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国名教学专家支玉恒老师借来上课的班是五年级,上的却是六年级下半期才该学的课《匆匆》。课堂上学生使用的不是教本,却是一张复印来的课。就是这张复印来的课,课前预习后也被老师收去,在上课时才又发给学生。其教学难度不言而喻。可学生对课的感悟却在支老师指导下的反复诵读中突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观摩了支玉恒老师的现场教学。支老师领着六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初中二年级的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歌声》。课文描绘的是作者在听了中西音乐歌舞大会"中西丝竹和唱"之后的感受,文字华丽、润泽、感性,笔调清雅可人。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既没有感到艰涩难懂,也没有感到刻骨铭心,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平淡的温情。笔者则从中领略到语文教学的一种淳美境界,品咂不够,诉诸笔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罗大章 《贵州教育》2009,(21):46-46
今年又上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七(5)班和七(7)班,这是我第三年接七年级语文课了。第一节课堂上,我简单介绍本单元课文的教学目的、各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以及对学生提出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边讲边进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中,在学生还没回过神来的情况下,我已经把课文《在山的那边》背诵完了,这才叫学生打开课本来看。  相似文献   

4.
吴群 《湖南教育》2008,(9):11-11
一年级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读完了课文,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了……”正欲点课件,忽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怎么生字宝宝又跳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一年级语文的新老师最近很苦恼: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虽然在识字教学上花了很大的精力,第二课时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仍然很吃力,怎么办?于是,我走进了这位老师的课堂,跟她一起寻找原因。这位老师教的是《大熊猫》一课,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首先老师将所有的生字都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互相提醒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开火车拼读;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标实施后,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增加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目标达成,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面临的一个教研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老师必须在课前下足功夫,备好课,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只有老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引导得法,课堂生成才会摇曳多姿,学生学习才会兴致不减,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将语文课上得有效果,让学生学得有启发,关键在  相似文献   

7.
一、现象走进班级,说话最“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要老师经常强调“纪律”的班级一定是低年级,而到了中年级,这种势头有明显的收敛,老师提问后,课堂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学生举手。到了高年级却是另一个极端,许多时候要老师故意创设情境,再不断引导、激励,课堂上才有三三两两的小手举起,而且常常是那些有非凡表达能力的“老面孔”,大多数学生选择“沉默”。在四十分钟的一堂课中,常常是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教室里。二、调查用“你给大家唱支歌,好吗?”这个问题在全校作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一年级某班举手率是95%,三年级某班举手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 ,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公开课 ,很受启发。尤其对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 ,感触颇深。试举例析之。在讲《西门豹》这一课时 ,支老师没有按惯例先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地、仔细地通读课文之后 ,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课堂上 ,气氛由片刻的宁静迅速转向活跃 ,因为学生对这…  相似文献   

9.
西安黄河小学的卢老师对本刊1998年第5期上刊登的安徽省鲁可平的作品《我第一次走上讲台》中在叙述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提问时出现的语意不清,提出了质疑,本刊编者向作者寄去了读者这封信。鲁老师及时回了信,并对原文语意不清的段落作了修改,大意是:“我”领读完三年级课文,便提出问题,而不是向五年级学生提问。三年级学生回答完毕后,“我”布置他们默读课文,再把目光投向五年级学生,讲完五年级课后,接下去才是“安顿下三、五年级……”。现将鲁可平老师的回信照登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身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习惯了在课堂上捧着一本语文书,徜徉在语文天地里。这本书,是我们课程的标记,但是也成了我们当下进行语文教学的桎梏。其实很多语文老师都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学语文",先进的理念许多人都会说,但是,真正落实到每一节的语文课上,"教课文"却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中,我观摩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品读句子,体会草地的可爱和有趣;总览课文,找出草地变色的原因。课堂上,执教老师重点教学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相似文献   

13.
听过支玉恒老师上《放弃射门》这一课。支老师坚持“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文本,启发学生涵咏、思考、体悟,并循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适时点拨,巧妙引号,使课堂教学在动态变化中生成,把学习活动从一个高潮引向另一个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由读通引导读活学生自读课文时,支老师要求首先把整篇课文读通顺,然后重点读好第三自然段。最后,支老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学生读完整篇课文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自然段我们光读通了不够,还应该读出味道来。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感觉怎么样?生:精彩激烈。生:非…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我的学生升入三年级,我也随着成为三年级的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三年级语文教学增加了阅读理解课文,课堂上时间就显得不够用,若有所侧重又怕知识点落不到实处。所以我想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读通课文,识记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预习要求布置下去了,可第二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来教,但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正处在培养学生从精读到略读的过渡环节上,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开设了略读课文,三年级的略读课文占四分之一,到了四年级就占了近一半,显示出略读教学训练的重要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课文的教学很重要一点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构成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独立、不断地获得和更新知识。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正>"聪明始于倾听!""会听的人才是会学的人!""请做一个伟大的倾听者!"……课堂上,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组织教学,提醒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可是,回想我们的课堂,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吗?某老师的公开课《太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一篇课文)课堂回放——师:课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那你能用这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过去在长课文教学上,曾经产生过不少的偏向: 一、认识读讲法就是要学生读一段,老师提一串问题,然后由学生再读,如此反复循环。这种方法,教的感到乏味,学的也感到枯燥。有时甚至因为在备课本上写的问题多了,但在课堂上生怕学生答不出躭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计划,爽性自问自答,成了变相的串讲。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听之藐藐,毫无所感,根本谈不上起教育作用。二、对“不同教材要采用不同教法”体会错误,以为教文艺性课文,不管长短,一定要朗读全文,才叫从整体到部分;教科学性课文就一定是从部分到整体,其实,如三年级课文“象救主人”就可用文艺性  相似文献   

18.
今天教学了四年级上册《白鹅》这篇课文,我确定的目标是通过对白鹅的吃相描写,让学生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课后师父石景章老师亲自评课指导,收获颇多,并给出宝贵的建议如下——第一,要提高课堂效率。石老师认为讲授《白鹅》第二课时,只讲授白鹅的吃相和课文所用的写作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够饱满,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过于简单,如读课文第1、2自然段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这篇课文讲什么,不用  相似文献   

19.
《胖乎乎的小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赵志祥老师教学本课时,始终以“读”为本,一直为学生营造一种“我快乐、我喜欢、我学习”的学习氛围。一、激趣自读,初读感知教学伊始,齐读课题“胖乎乎的小手”以后,赵老师非常亲切地说:“小朋友,请你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小手,举起来让老师和同学看看。”此时,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起了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向同学和老师显示。赵老师又适时地提出初读要求:“谁能读课文?认为自己读的好的可以…  相似文献   

20.
中职的数学课被学生称为“无用课”,好多数学老师一到该上课时就犯愁。张老师却是一个例外,他从容自信,而以往在数学课上打死也不愿学的学生见到她来都欢天喜地的。面对我们职业学校这一群畏数学如老虎的孩子们,张老师是如何做的呢?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走进了张老师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