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捐一个微笑     
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奶声奶气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2.
捐一个微笑     
李焯芬 《初中生》2010,(3):47-47
在一次慈善捐献活动中,大家排着队,轮流捐献。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扬起小脑袋,轻声背着唐诗。每背完一首,她就停下来,等待母亲的赞扬。年轻的母亲一点也不吝啬,反复地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3.
捐一个微笑     
在一次慈善捐献活动中,大家排着队,轮流捐献。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扬起小脑袋,轻声背着唐诗。每背完一首,她就停下来,等待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4.
捐一个微笑     
排队捐款的人好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稚声稚气地背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捐款台上的“设施”好简陋。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个用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献爱心”。年轻母亲捐完款了,准备走。守在募捐台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了,拉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捐小女孩止了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小阿姨,手在口袋里掏…  相似文献   

5.
歌里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妈妈到底有多好?有这样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上学,一个4年,一个9年,整整13年,她就用自己的背履行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从无怨言。这位母亲叫郭青梅,她的两个女儿叫王燕、王  相似文献   

6.
陈莉丽  王云建 《教育》2006,(9):51-53
歌里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妈妈到底有多好?有这样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上学,一个4年,一个9年,整整13年,她就用自己的背履行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从无怨言。这位母亲叫郭青梅,她的两个女儿叫王燕、王芮。请随本刊记者一行走近这位奇特的母亲和她特殊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她背女儿14年,行走6万多公里她得了美尼尔综合症,头晕、眼花、呕吐……为了不耽误女儿上学,她经常是摇摇晃晃地背着女儿去学校还没输完液,她一把拔掉针头,“死不了人,走。”背着女儿就往学校赶她被母亲背着去听课、去实验室、去图书馆……在洪雅县延续了14年的一对母女的生活场景,从9月3日起,在未来的4年中,将出现在成都。这天,来自洪雅的新生李兰趴在母亲王桂香的背上到四川师范大学报名。非常母亲·出发前夜她看了一眼女儿,这个习惯将眉毛拧成一团的女人叹了一口气,她知道,女儿未来的路并不好走。9月2日夜,洪雅县郊李兰家中,灯光有些昏暗,…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使命     
养育女孩每一位母亲都曾是个女儿,每个女儿都会成为母亲。母亲是女儿的榜样,女儿从母亲身上学习做最优秀的女孩。  相似文献   

9.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三个母亲常聚在一起聊天,每当谈论起自己的女儿时,前两个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每一句话都在炫耀着自己的女儿是多么有出息,自己的脸上是多么光彩。而此时,第三个母亲就会面带微笑,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静静分享着她们的喜悦。第三个母亲的女儿常回家,听见她们的闲谈后,内心一阵酸楚。等那两个母亲走后,女儿轻轻伏在母亲背后,说:“妈,对不起,女儿不争气,不能让您像她们一样幸福。”母亲放下手里…  相似文献   

10.
如此家教     
肖玉 《师道》2006,(7):9-9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段母女的对话:“乖女儿,王维那首诗是怎么背的?”女儿四五岁年纪,一对大眼睛滴溜溜张望着车外,听到母亲的话,她放开喉咙认真地背起了一首七言律诗,音韵抑扬,童声清脆。母亲对女儿的表现不置可否,却把内容一转:“乖女儿,记不记得减法是怎么做的?”女儿不吭声了。“告诉妈妈好不好?”女儿撅着嘴巴说:“我不做!”妈妈一看变换了一种语气:“妈妈不会做呢。你看,那天妈妈到阿姨那里买菜,买了4块钱肉,妈妈给了阿姨10块钱,你说阿姨还要找妈妈几块钱?”小女孩有点不乐意,没说话。妈妈在一旁催促:“你快告诉妈妈呀!…  相似文献   

11.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  相似文献   

12.
花被     
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亲,也有一个可爱的18岁的女儿,女儿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母亲纵有将生命全部赠与宝贝女儿的心,也救不了女儿的命,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决定对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挽救女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廖晓玲 《家长》2013,(11):18
女儿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慢慢变得懂事和成熟。我感觉,作为母亲,我总是在帮她消除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惊慌和恐惧,让她总能轻松地面对生活。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教她背唐诗,让她做数学题,以为只有这样不停地灌输知识,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可是,很多时候,看见女儿不能完成我规定的任务而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又暗暗地心疼。公公、婆婆也老是在身边提醒:我们上辈人对你们可没这么严,你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14.
《喜福会》展示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母亲与代表现代美国文化的美国女儿之间的各种冲突,但更再现了美国女儿与中国母亲的同一性。本文通过分析《喜福会》中中国母亲性格上的两个特点:忍而不让、自信达观,以及对自我的不断追寻说明中国母亲对美国女儿的影响以及美国女儿从中国母亲那里获得的精神,从而揭示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写母亲与女儿的故事,看起来是那么简单,读起来却十分沉重,沉重得令人心痛。女儿就要高三毕业了,因为紧张的学习常常忘却与母亲的交流。就在母亲为女儿缝袖口的纽扣而无法穿针时,女儿  相似文献   

16.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每天晚自习回来,走到楼下之前,远远地就能看到亮着的门灯,心中那种情愫油然而生。这是母亲怕放学的女儿害怕,每天晚上准时亮起那盏门灯。那盏灯亮在女儿的心里,也照得女儿心里暖融融的。一次,女儿夜里十一点多回家,街上几乎一个人也没有,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更增添了女儿心中的恐惧。她只是一路拼命地跑,希望能看到那熟悉的灯光。看到了,看到了那亮着的门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她正徘徊在楼下等候晚归的女儿。女儿跑到母亲跟前,一头扑在母亲怀里:“妈,我回来了,咱们回家吧!”母亲于是拥着女儿上楼,安顿好了女儿,看着女儿…  相似文献   

18.
失败的财富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准备带他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8日,对于北京市第25中学的女孩子和她们的母亲来说,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因为第二届“女孩子日”活动在这一天举办。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做时代优秀女性”。活动由《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心理咨询电话创办人陆晓娅女士主持,她的主持很特别:不讲大道理,而是带着大家做了三个游戏:1.要求母亲和女儿互相说出自己心目中优秀女性的含义;2.要求母亲和女儿互相注视对方的眼睛,然后母亲说出女儿的3个优点,女儿也说出自己的3个优点;3.母亲和女儿各自写出母亲认为自己对女儿了解程度的百分比、女儿认为母亲对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去作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已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已收拾行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