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以建设好重点学科带动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建设好学科重点实验室,又为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培养了人才,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五”重点学科,当时是江苏省唯一的语言学娄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该学科又被江苏省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同时以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为主体,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获得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这也是江苏省目前唯一的文理交叉性质的重点实验室。同时该学科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语言科学》,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点,是山西省实施高教“四重”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点、重点建设实验室、重点科技成果研究开发)的核心任务。两年来,山西省教委按照“重点学科重点建”的方针,使重点学科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 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始于1984年,1988年进行了调整、充实,制定了重点建设10个重点学科、11个重点研究所、6个重点实验室,即“10116”工程建设计划。在总结前十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1994年山西省教委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上水平的原则,面向21世纪,对省重点学科建设重新进行规划和部署,确定了到本世纪末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40个重点学科,其中有2~5个学科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奋斗目标。在组织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山西省教委力求做到方向明、办法实、力度大、效果好。首先,省教委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重点学科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阐述了当前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贺金玉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3):24-27,38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建设,学科特色是决定高校办学特色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发展形势和学校定位,坚持重点学科重点认识、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管理,走出一条既顺应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又符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重点学科建设与学科综合化发展□王栾井王栾井/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南京210093)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既要反映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又要符合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而重点学科又有着积极的先导作用,这种复杂态势,对学科综合化发展形成了层...  相似文献   

7.
重点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苏州大学金中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一是为了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二是为了更好地承担国家的重点科研任务。苏州大学应用数学学科自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以来,在...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师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凝练学科方向、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是提高科研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地方高师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管理制度,整合科研力量,狠抓学术梯队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创建自身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对该库的建设准备工作即重点学科的学科边界、文献类型及分类体系结构的确立,重点学科资源的采集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析,并就未来学科导航库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招生》2002,(7):40-43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近年来,许多高校经过调整合并,原重点学科发生了较大变化,最近,教育部在学校申请、部门推荐和专家评议的基础上,审核并批准了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本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既注重了学科覆盖面,又突出考虑了与信息、生命、材料和能源等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发展,并重视了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为了方便考生查阅,本刊特将这次审批的重点学科刊发于此,供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使人文社会科学 (简称文科 )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新族。本文在分析重点实验室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及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出版传播重点建设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以期促进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如何在新的学科发展背景下,发挥特色,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充分利用资源,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在非重点院校,依托重点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凝炼方向,构建海洋科学学科创新团队,形成以创新团队建设提升重点学科水平的发展思路,从学科创新团队模式构建、内涵建设以及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研究生》2009,(5):31-31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放射医学学科是应国家核事北发展的需要于1964年创建的,  相似文献   

14.
抓重点学科建设促研究生成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李宣海,薛纯良,李定国,洪启文,席晓莺,张廷翔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国家和地方应采取重点资助,重点扶植,重点管理,使得高校的一部分学科能够保持优势和特色,学术水平处于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人才培养是重点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怀化师专学报》2013,(12):F0002-F0002
怀化学院植物学学科,是怀化学院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有正高12人,博士11人。学科拥有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西药用植物及民族植物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植物学省级教学团队等教学研究平台,2011年被湖南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南省工人先锋号”。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等3个方面论述了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目前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要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抓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高精尖仪器使用效益,多渠道开放,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李杰在省政府的支持省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云南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已走过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路程。十年来被列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近30个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学科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对高校自身,更对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推动和辅助作用。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为案例,分析了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以及"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北京工业大学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就重点学科建设如何更快更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04,(12B):32-33
2003年,我区高校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在科技项目及经费、重点实验室建设、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全区高校科技活动总经费达到23亿元,为历史之最,比上年增长39.1%;承担在研课题和项目2631项,其中国家“973”项目4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2项,国家“863”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7项,占奎区承担同类项目数的95%;申请专利46项,获专利授权1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4项:出版专著38部。发表学术论文7105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牧录242篇(被SCI收录159篇,被EI收录62篇,ISTP收录21篇)。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雀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个、“211工程”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47个、重点建设实验室37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实现了我区高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零的突破。同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获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有成效的项目(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我校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的动物学科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重点学科点,其所属的肿瘤细胞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批准的重点专业实验室。该室担负培养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近几年我们围绕重点学科建设,以主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