案纠纷越来越多 ,电子证据已被应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本文拟就从分析一个案例着手 ,来探讨有关电子文件证据性确立的问题。一、一起以电子文件为证据的案件2 0 0 2年 1 0月 2 4日《解放日报》以《Email:第八种证据形式》为题 ,报道了一起网上买卖纠纷案的审判始末。在审判中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对电子文件的证据性予以确认。而电子文件也不负众望 ,对案件的最终审…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问题被提出并亟待解决.本文在从理论上论证了电子文件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影响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问题被提出并亟待解决。本文在从理论上论证了电子文件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影响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杰 《北京档案》2004,(11):30-31
电子文件证据的可采性,就是指它可否作为证据被法律以及司法程序所接受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达成一致,即承认电子文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即具有它自己的证明力,但电子文件证据是一种新型的证据,相比传统的证据类型而言,有其独特之处,目前学术界对于电子文件证据地位争议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地用在了办公自动化方面,随之而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汇成浩大的信息流,成为社会改革、发展和增效的宝贵资源。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由于电子文件的不安全因素,使得电子文件可以做为法律证据吗? 电子文件是指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数字形态记录。它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和利用的文件,用数字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编码和解码来输入和输出,也称数字式文件。电子证据,也被称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关于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证据法对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效力并未明确规定.按照我国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31条,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2条,各列举了七种证据,电子文件证据不在这三部诉讼法规定的任何一份证据清单之列,所以在我国电子文件是不能直接作为证据的.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及数量的剧增,文件与档案管理领域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关于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即为其中之一,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对电子文件证据价值概念认识的若干误区 认识电子文件证据价值的真正合义是我们开展对电子文件证据价值研究的前提。综观对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的诸多论述,笔者认为在对电子文件证据价值概念认识方面存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将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电子文件的证据价值 目前有许多论文均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论文题目的关键词是“电子文…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档案》2011,(6):13-16
电子文件证据是信息技术生成的新型证据,具有虚拟性、多样性、便捷性等特点。研究国内外电子文件证据立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项飞 《湖北档案》2001,(11):15-16
对于档案界来讲,电子文件在司法过程中的证据性是一个十分重要,同时又是很难界定的概念.文件的证据性包括文件的证据能力和文件的证明力.证据能力是指证据资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又称证据的可采性;证据的证明力则是证据所具有的证明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电子文件“四性”与电子证据“三性”进行系统分析与映射,深入探讨上述概念在文件管理语境和证据法学语境中的内涵与外延、差异与关联,在对概念进行拆解与重塑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对应电子证据“三性”的三个圈层,以及真实性、可靠性、完好性、齐全性、可用性、安全性、保密性、合法合规性八项属性。  相似文献   

14.
徐振杰 《北京档案》2010,(11):17-18,2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文件证据取证的涵义,探讨了电子文件证据取证的原则、步骤、取证技术,并对已取得的电子文件证据如何进行保护、审查、检验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证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办公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有关电子文件的涉案纠纷也越来越多,电子文件证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所以认真研究电子文件证据价值以及它的特点和规律,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6,(Z1):37-38
<正>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使纸质文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法律证据效力上电子文件始终无法代替纸质文件。在当今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文和司法案件中,电子文件证据效力遭遇了诸多的质疑。因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成为档案界和法律界的共同议题。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就自然而然成为电子文件发展的生命线,是关键点。本文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梳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一、电子文件法律证据效力普遍缺失的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证据存在着真实性、可读性、安全性及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采用元数据、磐盾安全系统、数字签名等相关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电子文件证据的管理,加快对电子文件证据的立法,确保电子文件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证据存在着真实性、可续性、安全性及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采用元数据、磐盾安全系统、数字签名等相关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电子文件证据的管理,加快对电子文件证据的立法,确保电子文件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使纸质文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法律证据效力上电子文件却始终无法代替纸质文件。在当今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文和司法案件中,电子文件证据效力遭遇了诸多的质疑。因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成为档案界和法律界的共同议题。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就自然而然成为电子文件发展的生命线,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陈永生 《中国档案》2003,(12):38-39
从现有的针对电子文件法律效力所作的研究来看,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先将电子文件置于“计算机证据”或“电子证据”的麾下,然后对“计算机证据”或“电子证据”的证据效力进行研究,最后用所得结果来对电子文件法律效力作出推论。或者,先将电子文件按照其某一方面所反映出的特点而强行塞入现有的证据类型中,或是将电子文件按照不同表现形式分解为几种现有的证据类型,然后根据这些现有证据法框架下的证据的法律效力对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下结论。诚然,这样一种研究方法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毕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点甚至相同点,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