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琦 《情报杂志》2003,22(8):15-16
从哲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侧面分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价值。提出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探索信息服务的价格等问题。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特点,指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知识服务的全新理念,并从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搞好信息资源共享及增值、培养知识型服务人才、开展网络服务等方面讨论了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下电大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电大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办特色教育和品牌学校的选择.论述了网络时代电大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服务模式应该从业务结构设置入手,并着重强调了需与人为本以及根据目前网络时代电大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及网络时代电大图书馆读者管理创新的服务内涵,提出了从网络化、人性化、专业化等多角度提高现代电大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转变,并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从提高馆员素质、工作模式、服务观念、服务对象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络用户将成为图书馆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掌握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从其现状和问题出发,通过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行为,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研究基于实证问卷,对用户利用图书馆社交网络服务的搜索浏览、内容发布、交互评价、利用吸引等信息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改进检索服务、丰富发布内容、搭建交流平台、强化组织揭示是凝聚用户、提升图书馆社交网络服务质量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馆藏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三方面对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已势在必行。就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若干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环境的专业图书馆建设及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时代下专业图书馆的基础条件建设、数字化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等实践出发,阐述了专业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服务模式上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须站在数字科研、网络和信息服务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思考和规划,努力做好网络时代下知识的服务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网络时代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图书馆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杨文建 《现代情报》2015,35(10):91-96
在分析社交网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理论研究结果缺乏实证依据、实践研究环节缺乏后续探索、网络安全研究有待加强、用户忠诚度研究薄弱、将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作为单一的信息行为来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小平 《现代情报》2018,38(11):66-71
区块链技术是图书馆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概念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改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途径,实现从目前的网络信息服务向价值服务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变革。图书馆在智慧服务中融合进区块链理念,可以推动优势资源的共建,开拓低成本的资源共享市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时序稳定、可靠数据关系的4个主要特征,决定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可行性。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金融交易与诚信、人文社科应用领域发展的3个阶段,决定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区块链技术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在管理体制、机构库建设、知识交易服务模式上的转变,满足读者对馆内设备空间使用与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智慧服务需求,是实现图书馆服务以读者阅读需求为中心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文献传递服务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磊 《现代情报》2010,30(10):15-17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献传递服务作为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图书馆的重视。本文剖析了文献传递服务蓬勃发展的外部诱因和内部需要,并结合实际对文献传递服务产生的效应从微观读者层面、中观服务人员层面和宏观图书馆层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储节旺  汪敏 《现代情报》2019,39(3):15-23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移动信息服务将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205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知悉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推动移动信息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智能设备和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个性化服务和适应性服务的发展,并使得二者加速融合,个性化适应性服务必然成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形式。[方法/过程]通过对个性化适应性服务发展现状的探讨,对个性化服务、适应性服务及差异化服务的异同和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理念及要素,构建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基本框架,探索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路径的推荐模型。[结果/结论]图书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要素包括用户的个性特点、行为表现、发展提升及适应性转变,其核心是一种技术赋能的有效服务方法,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用户在个性特点、行为表现和发展提升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个性化适应性服务路径可以从用户档案、用户模型、信息推荐和灵活服务环境4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5.
宫庆艳 《现代情报》2012,32(4):159-161
Web2.0技术的产生与飞速发展正改变着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将Web2.0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图书馆领域,应用到读者协会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中,改变了读者的服务模式,使协会的纽带和宣传作用发挥的更充分、参与的管理工作也做的更便捷、更顺畅,提高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分类树的读者兴趣模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的服务正在由人工服务拓展为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为了更好地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更准确地描述读者兴趣,作者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源分类树的读者兴趣模型,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读者兴趣模型的建立、优化和资源关联度计算的过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左婷婷 《情报科学》2022,39(1):66-72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发展,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无法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亦无法满足用户对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急需推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方法/过 程】首先对网络多元化视阈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基本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当下存在的资源建设、资源使用, 以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网络多元化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 案。【结果/结论】网络多元化背景下通过完善对外服务基础设施层、提升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实现对外个性化信 息服务和保障信息隐私安全,来优化和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模式,力求为用户带来更高效、高质的服务体 验。【创新/局限】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旨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完善和发展,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智能化、多元 化的对外服务创新模式。后续以待相关量化研究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18.
康春鹏 《现代情报》2011,31(4):33-34,3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2.0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服务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读者与图书馆将可以突破时空的障碍,通过网络自主的享受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设计"一站式"图书馆门户,达到信息集成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为大数据网络环境下馆员服务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湖北等地部分高校图书馆及国家一级、二级公共图书馆基层馆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图书馆赋能、工作自主性、网络交互、馆员前摄型人格、馆员服务创新以及个体层面的特征信息,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馆员服务创新的作用机理,构建网络交互与工作自主性对馆员创新服务影响路径模型。[结果/结论]图书馆赋能、馆员前摄型人格对馆员创新服务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交互调节了工作自主性与馆员创新服务的关系;图书馆赋能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馆员创新服务;馆员前摄型人格调节了图书馆赋能与网络交互的关系,对馆员创新服务的正向调节通过网络交互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提升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水平。[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国内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进行调研,包括百度指数、日均UV和WCI指数调研,图书馆官方网站调研,图书馆微信平台调研及问卷调研。[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应从提高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加强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平台信息建设等方面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