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毅 《新闻前哨》2006,(4):45-46
气象新闻的出炉源于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新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从那时起,气象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人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在人们生活中持续了20年。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进入2l世纪,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天气预报报道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由简单地提供天气信息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新闻转变,天气预报服务开始向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报纸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都市报的气象新闻专版,它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小常识、各类指数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本期前沿报告关注气象报道,有人说选题冷偏,其实不尽然. 气象,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各类媒体的气象报道,正在千变万化着、大红大紫地走进我们中间. 从30年前都市报兴起后的添字加句、电视台的指点云图开始,到今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即时滚动,气象报道,已从三两行字七八句话的天气简报、静态报告,转变成为半版整版、音视频全方位立体传播的动态气象新闻.+专家,+技术,加版面时段,加传播花样手段,看如今,各类媒体争相“揽天上云雨,问人间冷暖”,不断创新气象报道,以此吸引大众、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4.
田育臣 《青年记者》2012,(32):34-35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气象事业发展和变动的事实或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气象新闻简单地理解为天气预报。实际上,除了天气预报这一重要表现形式,气象新闻还包括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气象事业的发展等内容。有些学者将地震、火山喷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报道也归在气象新闻之列。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媒体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天气预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包含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彬 《中国广播》2013,(8):52-54
近年来,全球气象状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广播媒体作为最主要的传统媒体之一,如何拓展播报方式、报道好气象新闻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以2012至2013年4月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报道作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转变、手段创新、范围扩展三个方面展示了广播媒体气象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环境意识的增强,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大到印尼海啸、四川地震,小到每天的阴晴冷暖节气变换,气象新闻已经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由于气象信息具有专业性强、缺乏新意、重复单调等特点,使得过去的天气新闻的内容单一呆板,难以真正满足人们对天气信息的多种需求。因此,有效提高天气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对扩大读者群、增强报纸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出行、健康、安全……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不停出现,如去年发生的南方各省市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湖北省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四川汶川大地震等。湖北省去年还特地评选了全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气的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加大对气象新闻的报道力度,在准确预报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8.
气象新闻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都市报在气象新闻的报道力度上逐渐加大。如何把气象新闻做得有"温度",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标题软一些;内容丰满些;语言灵活些。  相似文献   

9.
地方新媒体气象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夏,全国多个省市遭遇暴雨的袭击,南方多数地区突发泥石流、龙卷风等灾害.每一次极端天气的出现都会影响市民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气象新闻逐渐成为各媒体报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传统媒体受制于新闻的制作、编辑时间长,版面有限以及报道形式单一等原因,在实时报道气象变化、灾情进展、救灾情况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也无法持续为人们提供实时服务类资讯.  相似文献   

10.
何岚 《新闻战线》2023,(9):65-67
都市快报以生活服务内容为抓手,开设专栏专版,深耕天气新闻。巧用数据、图文并茂,有趣有理易转发;善于发现、积极创新,用“气象+”牢牢吸引受众,对天气变化迅速做出正确权威解读;拓展发布渠道,积极拥抱数字媒体,与时俱进接地气,不断强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2.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下旬开始到2月,我国和北半球许多国家一样,持续出现极端寒冷天气,民众颇为关注气象报道。然而在具体的气象报道采写、制作上,却出现不少不客观而走极端的文字和内容,在这样的“极端”文风下,传播着动辄“百年千年不遇”或“史上之最”、“大家都爱下雪”、“全市的天气就是市区的天气”等荒谬理念,不仅大大降低了气象信息的有效性,也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气象影视新闻制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气预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的科学拐杖,气象新闻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突发性天气和平常性天气两个方面,阐述应如何抓住气象新闻的特殊性,力争在第一时间内为观众提供及时、真实乃至有趣的气象新闻.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是气象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做好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工作,在报道中既体现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共性",又体现出行业媒体的专业"个性",是中国气象报社组织开展气候变化报道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提供者和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气象传媒品牌对提升气象工作与气象服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天气频道、德国天气在线以及中国的气象报道,都在气象品牌的塑造中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和效益.塑造有较强影响力的气象传媒品牌,加强媒体合作是扩大气象传媒品牌知晓度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参与社会化竞争,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并且将气象传媒品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持之以恒地打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吴惠凡 《青年记者》2016,(19):53-55
社会新闻与市民生活有着天然的接近性,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题材.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为了吸引“眼球”,一些社会新闻从标题到内容偏离了基本的新闻伦理,过度消费新闻事件主体,对公众的情感倾向和行为导向产生了一定的误导,甚至影响了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因此,社会新闻应坚守伦理规范,重塑记者的责任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在资讯泛滥的年代,受众面对海量信息难免产生"选择恐惧症".然而,气象新闻的吸引力却与日俱增.在微观层面,人们衣、食、住、行都与天气信息密切相关,天气预报甚至已成为一些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在宏观层面,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已作为一种共识隐然形成对人类未来的普遍担忧,这种担忧同样可以转化为对气象新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谈一下写好气象新闻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