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体要维持正常的脂肪代谢,防止高血脂及动脉硬化,除了服用一些降脂药和加强体育锻炼外,还可通过控制饮食,少吃那些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如各种动物内脏、脂肪、蛋黄、鱼卵等,适当增加能降胆固醇的大豆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降血脂食物,以便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改善微血管循环,让血管里的血液能顺畅地流淌。美国明尼苏达医科大学的哈默斯·米特教授,在一次用人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前我国患者1.6亿人,在13亿人中占12.3%,在9.5亿成年人中占16.8%.在50岁以上的6亿中老年人中占26.7%.但患病知晓率约一半。人们患高血压后,服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医生同时嘱咐少吃盐,口味要淡些.少吃肥肉和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适量运动。  相似文献   

3.
孙立华 《青海科技》2002,9(5):60-61
高血压的人每天可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适当增加新鲜果蔬、豆制品和鱼虾;要戒烟,少喝酒,少喝咖啡和肥腻、熏烤食物与动物内脏,避免超重肥胖.还要少吃食盐,多进食富钾食物,因为钾、镁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并可促使钠的排泄.富钾的食物有:菇类、豆类、菠菜、水芹、鲜菜、紫菜、海带、黄瓜及香蕉、柑橘、乳制品等.富含镁的食物有:鱼、瘦肉、海藻、绿叶蔬菜、豌豆、奶制品、核桃及多种水果.  相似文献   

4.
“三高”人群饮食总原则: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类、蛋类、大豆制品、脱脂牛奶等;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同时警惕“看不见”的脂肪,如植物油、坚果类、全脂牛奶及奶制品等;保证蔬菜充足新鲜,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08,(15):95-95
“三高”人群饮食总原则: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类、蛋类、大豆制品、脱脂牛奶等;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同时警惕“看不见”的脂肪,如植物油、坚果类、全脂牛奶及奶制品等;保证蔬菜充足新鲜,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食物必须多样化,既要有动物性食物,又要有植物性食物,尤应重视蔬菜水果。应少吃多餐,每次吃少一些,每日饮食可增至4~5次。限制盐份特别重要,绝对不可吃盐份过多的食物。建议烧煮时不放盐,烧好后放一点盐。无盐食物的味道问题可用加桂皮、香芹菜,上茴香来解决。含钾的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钾有益于心肌功能,并能排除多余的水份。蔬菜、  相似文献   

7.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2,(19):120-121
老年人首先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这样既可减轻胃的负担,又可使胃中常有适量的食物中和胃酸,减少对病状的不良刺激,如果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将会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使溃疡病的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4,(11):52-53
儿童吃太咸易患心脏病 近日,有研究指出,儿童吃太多含盐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血压上升,增加他们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食物含有很高的盐分,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零食盐分的控制。 有调查者研究了多名儿童7天的饮食习惯,记录他们吃盐的分量和血压水平,发现每天多吃1g盐,都会令血压值上升0.4mmHg。  相似文献   

9.
温和 《金秋科苑》2012,(12):100-101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此时不少人有烦躁上火、食欲下降的情况出现。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这时候适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要预防肝炎。不仅小孩生下来要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没有得过肝炎的也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此外,还需注意其他传播途径的控制,如饮食、手术、输血、注射、针灸和理发等。要预防乙肝病毒还要从饮食卫生、生活习惯着手:要勤洗手、分餐。●不能吃发霉的、糊了的食物,这类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吃了容易引发肝癌。玉米、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要注意保管。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6,(12):52-52
误区一:不甜的食物就能吃食物之所以会有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这些糖的摄入的确会引起血糖升高。另外一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不能笼统地通过甜味去判断食物能否食用,应该把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区分开来。对糖尿病病人来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多糖(主要指淀粉),而并不仅仅是甜食。只要保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人总量,甜食也可以适量吃一点。  相似文献   

12.
李惠明 《今日科苑》2006,(12):52-52
近年来,不少人养成了多吃菜少吃饭的习惯,美其名日:“低糖食物有营养,不容易长胖。”对这一时尚,我国营养学家提出了反对,认为低糖食物不能当饭吃。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人体热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  相似文献   

13.
令怡 《金秋科苑》2012,(20):108-109
天冷了,吃冷吃热要看体质 天冷了吃些凉性食物虽然有镇静和清凉消炎的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等阴虚症状的人,可以适当选择“甘寒”食物。比如,伴有虚弱、食少、水肿的心血管病人冬天吃凉性的鸭肉,能起到补虚的作用。另一方面,脾胃虚寒的人则不宜进食寒性食品,反而可以吃一些热性食物。同时注意不要补过量,热量摄入太多会聚在体内,导致阳气外泄,对人体平衡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4.
生活小常识     
正四种春季养生食物春天吃什么尤为讲究,其实春季养生食物非常多,根据自身的情况吃一些养生食物可以帮助自身调节健康状况,比起药物要更加健康无伤害。因此平时多了解一些养生的知识很必要,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介绍哪些食物春天吃最养生。1、养脾佳品大红枣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嘴上.起泡、牙龈出血或者喉咙疼痛、大便干燥等病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自己“上火”了。身边的人会建议你少吃煎炸、辛辣的食物,多吃苦瓜等清凉“去火”的蔬菜、瓜果;如果严重,可能还会劝你吃牛黄解毒片之类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降火。  相似文献   

16.
耳鸣与食疗     
<正>耳鸣的发展可受各种生活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耳鸣耳聋与食物有关。因此欲避免耳鸣,得从生活预防保健着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学的饮食,注重心里和起居的调整,对防治耳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肪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因此,老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各  相似文献   

17.
正流言: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疾病风险,因此有人认为要少吃鱼肉蛋奶,多吃素。真相:血浆胆固醇水平与三餐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是一回事。首先,人体对胆固醇水平有一套调节机制。人体内的胆固醇通常来自两个渠道,即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内的生物合成。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摄入了大量胆固醇,仍有约6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体内的生物合成(人体每天合成1 000~2 000毫克内源性胆固醇,远高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许多人对于食物搭配知之甚少,吃东西毫不讲究。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大量出现胃肠系统的疾病,二是越来越多的肥胖症。下面是科学搭配食物的五种方法:1.蛋白与脂肪含有适量脂肪的蛋白质对于胃的消化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使胃的消化进程慢一些,留较多时间来消化蛋白质,脂肪不宜多食。  相似文献   

19.
猪血中含有大量卵磷脂 三高老人适宜吃猪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元 《今日科苑》2005,(4):48-48
在各种慢性病对老年朋友“情有独钟”的今天,患上了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就意味着要少吃高脂肪类食物了。这对于许多嗜食肉类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20.
各种食物原料中许多营养成分会因为烹调方法不正确而流失,所以要想人体营养得到保证,不仅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还要在烹调方法上多加注意。本文就以烹调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关系为剖析点,把自己多年来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写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