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背景介绍 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是学生在初一已学习了生活中的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统计知识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这一节是培养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收集到的数据先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作出判断的能力的好教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时可为后面学习中位数、众数及八年级下册学习极差、方差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1背景介绍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初一已学习了生活中的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统计知识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这一节是培养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收集到的数据先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作出判断的能力的好教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时可为后面学习中位数、众数及八年级下册学习极差、方差等奠定基础.本节课与传统的老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传统的老教材“重概念与公式,轻过程”,“重应用,轻探究”.而在现实情境中,学生厌倦背文字记公式,因此北师大版教材…  相似文献   

3.
(教材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教材内容1.教材分析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内容"轴对称".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8.3"数据的代表".)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一堂概念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三个基本统计量,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  相似文献   

6.
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第三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识别.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与作用“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是《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前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旋转和简单的推理来得到的,是  相似文献   

7.
钮懿斐 《教育》2022,(15):58-61
本案例中涉及的执教学生为本校四年级学生.案例选取了实验教材补充内容"中位数和众数",在课标中位于第三学段,是沪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将其放到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研究,主要是考虑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人才,而统计素养的提高需要统计量的支持.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量只有平均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用到了...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 (一 )”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的统计表及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   2.结构简析。本册教材是第八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继续和发展,是进一步学习第十二册“简单的统计 (二 )”的基础。“简单的统计”分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求平均数”两个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的部分,实则是一个整体。先通过两个例题介绍收集原始数据 (用画正字的方法 )与分类整理数据、填统计表的方法。为了分析原始数据的“集中趋势”,又要求平均数,教材仍用两个实例介绍了…  相似文献   

10.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2006年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教材在原有试验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将"勾股定理"变为独立的一章(第14章),其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直角三角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概率这个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新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在每一册数学教材中都有涉及.(众数>这节课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平均数和五年级上册学习了中位数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所以,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很好素材.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材分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点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七年级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下册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苏科版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中的一节新授课.因此,确切地说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后,利用函数解决方程和不等式的一些相关问题,是从函数的观点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再认识,是方程、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数学教材、数学教师乃至数学教学总是那么一幅正儿八经的数学面孔:抽象化、符号化、程式化,使得原本生气勃勃的青少年对数学望而生畏,但实际情况是,实践活动产生了数学,社会生活充满了数学,我们何不将数学的"真实"(背景、情境、发生过程等)再现给孩子们!本此目的,在执教多边形外角和时,利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四章第6节中的一堂课,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8节.) 一、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是人教社大纲版的教材,对依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北师大版教材没有接触过,而这本教材又是以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所以学生学习本册教材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四节和人教版<物理>高中二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选修)的教学中,需要一件直观、方便、可见度高,又能比较的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用教具.但是,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没有这类仪器及可代用仪器.  相似文献   

18.
与我国传统的数学课程相比,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大大加强了统计和概率的内容。七年级数学(下)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就是全新教材。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四节:统计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和众数的使用:机会的均等与不等,前三节属于统计范畴,后一节属于概率范畴,整章的教学都尽量围绕真实的数据展开。认真分析本章教学内容,本人觉得这单元教学理念新、教学材料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各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课选自华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第12章第3节第1部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梯形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测量、归纳、猜想、说理、探索,认识等腰梯形轴对称特征及其他性质,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2006年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教材在原有试验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将“勾股定理”变为独立的一章(第14章),其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结构框架如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