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参考文献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磊  林德明 《科研管理》2015,36(1):121-126
作为科技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往往是决定论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被引频次是进行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两者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高被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篇均被引频次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了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参考文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于被引频次的论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ESI数据库的材料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收录的近11年来有关材料学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得出材料学领域高生产力和高被引的国家、机构、期刊以及作者的分布,并对材料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进行期刊和作者的分析;最后对高被引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并提供了近11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和作者的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从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2017年发展ESI高被引科研论文的产出与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上学科间差异明显,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产出逐年增加但研究实力以及影响力较不均衡,基本实现了广泛而密切的国际合作,但重点实验室间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加强。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182种学术期刊为例,分析h指数与其他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将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内收录的河南省学术期刊的h指数与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基金论文比)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指数与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及基金论文比均呈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在182种河南省学术期刊及其中的106种自然科学期刊中,h指数与被引半衰期也均呈现了统计学上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汤森路透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对2004-2014年地球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对国家和地区、研究机构、期刊、科学家、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顶级论文、研究前沿、基线等各项指标统计分析,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以山东省19所省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ESI和Wo S数据库,对高校的ESI学科、论文数、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还是学校数,整体数量都偏少,各个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采取措施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优势学科及潜在优势学科的发展。2016年4月23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印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邀请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参加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意味着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判断使用次数是否可作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WoS)新推出的“文献级别用量指标”,对《中国天然药物》高使用和高被引论文的使用次数和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研究整合替代医学学科论文使用次数对被引频次的表征意义。【结果】 被引频次、使用次数及使用次数(180天)三者之间互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014年和2015年高使用论文获得高引用,表明期刊可以利用论文发表2年内的使用次数预测其未来是否高被引;年代越久的高被引文献,也可能带来后续使用次数的二次提高。【结论】 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未能形成定论,时间跨度的选择可能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论文使用次数与被引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但二者呈正相关,使用次数可作为论文影响力早期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ESI高被引论文是一流学科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对基于ESI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本研究构建了基于ESI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前沿模型,依据该模型对医学信息学的ESI高被引论文及其施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了该学科最受关注的5个前沿研究领域:电子健康档案、移动App、病人门户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社交媒体,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学科的3个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该模型不仅可应用于医学信息学领域,还可为"双一流"背景下其他学科的研究前沿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参考文献各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为撰写高被引论文、科学评价计量学指标等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Web of Science中凝聚态物理学科下的12种期刊共计8847篇论文为样本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测度了参考文献的4类指标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期刊影响因子的前提下,12种期刊的代表时间维度的普赖斯指数都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期刊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表征跨学科性的香农指数也对论文的被引频次有显著正影响;而表征论文质量的篇均参考文献被引频次中值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确。【结论】 参考文献的一些指标可能影响论文的被引频次,结合实证结果,对科研工作者合理利用参考文献产出高质量论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综合国内外对 Altmetrics研究的相关论文,介绍了 Altmetrics的定义、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 Altmetrics与传统计量学的联系与区别,着重分析了 Altmetrics服务提供平台、Altmetrics计量指标及工具应用研究现 状。【方法/过程】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 Altmetrics指标研究的疑问,以 PLOS ONE为例选取图书情报领域论文 进行浏览量与被引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了 PLOS ONE相应计量指标能够有效指示高被引文献的结 论。证明了 Altmetrics能够有效体现文献学术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最后正对 Altmetrics研究现状进行了表达了 自己的见解,指出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ESI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本文从ESI的视角出发,以2007—2017年的ESI数据为基础,聚焦农业科学领域ESI排名前列的国内外大学,从ESI 顶级论文、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论文总数、论文被引总数、篇均被引用数、研究前沿等多个指标客观比较分析国内外一流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绩效情况,以资为“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情报科学》创刊30年来(1980-2009年)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创刊以来,共发文6141篇,被引文章4077篇,平均被引率66.4%,被引25319次,平均单篇被引4.12次,被引文章平均单篇被引6.21次。回归分析表明,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随年份的线性变化趋势明显,各指标都随年份而增大。在统计意义上,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分别每年增加11篇,1.23%,75篇,及0.13次。结果表明,《情报科学》文献被引逐渐增多,引文分析型,综述型,及方法型的文章被引频次较高。  相似文献   

14.
苏林伟  乔利利 《现代情报》2019,39(4):143-152
[目的/意义]探索国际合作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及影响力水平。[方法/过程]以2008-2018年ESI中22个学科领域186 474篇高被引论文为基础研究数据,以高被引论文总数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本国家/地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科技文献产出、产出影响力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我国进入ESI学科所属高被引文献的国际合作情况及影响力特征。[结果/结论]国际合作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科研产出影响不同;国际合作强度与成果产出影响力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际合作对我国大部分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但部分学科领域国际合作高被引论文的总体影响力却低于我国自主研发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5.
付中静 《现代情报》2016,36(6):79-86
以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范围,在2年影响因子时间窗口内,实证分析非可被引文献(Non-citable Document,NCD)的引证特征。结果发现,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发文数量、被引频次百分比较高的NCD类型是述评、信稿,2种文献引证效率也较高;NCD不仅可被引而且还对文献进行施引,NCD的被引量和NCD对可被引文献引用的引用量在影响因子被引量中占很大一部分;部分期刊NCD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不容忽视。本研究有利于国内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科研工作人员了解国际相关领域期刊的文献特征,有意识调整办刊方式、办刊理念和办刊技巧,加强选题策划,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高水平作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水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发展和创新的主体。本文拟对高水平作者进行分析,为避免单独使用某一种指标所带来的局限性,通过《中国引文数据库》获取2000~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作者的发文量、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等多方面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以上指标用定量的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界高水平作者进行讨论。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严格选用多项指标所得到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较全面反映作者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张丽敏  王平 《情报杂志》2012,31(7):61-65
网络引文引证的可追溯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获取CSSCI 2010年收录的情报学期刊论文被科研人员引证的网络引文作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情报学科研人员引证网络引文的总体可追溯情况,不同域名、网页类型网络引文与可追溯性以及URLs深度与可追溯性之间的关系,并最终针对可追溯性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证法实证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新革 《情报科学》2007,25(5):704-708
引证法是文献计量学中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是研究图书馆学重要的对象,对图书馆学核心期刊进行引证分析,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5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核心期刊引用比例、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进行实证测度评价,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通过对核心期刊各项指标以及综合排名,了解它们排名情况,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中文核心期刊《情报杂志》2008-2012年刊载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及引文分析方法,从被引量、引文量、h指数、即年指数、影响因子等方面,对《情报杂志》的质量及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