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2.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内地,地铁报出现时间只有7年,地铁报的整个阵容还不够强大。但总体来说,地铁报这一新兴媒体是前途无量的。2008年,首届地铁报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全国地铁报联盟也随之成立。两年来,国内地铁报发  相似文献   

4.
沈阳、西安、重庆等城市地铁报正在筹办中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28日下午三时许,南京东郊紫金山庄,由全国地铁报联盟主办、东方卫报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隆重开幕。海外地铁报集团、全国地铁报联盟成员、国内都市报媒体精英与专家学者齐聚紫金山下,共同探讨全球地铁报与国际地铁经济发展趋势。峰会首先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致辞,她肯定了地铁报对报业发展格局的影响,随着传媒产业的改革与创新,将迎来地铁报发展的繁荣。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集团副总经理廖启源表示,东方卫报已发展成南京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地铁报是报媒适应城市化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产物,凭借其独有的发行渠道和盈利模式成为报业开拓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和英国有代表性的地铁报《羊城地铁报》和《地铁报(metro)》,从视觉传播的实践出发,通过这两大地铁报在头版视觉元素、内版的视觉设计和广告的视觉设计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提出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以提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明 《传媒》2014,(6):35-37
正国内有16份主要地铁报,其中广州的《羊城地铁报》、成都的《新城快报》、南京的《东方卫报》和重庆的《都市热报》较为知名和成功。这四大地铁报的营销模式各具特色,整体上代表了国内地铁报的四种普遍营销模式。而英国《地铁报》的营销模式也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效应,两相比较之下,能够得出我国地铁报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1,(19):14-15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地铁报"Metro"在瑞典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铁报作为一种新型的报纸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出现了大陆地区的首份免费地铁报《I时代报》,这份由计算机报转型而来的地铁报曾一度引发关于国内免费报纸的大讨论。2008年7月,当时国内的4家地铁报——上海的《I时代报》、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铁报的出现为日益委顿的传统报业增加了鲜活的血液。作为在地铁封闭区域内发行的免费报纸,地铁报独特的发行渠道、营销方式令人瞩目,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值得探索。本文以国内外地铁报为例,简要分析地铁报品牌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地铁报带来的传媒新概念在资本市场具有无限想象空间,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规模为地铁报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一批地铁报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开端。两年前在首届地铁报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铁报的出现为日益委顿的传统报业增加了鲜活的血液。作为在地铁封闭区域内发行的免费报纸,地铁报独特的发行渠道、营销方式令人瞩目,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值得探索。本文以国内外地铁报为例,简要分析地铁报品牌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万兴莉 《声屏世界》2012,(1):169-170
2011年10月1日,伴随着国庆的到来,《羊城地铁报》也迎来了它五周岁的生日。作为一份年轻的报纸,《羊城地铁报》虽然已走过了摸索起步期,但仍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近几年,各地地铁报发展快速,且有不俗表现,就《羊城地铁报》来说,它从创刊到现在,每  相似文献   

13.
邱清 《新闻世界》2011,(8):320-321
地铁报自诞生以来经过十多年发展,已从欧洲扩展到全球,并产生了不少成功的范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兴建地铁,地铁报能否依托这股地铁热潮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这需要综合考虑具体城市的经济、人口、媒介环境等各方面情况。本文以成都为例,借助中外地铁报的成功经验,结合成都的具体情况,探讨成都发行地铁报的可行性,并为其他城市地铁报的可行性提供考量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7月3日,由京报集团北京娱乐信报发起的以"交流·创新·发展——地铁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北京市报业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铁报负责人、及高等院校媒介研究专  相似文献   

15.
学界目前对地铁报的研究很少涉及到昆明的《春城地铁报》,该报自发刊以来一直在竞争中成长,对此笔者做了专项研究和实际调查,总结其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探讨以人为主体的新媒体发展和经营的问题,对昆明以地铁报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铁报的价值认知和空间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媒体冲击下,报业颓势尽显.在此背景下,作为免费报的主流形态,地铁报的发展吸引人的目光,一方面,欧美地铁报已初具规模,成为欧美报业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于地铁报不同于其他报种的运作模式.其潜在运营价值和空间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由全国地铁报联盟主办,羊城地铁报承办的"全国地铁报联盟高峰论坛"于2011年12月13日在广州开幕。北京娱乐信报、上海I时代报、南京东方卫报、广州羊城地铁报、深圳地铁早8点、天津城市快报、成都新城快报、佛山广佛都市报、西安地铁新报、香港都市日报等地铁报,与正在筹办地铁报的武汉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地铁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免费报纸专指那些定期向社会大众免费发放的,以刊载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的印刷出版物.①地铁报是免费报纸的一种,现在免费报纸发展尚不完备,免费报纸通常被等同于地铁报.目前普遍公认19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推出的<地铁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免费报纸,中国的第一份免费报纸是2004年3月16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Ⅰ时代报>,这些免费报纸实际上都是地铁报.  相似文献   

19.
王啸 《东南传播》2013,(9):13-16
2013年初,瑞士传媒巨头Tamedia开始了对海外市场的新一轮抢滩,旗下的20Minuten AG正式接手丹麦地铁报集团拥有的地铁报(Metroxpress)、24小时报(24timer)以及与这两份免费报相关的所有网络媒体业务,旨在将其国内外免费报运营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植入丹麦市场。同时,这也为丹麦地铁报12年成功的本土经营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将丹麦地铁报作为案例,以近年来丹麦地铁报和24小时报的发展脉络和经营状况为基础,结合其广告营销、内容编辑和发行策略的实例,能为我们浅析出丹麦第一大报值得探究和借鉴的创新路径以及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2,(2):153
由全国地铁报联盟主办,羊城地铁报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地铁报联盟高峰论坛"于2011年12月13日在广州开幕。16家单位的代表齐聚羊城,共论"地铁经济与地铁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