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搞过多年的记录片采访工作,对记录片采访有一些体会与感受,现就记录片采访的作用及采访原则谈一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2.
一部记录片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主题的拟定、框架的措构、语言的运用、镜头的组织等都需要创作人员深入地采访和思考。其中,记录片最具震撼力和表现力的是片中的纪实效果和细节的抓取。  相似文献   

3.
谈起电视记录片的创作拍摄,许多人都会把功夫用在选材、结构和主题挖掘上,往往忽略了细节的运用和表现。细节在电视记录片的构思框架中,看似轻微,实际上分量却很重,在整个电视记录片中,对好的细节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有时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艳 《新闻传播》2015,(4):84-85
由于信息时代革命浪潮的推进作用,我国加入了网络发展的进程中,各媒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大量的新闻信息中垃圾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其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是保持原来的模式,使人们的关注度逐渐地降低,所以在新闻中就无法体现出编辑再创作技能。为了获得社会更多的反馈,就需要对新闻编辑再创作技能进行加强。本文将对新闻编辑再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多的电视节目中 ,作为审视人类自身生活状况和周围环境的纪录片 ,在近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受到电视制作者和观众的注视。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 ,很大程度是因为她的创作特点贴近人们通常的审视观念。一、真实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纪录片是利用电视手段展示被表现对象外在形象和内在思想的艺术 ,其展示的人物和事情 ,往往是正在进行时中的自然生活。在电视媒体讲故事越来越注重技巧和包装的今天 ,真实而简单、还原于生活的节目更能贴近人们的心灵 ,这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为了真实反映拍摄对象的生活原貌 ,纪录片的作者常常要与被拍…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的传播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关注全国上下甚至是全世界的动态与形式,所以新闻成为现代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也就开始收到了社会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行业,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也应该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黄冠  唐翠 《今传媒》2015,(2):88-90
人物往往是纪录片作者最为关注的主角。而纪录片中的人物的发展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真实的人物故事贴近观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主人翁"的情感体验,因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类记录片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正是这样一部叙说真实,回归故事的人物类纪录片。本文将以此片为例,展开对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真实性、故事性、叙事性三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电视节目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属于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重要渠道,怎样才能切实从受众的角度对节目编排进行有效的改进,让人们对节目产生更大的兴趣,值得每一位从业人员更为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9.
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记录片的世纪,将有更多的电视工作者运用记录片这一形式,去更真实、更广泛、更深刻地记录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这样一个信息发展的年代,信息的真实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则是人们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为了迎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新闻传播必须具有及时性,新闻内容必须要有较高的真实性。为此本文对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使新闻得以更好地传递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1.
就像人们从来不怀疑新闻的真实性一样,人们很少去怀疑一部记录片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模式已不再能满足观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其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媒体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如果想获得读者的青睐,就必须对新闻信息认真编辑。本文在阐述新闻编辑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闻编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电视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是培养人们审美意识和认同感的关键,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人应该做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工作,以提高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本文先后阐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和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记录片暴露出自己的痼疾——题材单一,故事重复,饼作模式化。因此在一些片子播出之后,观众看后的反映是:这片子实在看不下去。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表达什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对电视节目观看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新闻内容的了解,更希望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人们观看电视节目需求的改变,迫使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必须进行升华。本文从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情况着手进行论述,对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工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工作人员的编辑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笑梅 《视听界》2000,(5):48-49
一部记录片的基本成份是故事或者情绪,而故事或情绪的存在形式就是结构。同一题材,让100位编导来拍,能拍出100个样子来,这之间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结构的处理和把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基层广播电视编辑业务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水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广播电视编辑业务水平已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文主要讲述了  相似文献   

19.
余琛 《新闻传播》2013,(12):25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是人民大众了解新闻信息的载体,但是由于观众需求的变化,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改革创新。文章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出发,找出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观众对于电视新闻信息的需求,探究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的革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随之获得了飞速的提升。网络的扩张迅速地覆盖了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新媒体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讯息方便快捷等特点,一经出现,便迅速占领了传媒市场,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的高效率加速了各种数据信息的膨胀,网络设备更新换代的不断攀升又带动了信息处理技术的高效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了多媒体设备,并且通过智能手机等信息设备,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这种现状无疑是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一项巨大挑战。文章作者通过对现阶段传统纸媒面临的危机和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