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热播,使得相关电视节目图书开始问市,并迅速成为畅销书。面对高度相似的内容源,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内容、形式和营销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笔者从选题背景、装帧设计、文本内容和宣传营销四个方面对湖南文艺和长江文艺两家出版社的《爸爸去哪儿》同名官方图书进行了横向对比,并从中得到有关湘版电视节目图书选题策划、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甜甜 《今传媒》2014,(8):110-111
2013年湖南电视台播出的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收视火爆,观众对节目中星爸星娃们的表现热议不已,有人将它与韩国原版《爸爸去哪儿》进行比较,有人将五组爸爸和孩子进行比较,有人遗憾这节目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创。各种各样的评论和围观使这个节目火热程度持续升温,由此拍摄的同名电影《爸爸去哪儿》更是收获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相继被改编成电影,其居高不下的票房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该类型影片的各种争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影样态,因其制作方式的问题综艺电影遭到了电影评论人的众多非议。本文试从综艺电影产生动因、艺术性、商业性三个方面来解读综艺电影。  相似文献   

4.
湖南卫视播出的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去哪儿》不仅获得了高收视,还得到了业界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通过对《爸爸去哪儿》和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湖南卫视在引入《爸爸!我们去哪儿?》的节目模式后,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改造。  相似文献   

5.
勉人 《传媒》2015,(4):1
近日,关于综艺电影的争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顾名思义,综艺电影就是综艺节目改编成的电影.2014年1月31日,根据热播亲子真人秀改编的《爸爸去哪儿》在院线上映,最终收获超过7亿元的票房;2015年1月30日,同样改编自热播综艺节目的《奔跑吧兄弟》上映,这部仅用6天就完成所有拍摄镜头的“电影”,在口碑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只用了10天就收获3.68亿元票房,它激起的争议犹胜《爸爸去哪儿》.冯小刚导演炮轰综艺电影会导致电影产业的自杀,冯导的论点虽得到不少电影从业者和观众的支持,却难以遏制综艺电影照猫画虎入市赚钱的势头.冯导的论调自然很有道理,因为他熟知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尽管当年的《1942》在票房上输给了更具娱乐气息的《泰囧》,但《泰囧》至少是一部完完整整在认真讲故事的电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受众本位意识这一点出发,分析新兴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处。《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受众本位意识在其中得到了彰显,这也是其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为中国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思考。以下重点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电视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角度分析了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爸爸去哪儿》对中国电视节目新的发展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14,(1):56-56
北京虎跃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虎在其博客中,从营销策划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背后的原因:1.成熟产品引进。《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购自韩国MBC的热播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从受众角度出发,中韩文化价值观接近,且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  相似文献   

9.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8-19
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爸爸去哪儿》成为春节期间最大的票房“黑马”,刷新多项电影纪录。首日票房9167万元,打破了《私人订制》8000万的首日票房纪录,也刷新了《泰囿》9天“破五”的华语电影纪录,累积票房近7亿,与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票房惨淡形成了鲜明反差。同为热播电视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后,为何会是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10.
《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11日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就制造了收视第一的神话。那么,如此之"火"的《爸爸去哪儿》具有哪些社会价值呢?试从赖特的媒介功能理论出发,结合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得出《爸爸去哪儿》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化以及提供娱乐的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刘岚 《新闻世界》2014,(6):56-57
《爸爸去哪儿》意外的引爆了2013年年尾的荧屏后,引发了全民追捧,各界对其进行了较多的讨论。本文以传播学原理为基础探讨《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卫视在2013年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个案,探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跨越不同形态的媒介展开营销。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和对节目观众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的主要发现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媒介平台的多样化要求传统媒体的营销必须考虑分众市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爸爸去哪儿》以亲子关系的主题作为营销起点,以节目品质作为营销基石;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等数字化平台吸引公众关注,激发了粉丝经济的效应;并结合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开发衍生产品,最终成为横跨电视荧屏、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影银幕的多屏品牌。1  相似文献   

13.
张纪如 《今传媒》2015,(2):98-99
本文聚焦湖南卫视大型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通过对2013年、2014年季播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微博营销进行具体分析,揭示《爸爸去哪儿》赢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从而期待在以后节目营销中能够借鉴其成功之处,在实践中改进,在自我修正中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火爆荧屏的娱乐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引进。2013年,引进韩国的大型户外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高潮,2014年4月末,以韩国《超人回来了》为模式原型的同类节目《爸爸回来了》一经开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讨论已有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两档同类型节目的不同模式,以期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5.
解娟 《新闻世界》2014,(10):63-64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爸爸去哪儿》作为国内首推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自开播来收视率遥遥领先,其关注度和讨论度都很高。本文将立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形态和特征,分析2014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2》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郑小飞 《新闻世界》2014,(9):225-226
伴随着东北的茫茫大雪,第一季《爸爸去哪儿》在一片欢呼声中落下帷幕。《爸爸去哪儿》不仅为湖南卫视赢得了收视率,同时也让这些"星爸萌娃"们收获了更高的人气和注意力。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是注意力资源的竞争,《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背后是注意力竞争的结果,更是注意力二级市场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渐冷却,亲子真人秀成了当下荧屏上的新宠。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无一不是打着亲子真人秀的招牌。其中,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是最大的热门,不仅有第一季的完美胜出,并且收视数据显示,6月20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开播当晚,节目就以2.43%的收视率蹿上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榜的冠军宝座。  相似文献   

18.
电影的宣传营销是电影营销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微博影响力的迅猛发展,运用微博进行电影宣传营销已经是众多电影宣传方的选择,但是,微博营销作为一把双刃剑,其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传播速度是相当的。本文以《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微博宣传营销为例,探讨影片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博进行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9.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湖南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由谢涤葵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6期;《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亲子节目《超人回来了》,由岑俊义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4期。本文从节目自身与营销传播两个方面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节目自身节目表现形式方面,《爸爸去哪儿》  相似文献   

20.
继《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后,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国内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该节目自首播以来,一直蝉联收视率榜首。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布的央视索福瑞全国网(CSM网)数据显示,该节目一至五期的收视率分别为1.1、1.67、1.8、2.16和2.13,市场份额每期突破10%,成为综艺节目的收视神话。《爸爸去哪儿》由《变形记》导演谢涤葵打造,《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监制,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主题,每季选取5对明星父子(女)参加,每期节目中明星爸爸将要在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妻子缺席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孩子自力更生共同度过72小时的乡村生活体验。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历练,同时也是对明星爸爸的挑战。《爸爸去哪儿》为何如此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