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一种必要的素质,新闻敏感决定了编辑对新闻的采用以及上传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且决定了新闻的意识和知识的分布(1)。"我认为,新闻的发布,记者必须先按事件的敏感信息的理解和信息传播服务的意义。广播新闻外宣工作要求广播新闻记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新闻敏感,善于运用好新闻敏感来采制的广播新闻,这样才能够让上传外宣平台的广播新闻抓住上级新闻编辑的眼,震撼听众的心,从而在新闻广播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一种敏锐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复杂的判断能力,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必须有多角度的判断能力,就是说,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即为新闻敏感。要想提高记者在已知新闻线索中发现好新闻的能力,笔者以为要在政治理论水平、新闻敏感性、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积累等几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3.
段勃 《新闻知识》2006,(4):57-59
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记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形象地将新闻敏感称作新闻记的“新闻鼻”,但是对于电视记来说,他不但要有一个灵敏的“新闻鼻”,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国家,干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应当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政治敏感,反映着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人群关系的把握能力;新闻敏感,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捕捉能力;语言敏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鲜活语言的吸纳能力。这“三个敏感”,“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和能力,它是记者特有的职业敏感,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宝贵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努力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呢?做为新闻记者来说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7,(4):10-10
1.明辨力、责任心当你在网上获取一条富有刺激性和冲击力的新闻寸,能否足够清醒,独立思考,辨明真伪,筛选核实?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对纷繁的网海信息搜索、过滤、整合,  相似文献   

7.
新闻竞争的核心与实质就是对新闻发现的敏感度。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记者要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从业者要对社会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要有判断力,对报道对象要具备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要有新闻鼻和新闻眼,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一、善于捕捉“线索”新闻敏感,说到底就是如何捕捉新闻线索。线索是一种信号,是一种征兆,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那么怎样获得新闻线索呢?线索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无处不有,所谓“处处留心皆新闻”。1998年4月15日,《陕西农…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拍摄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我们常说,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就是指他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敏感而熟练地发现问题,随时观察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拍摄出深受群众喜欢的好新闻。那么,怎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要想增强新闻敏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何易 《新闻世界》2010,(9):66-67
新闻敏感既是一名记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决定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合格的记者,对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时代,都要有强烈的感应力,要激活自己的新闻敏感,锁定和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目标,写出一篇又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高静 《记者摇篮》2005,(6):59-59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都有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应该与新闻敏感密切相关。无论你写作水平多高。逻辑性多强,概括能力多出色,没有新闻敏感或新闻敏感缺失,都不会写出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量新闻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仅可以具有新闻价值,还可能具有某种审美价值.要同时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以及附丽于其上的审美价值,只讲新闻敏感就显得不够了,还要有健康激动的美感相伴随.  相似文献   

15.
梁红 《东南传播》2014,(7):150-152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新闻敏感性,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洞察事物发现新闻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新闻敏感性是一切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的标准。本文从什么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新闻敏感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把握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可以预想,我们的媒体将面对怎样激烈的竞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媒体也越发需要高素质的新闻记者。 真正的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准确、生动表达新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18.
黄明富 《新闻界》2000,(6):47-47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识别好新闻,对好新闻快速反应的一种新闻业务能力,也是检验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新闻敏感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曾经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足以可见,新闻敏感对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这里就如何提高新闻敏感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政治敏感是增强新闻敏感的先导。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无产阶级的新闻必须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为无产阶级服务。新闻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常常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敏感。是否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检验,也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称职的标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虽然要经过很多复杂的过程,但是画面的拍摄,是很重要的环节.后期剪辑所需的画面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生动的表现力,是否能满足受众"看"的需要,这不仅要看记者是否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还要看记者有没有强烈的剪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