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诵读断句是教学古诗的基础词是构成诗的最基本要素,词的表象又组合构成了诗的意境。要领会诗的意境,必须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断句的形式,把词的表象建立起联系。在古诗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诵读断句,并且在诵读之中引导学生联系诗词的时代背景、人物环境等去加...  相似文献   

2.
强化表象的建立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或叫表象。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思维,而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词是构成诗的最基本的要素,词的表象组合构成诗的意境。将古诗中的词语转换为表象,可以为领悟古诗的意境奠定思维基础。寥寥数句的古诗,勾画出内情外景等诸多意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情感,要使小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首先要帮助他们强化表象的建立。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庐山,观看瀑布之后写下的伟大诗篇。教者在审题、介绍诗人  相似文献   

3.
感知·悟性·品味──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和林县第一小学李军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呢?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即意境,意境乃诗的灵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是学生读懂古诗的关键。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古诗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还要注重开拓古诗意境,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古诗教学不能局限在学生会背诵、能说出诗的意思层面上,而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象诗的画面,多加指导,让学生在指导过程中自主理解诗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学会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悟古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lt;古诗两首&gt;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9.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诵读领悟美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不管是领会诗的含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够激活想象,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整个古诗学习的过程.而朗读也是古诗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是最富有意境的,它的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蕴着广阔的意境。那什么才是意境呢?就古诗而言,“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因而会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课本选入不少我国古今传诵的优秀诗歌,这些名篇佳作,经过千锤百炼,语言精练,意蕴深刻,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诵读古诗,体会诗的优美意境,能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完成古诗教学任务.诵读古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古诗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还要注重开拓古诗意境,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感受到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难点,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二、教学重点领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三、教学难点将古诗改写成散文。四、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琅琅上口的节奏,那抑扬顿挫的韵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上学了,我们听过、读过、学过的诗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可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启发学生想象,而将教学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解词析句,诗句背诵中,致使古诗的教学失色许多,古诗的语言、情感对学生的熏陶、浸润显得缺乏。如何让我们古诗教学和我们古诗词一样的意味绵长呢?个人认为在古诗中启发学生想象是一把很好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借助有关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调动生活经验,贯通语言认知,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古诗意境:对比诵读,同中求异,体会情感表达上的细微变化与韵味差别: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教师抓住关键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入境入情,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  相似文献   

17.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而古诗的意境是极为抽象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丰富,体会抽象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古诗时,要让学生不对生涩的语言文字产生厌烦,  相似文献   

18.
孙丽琼 《云南教育》2005,(26):10-11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是这样进行的:先读,再释词,再释句。然后把各句连起来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最后体会诗的思想感情。说是体会,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灌输。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背诵,机械记忆,从诗文到诗意再到诗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学古诗,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诗的意境,更别说受到美的熏陶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关键在于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进入古诗《山行》的意境,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看图,图文结合,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重视古诗教学中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反复读诗,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爱"和"晚"组织学生多角度品读感悟,并发挥想象,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一定比重,但有理论指导的有效教学思路一直处于探索阶段。选取古典诗歌中极具特色的风景古诗进行教学探索,在分析风景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目前风景古诗教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基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发展理论”,提出从诗画到诗话的四步教学思路:诵读诗文找景物,联系生活构物境,画笔描绘知情境,话语描绘表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