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张燕妮 《出版广角》2016,(22):72-74
当下的体育赛事传播正从传统的电视传播转向移动网络社交媒体传播.本文首先以数据走向形象地介绍了移动社交媒体自身的趋势变化,分析了在体育赛事传播的过程中,移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人性化及个性化的四个特点;其次,阐述了移动社交媒下体育赛事传播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体育赛事传播如何在移动社交媒体下构建“新格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驱动新兴媒体发展,开启了城市传播的"微时代"。顺应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趋势,网络社群应运而生。用户兼具内容生产、传播及消费于一体,城市传播场景更趋复杂。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并进,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蓝海"。媒体平台社群化运营,为城市传播精准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在社交化产品成为新势力的当下,移动社交化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特征。新媒体通过充分挖掘用户个体和社群价值,以信任和人脉为核心有效进行产品和平台推广。移动社交化成为媒体融合发展中实现万物连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内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社交媒体和广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传统课堂以平易近人的面孔融入学生群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播广告行业资讯。《广告摄影与摄像》课程借助社交媒体构建出创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验流程上、效果评估层面等方面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移动传播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一切,但教育方式却仍然与千年之前并无二致,大学学术氛围、师生互动却日渐衰微。本文在阐述新媒体时代对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基础上,从第二专业教学与评价机制的移动化即时化、学术暨社交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形成、跨专业跨校甚至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创新型互动移动新媒体平台做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元杰 《大观周刊》2012,(40):124-124
1在职中营销专业教学中要引进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由原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发展到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主要体现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小组学习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以移动网络为载体,以人们的社会关系为纽带,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手段,正在改变着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要求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与研究社交媒体与图书馆行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社交媒体图书馆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以期了解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网络谣言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谣言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递增态势,国外研究主要围绕网络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监测、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进行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型、社交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谣言三个方面;从研究趋势看,未来研究会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的治理、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应用、老年群体社交媒体网络谣言治理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裂变式的发展,互联网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特点,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微博、微信、论坛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政务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不仅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突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提升我国政务新闻传播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单成彪  刘扬 《青年记者》2016,(28):17-18
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全球传播新时代,多元参与、跨界融合、跨境传播,为各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球传媒领域在技术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移动化,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界面;2.社交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信息通过人际关系聚合与扩散的重要中枢,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媒体化趋势;3.视频化,随着网络带宽与传输速度的改善,网络内容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视频直播等正在成为各媒体网上内容呈现的标配,VR等视频形式成为网站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移动化、社交化传播的时代,视频号俨然已经变成“移动电视台”,为大小屏联动、视听传播的跨屏生态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场景,让优质内容在跨屏生态中有了更好的延展和扩散,从而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根植于微信生态,相对于其他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视频号更具媒体属性,而媒体与社交两大属性的叠加,助力媒体打破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呈现出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新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群化发展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基于移动端视频平台的网络社群为网络用户表达意见提供了便利,但相较于已经成熟完善的大众媒介传播系统,其传播模式相对粗放,传播内容同质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社交属性较为薄弱,仍缺乏区分其他互联网传播形式的社群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背景下,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主要发力点,vlog作为国内新近兴起的一种视频博客,综合了移动、社交、场景等多重元素,其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并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近年来,主流媒体开始尝试用vlog+新闻的方式拓宽主流话语的传播路径,重塑影响力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康辉vlog"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vlog的传播特点及"康辉vlog"带来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康辉的vlog在引发全网关注,为主流话语赋能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闻娱乐化、创新压力大、受众注意力偏移等挑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笑圆 《传媒》2021,(12):79-81
社交媒体时代是技术引领的时代,是平台化的时代,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建构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面临营销革命.本文尝试从品牌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社交媒体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创意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滢  秘丛丛 《青年记者》2017,(28):82-84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9月7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67%)的美国成年人在社交网络上看新闻,这一数字高于去年的62%.其中,在Facebook平台看新闻的占45%,稳居第一位.①伴随社交网络传播实战经验的日益丰富,国外专业媒体机构对社会化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社交网络账号的运营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作为新兴国际舆论场,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平台是各国主要媒体开展传播活动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具有语言便利和先发优势,美国媒体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美国媒体是如何在社交网络上“谋兵布局”的?本文以美联社在Facebook平台上的传播为例,总结提炼美国媒体在社交网络上的矩阵布局、联动传播和内容选择策略,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