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主崇拜与白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族本主崇拜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形式,而白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其宗教信仰关系密切。通过分析、论证白族本主崇拜与白族传统体育活动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联系,揭示白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白族宗教信仰是多神灵崇拜,但以本主信仰最为独特。白族宗教信仰与其传统体育文化关系密切,它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式、内容及其民族化都有很大影响,从而使白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开井"是白族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特点、建筑风格等层面,分析白族民居在现代化过程中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保护白族传统的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4.
大理白族人民受内地先进的文化思想和建造技术的影响,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兼收并蓄,最终形成有白族特色的木雕艺术风格.如今,白族木雕艺术已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团结。本文以云南大理的白族为例,对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传统文化中如住宅、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宗教、丧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在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传承意识淡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传统文化过时论"蔓延、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等是制约白族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身体自恋式的投入使得身体在追求自由、解放的过程中,重新(相对于灵魂崇拜)沦为一种救赎模式、一种神话要求。愈来愈个性化的身体中,身体作为“最美的消费品”成为了消费伦理的一种指导性神话。在生产目的的驱动下,身体还继承了灵魂崇拜的意识形态功能,通过对经济、个体心理以及社会政治等的控制来实现社会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7.
四、哈尼族糯比支社会中的宗教活动 宗教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社会都经历过或正被信奉着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凡一种宗教,其内容总是包含着信仰和活动两个方面,宗教信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宗教崇拜活动是宗教信仰意识的表现。宗教信仰意识通过各种不同的宗教崇拜仪式发挥其能动作用,从而去作用和影响社会,社会中的宗教活动是宗教信仰意识的载体,并且是宗教信仰意识得以不断发展和长期留存的重要条件,万物有灵观念是糯比人宗教信仰意识的基石和出发点,由此扩张,形成了他们的多神信仰观念,进而在其社会中构成了大量的崇拜仪式与活动,通过活动又具体体现其宗教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在白族地区的传播离不开政治保障、经济支撑和具体传播途径。中央政府推崇儒学是儒家文化在白族地区传播的重要政治保障。儒家文化在白族地区传播的经济支持来源于学田租税和民间资助。大理各地的私塾、学宫、社学、书院、义学等是儒家文化在白族地区传播的具体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9.
苏联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是它最终失去人民支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苗族祭祀仪式中的体育文化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家族、苗族迄今仍残存着一些自然崇拜的习俗.在自然崇拜的祭祀仪式中,人们祷告神灵,希望神能赐予风调雨顺、衣食无忧的体育环境;希望神能赐予强壮的体魄、祛病延年的体育理念;人们在祭祀仪式中虔诚地以各种身体活动的体育实践去求神、拜神,并以此获得心灵的慰籍等等,使土家族、苗族的祖先以此为依托而渡过人类生存的蛮荒时代,并得以繁衍生息.时至今日,土家族、苗族的自然崇拜的祭祀仪式依然频繁,在这些祭祀仪式中体育文化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体育的具体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尕巴舞这种民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历史、生活、民情、性格及审美的再现,对藏族舞蹈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民问原生态舞蹈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产生的,扎根于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尕巴舞的表现形式有着更深刻的精神内涵,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2.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从分析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及种类入手,对瑶族长鼓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语言崇拜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 ,人类对自己的语言充满了神秘的推想 ,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禁忌、迷信巫术、神话传说中都可找到“语言崇拜”的踪影。至今 ,“语言崇拜”现象仍在许多民族及部落的语言文化生活中留存着。1 语言崇拜的缘起———神的属性、神的代码。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文化。原始时期 ,人类对自然神及拟人神的崇拜 ,实际上都是人类外化自我的表现。“万物有灵论”的迷信文化心理特征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推己及物 ,想象宇宙万物也像人一样有灵魂、情志、语言 ,能与人交互沟通。由于远古初民分不清人与自然的不同 ,分…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澜沧江流域的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他们对水、日、月等自然万物形成自然现象崇拜;对虎、蛙等动物形成动物崇拜;对毕摩、苏尼等形成人物崇拜;对灶君、仓笼神、火神、赶鬼寨等形成多神崇拜。这些都是其宗教信仰的基础,报告通过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为调研地点,通过查阅当地珍贵的资料、欣赏传统节目,采访彝族老人来探寻其宗教信仰的种类及根源,以便更好的从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中寻找与其他宗教的异同点,期望为建设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作为所有公民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产生于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利益、共同文化价值取向,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爱国主义在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作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共中央宣传部、  相似文献   

16.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别从白族的尚白、尚水、尚地、尚母等文化现象出发,考察白族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心理健康思想。白族文化不仅重视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且还重视和谐环境的创建,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大理建筑中的木雕装饰和人们的身份、地位、观念、理想、追求息息相关。大理木雕在保持本族特色的同时,吸收了汉族的元素,最终形成具有白族特色的固定的花式图案。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伦理思想,白族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白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白族伦理思想不仅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而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保山市长期杂居的不同民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第一,汉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略低于彝族、白族学生;第二,四民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与初二显著高于初三;第三,汉族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彝族、白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除个别项目外基本无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 、田野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云、贵、川西南三省6个世居少数民族青少年1995-2010年身体形态发育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西南7~18岁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生长水平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身高长期生长趋势减缓,体重、胸围长期生长趋势仍然存在;各民族间生长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白族、羌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位于其他民族前列;各族青少年青春突增期、突增高峰年龄出现提前;食品卫生、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