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蔡雨玲 《今传媒》2016,(2):105-106
在世界最大电视节目模式输出国英国,生活服务类节目创意不断、种类丰富,收视各显神通、屡创新高.比如播出了6季的BBC《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英国家庭烘焙大赛),收视率竟能超越《达人秀》《x元素》这类超大型综艺节目.本文从分析英国电视美食节目最新模式入手,深刻阐述英国电视美食节目高收视的原因;从节目成功、失败两方面案例,总结电视美食类节目的制作规律,探讨这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琼 《新闻记者》2007,(3):54-56
英国电视节目一直以创新闻名,它的创新并非只依靠个人,而是有一套成熟的流程。下面以笔者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电视节目创新和创意”课程时设计的一档篮球节目为例,看看英国电视人是如何用其创新流程来开发一个节目创意的。1.The Brief(任务说明)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被湖北广播电视台派往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和BBC,考察学习英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背后的规律及工业体系。本文将从英国的媒体发展、电视节目生产工业体系、节目评价体系、节目研发和创新体系、节目制作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大家揭开英国电视节目繁荣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与时代性:模式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欣欣 《视听界》2012,(2):23-28
电视节目模式源自英文televisionprogramformat,可译为电视节目模式、电视节目样式、电视节目模板、电视节目范本、电视节目版式等等。“模式”一词具有成熟的、经过考验和验证的、有稳定的内在规定性与外在指向性的标准样板之意。  相似文献   

5.
塑造游戏者     
黄苏宁 《视听界》2012,(6):86-87
近年来,中国电视界学习、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蔚然成风,但是引进游戏类节目并引起收视热潮的却很少。东方卫视2012年重磅打造的英国高科技游戏节目《TheCube》之中国版——《梦立方》,在大投入和精良制作之后,制作方却给出了“后续收视不是很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公认的电视节目创新的领跑者,在全世界所有原创电视节目中,来自英国的占到45%。英国电视节目成功的密钥何在?笔者在全景式考察英国电视产业中,充分感受到它的节目创新、节目开发的魅力。一、受众为上——研究市场赢得观众,科学规划做大蛋糕接触英国电视界,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贯穿始终,那就是英国电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受众意识,他们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心理和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堪称做到了极致。在英国,所有的电视人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理念:观众是电视台最终的节目消费者,科学地掌握观众的收视心理、收  相似文献   

7.
靳雷 《中国广播》2011,(5):23-25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节目样式创作国和生产国。本文在深入分析英国的节目创新过程后认为,英国强大的节目样式创新能力后面是有着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在支撑。而对于整个节目制作行业来说,机制创新才是根本,是节目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另外,针对目前电视节目创新研究多,而广播节目创新研究相对乏力的现状,本文还有针对性地对广播节目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钢 《视听界》2012,(2):50-52
大不列颠民族是保守的和谨慎的,可他们的电视业却进发着蓬勃活力。一个个精彩的电视节目不仅在英国本土成功播出,向全世界输出节目模式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电视创新发展已经由自身不断地改版走向节目模式引进,但引进不是照搬,需要结合本地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接受者的心理和习惯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也就是本土化的过程。在本土化过程中是否能够因地制宜地调整和融入本地电视生态环境,这是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是否能够顺利移植以及可持续传播的关键,而电视节目本土化过程涉及众多融合的复杂因素,如节目模式的传媒环境变化,以及接受者心理特点和习惯差异等。本文基于当前节目引进现状,以英国BBC王牌综艺《Top Gear》的两次引进为例,运用SWOT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引进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和原生节目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异质性,发展程度不同对节目模式引进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重视本地文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引进和二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黄恬恬 《声屏世界》2017,(10):55-57
当下,电视节目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节目模式的竞争.随着全球节目模式交易的火爆,电视节目模式引进逐渐被国内各大省内卫视所接受,引进国外节目模式是省级卫视收视大战中的一种特殊竞争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各大省级卫视大规模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剖析省级卫视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及其带来的正负效果,并指出现象背后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和交易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于节目模式的版权保护与否成为争议的焦点,试从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现状入手,探讨节目模式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颠倒互换”是一种策略,当它被运用到电视节目创作中时,会使已有固定模式的电视节目产生变体;同时它也可以是电视节目设计中的一个元素,成为电视节目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节目中运用颠倒互换,包括角色身份的互换,节目板块的调序等手段,能够在丰富电视节目创作形式的同时带给受众一种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丛众  刘叶琳  焦宝 《青年记者》2007,(12):32-32
近年来,明星选秀节目为看惯了平民选秀节目的观众带来了新的乐趣。尽管《舞林大会》与美国的《与星共舞(Dance with stars)》极为相似;《名声大震》是向英国BBC《只有我们俩》购买的版权,但是他们对于外国优秀电视节目进行模仿和借鉴,并让这类节目在中国得以开花结果还是对电视节目创新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刘薇薇 《视听界》2011,(3):69-72
“MIX&MATCH”即混搭,指将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东西搭配在一起,自成一派;英国电视业中的“MIX&MATCH”十分盛行,跨界寻找灵感的电视节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大部分也都取得了收视成功。现分析几档较有代表性的节目,以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硕 《报刊之友》2014,(3):53-55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模式的国际交易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销售已经成为了世界电视产业重要的利益增长点,这种有着丰厚利润空间的节目模式交易,催生出了一大批致力于节目模式生产、销售和代理的专业公司。从国内来看,近两年来各大电视台也掀起了节目模式引进热潮,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排名领先的省级卫视全都引进了节目模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电视节目模式的特许经营都是现代电视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节目模式在各地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受众的喜好等因素的制约,节目模式在落地时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改编和创造一个模式类节目通常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主要涉及到节目模式的特许者和受许者公司。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电视节目创新可以从许多方面突破,关键在于自我突破。作为电视人,当刚把一档电视节目推出来时,它往往是充满创新意识的;一旦成熟起来,就可能形成某种模式,束缚人们的思维,使节目难以创新。因此,只有不断实现突破自我,才会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去力求电视节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陈硕 《视听界》2013,(5):90-92
一个新颖、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模式,能够延长电视内容产业链,成为电视产业新的价值补偿方式,而围绕节目模式的创新将会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4C理论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分别阐述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策略,并提出引进节目模式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模式引进”已然成为中国电视开展收视竞争最为重要的“砝码”,中国电视进入到一个模式制胜的时代,也陷入了模式焦虑和模式困惑中.电视节目创新模式在更深的层面概括与呈现了如何实施节目创新的方向、路径与效果控制,区分为日常化的创新效果与陌生化的创新效果两条基本路径.根据电视内容属性与创新效果之间的正向或反向差异,形成了电视节目创新的四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的品牌经营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是采用系统思维树立节目个性的重大举措,对电视节目进行品牌经营是电视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树立创新模式是启动品牌节目中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也是提高品牌经营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一直致力于创造《秦皇岛新闻》的独特价值和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综观我国各级、各家电视台的节目编排现状,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那种新闻、艺并重的编排模式影响甚广,省、市级电视台大多照搬或模仿这一模式,造成了各个频道千人一面,缺少特色;如何突破这一编排模式,科学编排电视节目,办出各家电视台自己的特色,已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