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作出力的示意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呢?一、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首先要确定被研究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受力体.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要分析物体A受力的情况,A是研究对象;若要分析物体B受力的情况,B就是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只需考虑该物体受到的力,而不必考虑该物体对其他物体的施力情况. 二、弄清有几个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力的作用,并依次分析各力这一过程要做到两个“防止”.其一是谨防“漏力”.初中学习阶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2.
绘制物体受力图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以后平面任意力系计算和材料力学的分析,而且影响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正确绘制受力图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搞清"受"字含义,熟记约束力"受力图"强调一个"受"字,即只考虑外界物体给研究对象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而很多同学在画图初期思路不清,常把施力、受力错误地一併画在研究对象上。如图中球A受力:  相似文献   

3.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受力分析思想还贯穿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物体;2.隔离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哪些力;3.画出受力图示——一边分析,一边在受力图上准确地标示出各力的方向;4.分析受力顺序——一是场力(如重力),二是弹力,三是摩擦力,最后把其他力(题目中给出的附加力)标出.例1如图1所示,竖…  相似文献   

4.
物体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学生在解较复杂的力学习题时,往往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究其原因,是不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不是漏掉某一个或几个力,就是重复或多加了某一个或几个力,因此无法按题意要求解答.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原因,是对力的本质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产生条件模糊不清.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力的本质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要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物体就受到了力;  相似文献   

5.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重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受力分析时主要分析出以上这几种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必须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6.
学习力学时,必须正确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对“梯子”这一类问题的解剖,有助于初学者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受力分析时,常用到三种力,即万有引力(主要是重力)、弹性力(主要指正压力和张力)、摩擦力。要熟悉这几个力的特性,分析时,要正确画出所受的力。不能无根据地随意加上一个力;也不能粗心大意而漏掉一个力;更不能把作用在别的物体上的力拉过来。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力学是学好整个中学物理的基础,而对物体受力情况的正确分析是学好力学的关键;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最感困难,许多学生不能判断出受力分析中的错误。为此,下面给出两条判断物体受力分析是否正确的原则:一、每个力都能找到施力物体;二、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受力情况相吻合。 第一条原则可以使学生避免在物体的受力图上多画力,如所谓的下滑力、向心力、回复力等以作用效果命名的力。但是,只掌握第一条原则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多画的力也可以找到施力者。  相似文献   

8.
戛 缈 一、选择题(每题中可能有一个正确也可能有多个正确)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应用二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排除不易分辨的伪力.只有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地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最感困难,许多学生不会判断受力分  相似文献   

10.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把被分析的物体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一不分析它“所施的力”,然后—一拨出该物体所受各个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出现的错误往往在两个字上,即“多”和“少”。为了不‘“少”分析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应当按以下顺序考虑:①考虑重力。②考虑弹力。从物体是否拉紧或压向别的物体出发,确定它是否受到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弹力;分析时应从物体的一端开始,顺次找它周围的接触物,从一而确定物体所受到的弹力作用。③考虑摩擦力。从物体与周围的接触物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出发,确…  相似文献   

11.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其还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同学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就是把选定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并且其还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同学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方法简介 受力分析是以研究物体受多少力,受怎样的力,力的作用结果如何等情况为主要目的分析物理的方法.应用受力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是:①隔离研究对象;②分析物体(或物体系)受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③根据物体受力后所处的状态正确应用物理规律;④结合题意,代入数据求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如何做好物体的受力分析呢?同学们必须抓住以下4点.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相似文献   

16.
第【卷(选择题50分) 一、本大田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申,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叭)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阴)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力是不能离开施力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①)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2.质量相等的100C的水和100℃的水蒸汽,它们的()  相似文献   

17.
<正>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重点,常考查平衡状态、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摩擦力这四个方面,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认知基础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为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物体都受哪些力,再依据已知的力及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求出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重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就是要对这些力进行分析.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在受力分析时不能凭空多加力,也不能漏掉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判断有无此力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受力分析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9.
受力分析是中学物理力学的一个重点,很多学生在考试和比赛中因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不正确而失分.那么我们怎样来判断自己的受力分析是否正确呢?笔者介绍下列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