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捉老鼠     
目的:练习双脚立定眺远,发展幼儿的灵敏性。②巩固6以内的数数和数字。准备①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②画有1-6只老鼠沟卡片,卡片数是参加游戏的幼儿人数的2-3倍。③椅子六张,并在椅背上贴好1-6的数字。场地布置如图: □是画有老鼠的卡片;(?)代表猫放老鼠的仓库;(?)代表小猫。玩法:猫妈妈(师扮)带着小猫在场地上走或跳。过一会儿,猫妈妈对小猫说:“小猫们,妈妈听见许多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了,我们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明确,围绕主题选择教育内容只有明确了一日主题活动的教育目的,再围绕这个鲜明的主题选择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小朋友学本领》一日主题活动,安排了这样几个主要内容:①故事《小猫学本领》。小黄猫和小白猫认真地、用心地跟着妈妈学习爬树、跳高、捉老鼠等本领。②拼拼说说。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姿态的小猫和各种玩具(图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猫和玩具,拼贴成一幅画,并讲几句话。要求幼儿把“用心地学”、“认真地学”等短句用进去。③游戏《小朋友学钓鱼》。  相似文献   

3.
课题中心组成员在先期的讨论中确定的中心话题为 :(1)在《小老鼠与泡泡糖》活动(简案附后)的最后 ,教师对幼儿表述的四种答案做怎样的价值提升 ?(2)在《亲亲我》活动(简案附后)中 ,教师在范唱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进行情感传递 ?关于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研讨执教教师独立反省 :我关注的价值是 :1.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吃过的泡泡糖不能乱扔 ,这是一个环保问题。2.借助语言节奏“小老鼠东跑跑 ,西———看看”的提示 ,帮助幼儿初步感受并表现A段音乐的节奏。3.通过逐步加快动作速度的策略 ,帮助幼儿较熟练地表现A段音乐的节奏。活动…  相似文献   

4.
刺激法 在进行给“转扇”两面加上装饰画的活动中,一开始我便举起一把精致美丽的扇子向幼儿展示,扇子的一边画着小猫,另一边画着一只老鼠。我故意问幼儿:“你们说说小猫会抓住老鼠吗?”孩子们都说抓不着,我却肯定地说“能”。孩子们听了,都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我。我将扇子快速转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喊起来:“抓  相似文献   

5.
严艳 《孩子天地》2016,(7):293-294
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的内容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在中班阅读活动《帽子床》的"一课三研"中,围绕"以学定教"的改进和调整,我终于收获了有效课堂的精彩,这样的教学体验也让我对于建构"以学定教"的有效课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以学定教"第一步——对《帽子床》绘本解读《帽子床》讲述了老鼠爸爸和妈妈趁小老鼠在睡觉出去寻找一些家具。在路上老鼠爸爸、妈妈发现了一顶大皮帽。鼠爸爸、鼠妈妈费尽周折把帽子搬回家给自己的宝宝做床。  相似文献   

6.
纯真的心     
我在实习课上讲《两只小猫》的故事:猫妈妈有两个孩子,小黄和小黑。有一天猫妈妈让两只小猫去钓鱼,小黄专心致志地钓鱼,很快它的鱼篓里装满了鱼;可小黑呢?一边玩一边钓,最后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之后我问学生们喜欢哪只小猫,学生们争抢着说喜欢小黄猫,因为小黄猫是认真的孩子。我赞许地笑了。  相似文献   

7.
老鼠开会     
由于老鼠活动猖獗(chān jué),主人家养了一只小猫。为了排除危机,老鼠们决定开会,共同商量如何摆脱那只可恶的小猫。我们可以和小猫结为朋友,也可以给他一些我们储藏的奶酪……猫和我们是天敌,我的尾巴就是他咬断的……那怎么办?我坚决不同意!搬家!搬到一个没有猫的地方去!那我们不就完了吗?搬家?搬到哪儿去呢!就算暂时没猫,我们去了,人们也会养猫来抓我们呀!们这简单,我们在猫的脖子上挂只铃铛。当小猫靠近时,我们听到声音就可以马上跑回来啊!同意同意办法不错,可是谁去给猫挂这个铃铛呢?天亮了,老鼠的会议还没有开出结果来。老鼠开会@赵…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心理态度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在教学方面,首先须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对比”作为一条普遍的审美心理法则,在幼儿园教育中,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一) 组织教学中“两种结果对立”效应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预先提示两种对立的结果。比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用一段小小的开场白组织教学:“猫妈妈和猫弟弟一起去钓鱼,结果猫妈妈钓到许多大鱼,猫弟弟一条小鱼也没钓到,为什么呢?”两种对立的结果一出现,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更大了,他们能带着疑问边听边想,这就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但在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恰恰就存在着这种过分注重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课件集图像、色彩、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使抽象而又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化静为动,贴近生活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以“猫捉老鼠”的游戏引入新课。提问:“小猫们应该怎样站,才能使每只小猫离妈妈的距离一样长?”学生们的猜想是:站成一排、两排,站成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通过讨论最后归结为:小猫们必须站成圆形,猫妈妈站在圆中心点,这样才能使每只小猫离妈妈的距离一样远,每只小猫离妈妈的“距离”也就是…  相似文献   

11.
词汇教学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采用了下列方法: 1.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进行描述,揭示新词义,然后归纳。例如:“小猫钓鱼”故事中有“专心”这个词,我并不急于讲解词义,而是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从猫妈妈在钓鱼时的姿态和神态中找出能钓到一条又一条大鱼的原因。根据老师的要求,幼儿对猫妈妈的描述是:“猫妈妈手里拿着钓鱼竿,坐在河边一动也不动。”“猫妈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河面上的水,竖起两只会转动的耳朵在仔细听。”“蜻蜓和蝴蝶飞来了,猫妈妈不去理睬……”这时,我就归纳出:猫妈妈很专心地钓鱼,所以能钓到大鱼。这样,对“专心”这个内涵丰富的词幼儿也理解了。同时从猫妈妈的姿态、神态上归纳出“专心”这个词的词义,也培养了幼儿归纳思维的能力。2.把新词教育与幼儿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幼儿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词。  相似文献   

12.
吴彩霞 《福建教育》2013,(11):41-42
一、“这边有只小老鼠!” 《小猫学本领》讲的是猫妈妈教两个孩子(小黄猫和小花猫)学本领的故事。故事书颜色鲜艳、人物生动,情节围绕小黄猫和小花猫学本领的过程展开,线索单一,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3.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来丰富其认知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敏感的语音捕捉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和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1.在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一是利用故事教学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幼儿最终会理解只有一心一意地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但在第一次讲述之后幼儿只认识到两只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姐姐不贪玩,弟弟贪玩。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幼儿进一步知道小猫起初是因为做事不专心才没有钓到鱼,后来专心钓鱼才钓到了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猫妈妈有两只小猫咪,它非常疼爱两只可爱、顽皮、自私的小宝贝:一天,猫妈妈到河边钓鱼给两个小宝贝吃,可只钓到了一条鱼,怎么办呢?这可难倒了猫妈妈。同学们快给猫妈妈想想办法吧。生1:把这条鱼从中间破开,一个猫咪一半。生2:我来补充,从头到尾,从鱼肚上破开,这样的两半是同样多的。师:你真能干,猫妈妈明白了。师:谁能用一个数表示出一只小猫吃鱼的数量?生:每只小猫吃12。师:这是个什么数?生:分数:(板书:分数)师:谁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整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像刚才这种情况,两只小猫…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导入,让幼儿找到"家"的归属感,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1.晨间接待,转移幼儿注意力,让家长快速放心离园。幼儿刚刚从妈妈的怀里接下来时,仍然在哭闹不已,便出现了家长哭、孩子也在哭的悲伤场面。这时我常常用游戏《猫追小老鼠》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快速止住哭声,让家长快速离开幼儿园,让幼儿主动把老师当成最亲近的人,形成新的依赖关系。我用正方形的小手绢、手纸或者打印纸等做成小老鼠,用一只手盖住老鼠的上半身,另外一只手在下边悄悄移动小老鼠,好像  相似文献   

16.
课题中心组成员在先期的讨论中确定的中心话题为:(1)在《小老鼠与泡泡糖》活动(简案附后)的最后,教师对幼儿表述的四种答案做怎样的价值提升?(2)在《亲亲我》活动(简案附后)中,教师在范唱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进行情感传递?  相似文献   

17.
今天,猫学校举行了一场唱歌比赛。威威猫第一个出场,它唱的是《快乐的节日》。只见它高兴地走上台,叫道“:喵,喵,喵喵,喵喵……”好像在唱:“小鸟在前面带路……”第二个是加菲猫,它唱的是自编(biān)的歌曲《妈妈,我不让你走》,它伤心地叫了几声:“喵——喵——”好像在说:“妈妈,我不让你走……”听得大家都入迷了。最棒的是乖乖猫,它唱的是《大灰狼来了》,它用害怕的声音唱道:喵!喵!喵!”好像在喊:快逃啊,快逃啊,大灰狼来啦!”听得猫们都觉得身旁就有一只大灰狼。最后,是猫学校的校歌大合唱,大猫小猫一起“喵喵喵”,好像在告诉人们:老鼠…  相似文献   

18.
猫的智慧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吃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了。”小猫惶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应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夜里,你躲在人们的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话,他猫们自然会教你的。”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听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我个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  相似文献   

19.
清晨     
小猫长大了。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了,要自己去找东西吃。” 小猫惶惑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是指能够适时、适量、适宜地抓住教学设计中的关节,启迪点拨,以激励学生对这些关节深入探讨的兴趣,以促进他们的积极思维.而不是将所有的关节宣讲殆尽,用于引导学生去钻研全篇.《猫》文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难点不少,教师应紧扣如下三处重要关节,指导学生循径渐入,登堂入室.一、帮助学生读懂、看清全文的主次内容和基本结构.《猫》篇写了"我"喂养三只小猫的经过和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