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曼(1810—1856),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艺术歌曲极为重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使得浪漫主义的诗歌得到了最好的解读。舒曼艺术歌曲是一种极为严谨的声乐艺术形式,通过学习演唱舒曼艺术歌曲不仅使声乐演唱者获得演唱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演唱者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2.
音乐创作可以分为声乐作品创作与器乐作品创作两大类.声乐作品中的独唱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技巧,演唱作品时所表达的情绪来感染、影响欣赏者而成为声乐表现形式.演唱者所获得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动人肺腑、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实际上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尚德义创作的艺术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结构、创作手法、创作特征的剖析,管窥尚德义对花腔女高音声部歌曲创作的贡献,以及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歌曲是一种听觉因素,一首歌曲在没有经过演唱者演唱之前,它是停留在纸张上的曲子,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尊重歌曲创作者的原创基础上,对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情感、歌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歌曲的演唱做到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应体现在对作品基调风格的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对歌曲艺术处理的不同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声传情,情声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德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抒情性的浪漫主义风格歌曲.舒伯特,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只有短暂的三十一年,但却谱写了德国艺术歌曲的永恒.《菩提树》就是其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作曲者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听众描绘了一个流浪者独在异乡旅途中的心理波折,把一首歌从音乐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不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更反映出作曲家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高为杰《元曲小唱(三首)》是当代作曲家以元曲为题材创作的艺术歌曲典范之作。该作的音乐风格偏向传统,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作曲家将功能和声、五声化和声、五声调式、戏曲唱腔等中西音乐元素糅合,展现了中西音乐的深度交融。演唱这部艺术歌曲时,可以结合元曲本身的语言特色,适当借鉴戏曲的咬字行腔方法,强调情感细节处理。美声唱法与戏曲唱腔的适度结合,能凸显该作品独特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演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演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学习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音乐情感的培养,这样才能确切地表达歌曲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咏叹调《去追随我心爱的戈桑》的二度创作问题,提出二度创作不只是演唱技巧和演唱情感,而且要了解歌剧本身,对人物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征进行二度创作,从而演唱出真切、细腻、感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法国艺术歌曲的真正开端,应该说始于柏辽兹。1841年柏辽兹用戈蒂耶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夏夜》(Les nuits d’été)是他最重要的创作。《在月光下》是其中一首。其音乐与诗歌对应融合的创作手法有三个方面结合:诗节与曲式结构的对应;诗歌脚韵与音乐旋律的融合;诗歌意境与音乐的交融。  相似文献   

11.
《阿妹出嫁》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同时又掺杂着时代气息的新民歌,是新时期优秀民族声乐曲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本文将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到演唱方面的表现来对其进行分析,从多种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家族民歌根源的探索,寻找同本曲相同又相异的地方。从剖析外部结构到细节展现,最后探求情感的升华,可以使歌曲的脉络变得更清晰,能让歌唱者从感性认识提高到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2.
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1.精神情感上独特的艺术个性的自由展现,强调对个人情感的表达;2.通过作品表现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3.在音乐手法上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描绘作品;4.通过钢琴给歌曲的伴奏部分赋予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对歌曲演唱中的艺术处理,从基本要素、文化修养、情感表达、艺术风格、音色控制、曲目处理、语言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演唱艺术的原理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在《红楼梦》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但是作为又副册第一人的丫鬟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爱的人物之一,在红楼十二曲中特地写有判词一首《晴雯歌》,在王扶林老师的谱曲下,歌曲《晴雯歌》更富艺术张力。本文通过对歌曲《晴雯歌》的音乐结构、曲词内容和作品意蕴上的简要分析,以加深对于此曲的艺术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演唱作品。  相似文献   

15.
《枫桥夜泊》作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其创作的关键点在于歌词部分采用了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其编配了具有我国民族音乐特点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诗词与民族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部艺术作品充满魅力,广为传唱。本文研究的重点将着力阐释“琴心声声诉愁眠”下的《枫桥夜泊》钢琴伴奏技术解构,突出钢琴伴奏在声乐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漠深处》是根据歌曲《马兰谣》所改编,由著名词作家阎肃、贺东久填词,国家一级作曲家印青作曲,呈现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三章。本文主要从词曲作者、创作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解析,以供演唱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更完美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一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要达到情真意切的感人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歌词表达的肤浅情感,而是要通过深挖词意内涵、准确体验情感基调及正确运用声乐技巧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歌曲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体裁,实现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承袭与创新,是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歌词特色我们可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独特的音乐韵味与古诗词歌曲的演唱风格不无关联,中国传统意境烘托下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令人回味悠长。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古诗词歌曲歌词特色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关于音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其中一种分类方法,音乐作品可以分为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种。声乐作品中又可以分为歌剧、歌曲和声乐套曲等诸多形式。本文仅从创作大众歌曲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歌曲创作中音乐主题的发展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声乐艺术,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特征,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民族声乐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民歌演唱等几方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从本质上讲是音乐审美,这个审美是一种与人的声音相关的审美。声乐的审美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歌曲,当然声乐是离不开器乐的。歌曲演唱中所涉及的旋律、和声、织体、配器等方面同样是艺术表现不可缺少的形式,所以说,民族声乐作品和其他声乐作品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判断一首歌曲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歌唱,还有其他各方面涉及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