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定格刘翔     
“刘翔!刘翔!刘翔赢了!”8月28日凌晨,看到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金牌,刘翔得到中国体育代表团含金量最高的一枚金牌,电视机前的浙江省天台县平桥二中副校长徐永恩分外激动。因为在两年前,他曾亲手拍下了刘翔在天台参赛并夺冠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跨越刘翔     
《中国新闻周刊》2012,(29):24-25
三幅画面闪现在人们眼前:刘翔披着国旗跳上领奖台;刘翔绝望地踢着墙壁;刘翔滚落在跨栏下。三次奥运会,他让人振奋,让人失望,也让人心疼不已。8月7日,右脚脚伤再次成为刘翔向第二块奥运金牌进军的最大障碍。他只能单凭左腿,跳着离开赛场。这成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四年前,他因此退赛,然而重振旗鼓,准备在这个曾令一些国人嘲笑的赛场重回巅峰时,他没能摆脱这个命运。有人说,他本可以不参加这场比赛,既然事先已多次宣布他的脚伤复发;也有人说,这无非又是四年后的一场表演,只为了偿还四年前国人失望的心债,然而,当他在赛场上一个人孤独地跳向最后一个栏架,低头深吻时,没有人不会感受到,他对这个跑道的挚爱。法国教育学家顾拜旦之所以要重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因为他一直深信: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他赋予了体育更多的含义:在胜利之外,体育还是神赐的欢愉,是生命的动  相似文献   

3.
刘翔是奥运会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2004年,他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取了冠军后.似乎一个属于刘翔的时代就要到来。奥运会后虽然各种各样的活动占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但从专业的媒介上我们得知.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是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投入到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训练比赛当中。2004年以来,在他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比赛当中.成绩稳定。发挥正常。战绩骄人。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数代田径人一次次折戟沉沙后,刘翔终于为国人摘下了奥运田径短跑项目的第一块金牌,神话般打破了“黑白两道”对这个项目经年累月的统治,他让整个中国欣喜若狂,让全世界为之震撼。一夜之间,追风少年刘翔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小飞人”了不得,挟着雅典跑道上的风驰电掣、狂风怒吼之势,年底一路走穴,好几百万就轻松搞掂。他为黄种人赢得了自信,为全亚洲赢得了荣誉,也理应为自己赢得巨大的财富收益。然而却有不少企业也借刘翔发了一笔横财。中国田协曾放言要谨慎对待刘翔的市场开发活动,最终的签约企业大约只有4家,这4家企业不仅…  相似文献   

5.
卢玉春 《新闻世界》2007,(11):57-57
在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2秒95夺冠。这是他夺得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第一枚男子金牌。比赛记录表明: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61秒,列8名选手中第五位。其实,在以往的许多国际赛事中,刘翔的起跑反应都慢于别人,可以说,有好几次,刘翔都是“输在起跑线上,却赢在终点”的世界冠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8月18日上午,刘翔因伤痛准忍不得不退场。我是在电视上偶然看到这一幕的,我当时的心情很平静,甚至太过于理智了。刘翔也很理智,尽管他的心情不平静。至于在场的那么多观众是否理智,我不知道,只是事后有报道说,后来中国观众陆续退场……  相似文献   

7.
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里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强迫性干预。这种"非爱行为"发生在亲密无间的亲人之间,似乎还情有可原,而事实上,"非爱性掠夺"现在已经出现在媒体与公众之间。前段时间,刘翔在广州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他破世界纪录之后的第一堂公开训练课,可是刘翔一出场,立即引发了不小的骚动,各式各样的镜头都聚焦于训练之中的他。在中央电视台"我的奥林匹克"节目里,可以看得出刘翔的不耐烦,  相似文献   

8.
离开赛场后,刘翔坐在开往奥运村的汽车上,给父母打了第一个电话,叫了两声"爸爸",就已经落泪哽咽脆弱的跟腱让刘翔再一次退出了奥运会。伦敦时间8月7日上午,刘翔摔倒在了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个栏架下,并坚持单腿跳向终点。与四年前相比,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也是自己所能做到的、最极限的方式:跑到跑不动为止。赛后,他被确诊跟腱断裂,需要立即手术。"所有人的英雄,就这样失败了"8月7日早上,伦敦气温忽然降至15摄氏度,这是奥运开赛以后最冷的一个上午,厚厚云层里的寒意令人沮丧。刘翔在这样苍白的天色下穿过长长的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7月8日下午,天空飘起细细的雨丝。我开着车驶进洛桑奥林匹克体育场,跟拍刘翔赛前训练。洛桑是他的福地。开练前,组委会举行一个挂牌仪式。刘翔把两块黑色大理石挂上看台,大理石上镌刻着他在此创造的历史:一块是2002年7月2日,13秒12打破沉寂二十四年的男子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另一块是2006年7月12日,12秒88打破尘封十三年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 雅典奥运会,刘翔夺得110米跨栏金牌,历史性地成为了神话。他也随即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富矿资源。  相似文献   

11.
奥运退赛和13个月的疗伤,让刘翔从聚光灯下回到一个真实简单的运动员身份,经过一年的蛰伏,他想清楚了自己需要的是找回做自己的心态和勇气,可他身后的人们却未必这么想  相似文献   

12.
谁的刘翔?     
公众对刘翔的理解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观念状态;反过来,对刘翔来说,也许只有当繁华落尽时,他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上,万众瞩目的中国运动员刘翔在最后关头,因伤不得不放弃了比赛。这在赛场上是很正常的事件,就在他前面,美国著名百米栏选手梅内尔也同样放弃了比赛。然而,他所引起的反应,除了人们期待中的那块金牌外,还有与他代言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三个篇章展开论述,Sportingnews:刘翔:难以忍受的疼痛迫使我退出,ESPN:难以忍受的脚痛迫使刘翔退出110米栏,旨在以刘翔退赛事件的媒体记忆分析视角,理解体育媒体理论与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5.
8月18日,“刘翔退赛”的消息一经发出立即成为新闻焦点。与此紧密相关的还有刘翔参与代言的众多企业品牌,这些企业都是以刘翔作为其奥运营销的重要筹码。直接来看,刘翔的退赛极大影响了企业预期,更是这些企业在借势奥运时发生的危机事件。然而从事件营销的角度来看,危机中蕴含的转机是营销策划的关键点,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6.
奥运年,媒体上与刘翔有关的新闻更加层出不穷。2月17日,大连某报刊登了一条《刘翔妈妈盼着做奶奶》的新闻,其中有这样一段:她喜欢讲述一个令她兴奋的假设:刘翔的妻子应该是怎样的——记者好辛苦,全都生活没  相似文献   

17.
9月20日晚,刘翔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赛的刘翔现身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且跑出13.15秒的好成绩,因同台竞技的美国名将特拉梅尔有效部位领先,刘翔"屈居第二".  相似文献   

18.
人比金牌贵     
北京奥运会,国人寄予莫大期望的刘翔因伤退出奥运比赛。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帖子上,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刘翔,我们宁愿要你,不要金牌。  相似文献   

19.
孙聚成 《军事记者》2008,(10):12-13
2008年8月18日,鸟巢。站在田径跑道上的刘翔因伤退赛,留给世界一个孤独的背影。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都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述评,及时报道事件并引导社会公众的情绪。如新华网推出的《人性庆典》、《刘翔因伤退赛依然是英雄》、《刘翔是人不是神》、《让我们给刘翔送上真情安慰》等一系列述评文章,让读者理解了奥运精神,理解了体育赛场上的拼搏与失败。  相似文献   

20.
何斌 《新闻记者》2008,(9):9-13
刘翔伤退北京奥运,鸟巢一声叹.愕然、震惊、伤感…… 中国社会因此产生的巨大反应.说明刘翔决不仅仅是-名体育明星,自雅典奥运会以来,刘翔已经成为-个符号,承载了太多诸如国家荣誉、中国未来的意识形态内容."所谓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迅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①,大众媒介通过自身的传播在符号意义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刘翔作为-个符号包含的意义和大众媒介的报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