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案例“我们得感谢谁?”——《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断(教学结束时)师:今天,能看到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得感谢谁?生:要感谢秦始皇。师:(很生气地)坐下。生:要感谢发现兵马俑的西杨村的农民。师:(脸涨红了)不对。生:要感谢当年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师:(如获至宝)对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教学片断师:我们现在就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老虎是怎样抓住狐狸的?(生读第一小节)生:(汇报)……师:那么,狐狸是怎样让老虎松开了抓住它的爪子呢?请同学们认真…  相似文献   

2.
一、虚假自主。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活跃生命的灵性 ,实现自主学习 ,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而真正的自主往往落不到实处。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导入学文的一个片断 :师 :同学们 ,读了课文后 ,你遇到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 :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生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生 :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门?生 :……师 :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 ,解决这些问题 ,好吗?生 :好!师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中读懂了什么?再看一位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第一册《…  相似文献   

3.
一、引导学生感悟要把握“轻重”这是《景阳冈》的一个教学片段:1.引入激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景阳冈》这一课,你们觉得用怎样的方式学好呢?生:这篇课文很有趣,演课本剧,演课本剧……(学生们在下面喊)师:那好,就演课本剧。师:要想表演成功,必须先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先读课文,然  相似文献   

4.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听了很多课,坐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的课听完后印象不深,甚至留下一堆的遗憾,而有的课听完后会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前几天有幸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历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11节课,感触很深,其中《借生日》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级《借生日》(人教版)师: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生1:我向同学借过小刀。生2:我向同学借过橡皮。……师:那你们向别人借过生日吗?生:没有。生日怎么可以借?师: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自由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师:通过读书,…  相似文献   

6.
一日,我有幸为某基层小学“新课标、新理念”语文优质课赛做评委,末了,颇多感触。《灯光》教学片断(课前老师拉上教室的窗帘,关掉了电灯;课始师生互致问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生:最需要的是灯光。师:(板书:灯光。并画一吊灯简笔画)为什么?生:现在光线暗淡,需要光明。师:(在电灯旁写上:光明)还需要什么?(打开灯光,揭题)生:(齐读)灯光。师:同学们,你们准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这篇课文?(逐一板书)生:看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生:提出问题。生:合作学习。生:探究学习。……[透视]的确,该教师的开门见山、激情开课,为后面本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翠鸟》(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两位老师的《翠鸟》课堂教学,一次是市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一次是我县村级小学教研活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片断:片断一师:孩子们,我现在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爷爷的指派,来采访小翠鸟们(老师戴上“记者证”),你们就是“小翠鸟”了,小翠鸟们有什么愿望,跟我说一说吧。生1:我叫××,今年九岁。师:现在你是小翠鸟了。生1:我是一只翠鸟,我喜欢在水面上玩耍。…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型玻璃》。请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板书“新型”)生: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式的意思。师:这说明它在原有的、一般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现在就以玻璃来说,一般的玻璃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生:透明。师:那么“新型玻璃”除了透明之外就还有别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学几种新型玻璃。(板书“玻璃”,完成课文标题板书)(接下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读讲生字词)师:现在字词弄清了,请一位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大家注意听读,看它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读课文后对话)生:课文写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师:请大家看到课后的第二题,这个表已经填写了第一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表中的特点与作用如何区分呢?生:(无人回答)师:那么我们来看个例子,课文怎样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呢?(出示要填的表格)生:它能“自动报警”,能“防盗”。师:这“自动报警”与“防盗”可以用一组什么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生:可以用“因为……所以……”组合起来。因为夹丝防盗玻璃有自动报警的特点,所以它能防盗。生:还可以这样说,因为夹丝防盗玻璃能自动报警,所以它能防盗...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是,留意一下我们的课堂,学生真的成了学习的主人吗?笔者曾有这么一段经历,让我明白,理念与实践的确存在距离,它们的联结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完善。“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课标教材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法的多样化并优化是本节课应关注的焦点。于是,我在试教时作了这样的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100只气球)师:这里有多少气球?请你估计一下。(生答略)师: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个气球,你有什么办法?生:数一数。师:…  相似文献   

10.
前一阵子我区举行优质课比赛,我作为参赛选手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第二册)一课。两种不同的教法,让我陷入了沉思……案例一(课堂实录摘要):师:同学们认识了生字,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小燕子三次分别看到了什么。生1:小燕子第一次发现了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生2:小燕子第二次发现了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生3:小燕子第三次发现了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刺呢。师:你们都是认真读书的孩子。那有谁能告诉我,三次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生茫然不语)师:是小燕子用心看的结果。同学们以后也要向小燕子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4页。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题。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们参加过比赛吗?都参加过什么比赛?生:……师:“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艺活动,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次活动,进行一次比赛,你们高兴吗?生:(齐)高兴。师:那我们组织什么比赛好呢?生:(七嘴八舌)唱歌,跳舞,画画,跑步,跳绳……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见解,但你们七嘴八舌的,老师能明白吗?到底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你准备怎样调查?生:老师,你可以一个一个地问啊。…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3.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想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认真”)生:很可爱。(不错,似乎可以往“认真”上面引)师:能说说理由吗?生:不能。(坏了!)生:我知道燕子天一冷就到北方去。(更糟,跑题了)生:不是,是飞到南方。师:什么时候回来?(顺着学生的话题往下走吧)生:春天。师:你们还知道燕子怎么样?(继续想往认真上面引导)生:特别认真。(真不错,答案终于出来了)生:(抢过话头)它不认真…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日子,我参加一次观摩教学活动,听讲了二年级的《山寨(》北师大版)一课。执教者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学生时而齐读,时而自由读,教师时而范读,时而领读。加上多媒体课件的烘托,所有学生以及在座的听课教师仿佛都置身于那林遮树掩的山脚下。可是在细读至第二小节(原文为“:小路七拐八弯,带着你左转右转。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时,出现了如下的一幕: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生1“: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师“:对,真棒!”生2“:这是一条七拐八弯的小路!”师“:真好!你看这位同学,刚刚学过一个词语…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师: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那么,你发现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吗?(生再读课文交流)生1:课文写了松坊溪的雪景。生2:课文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我是从“雪止了”看出的。师:你讲得更明确,而且有理有据,不错。生3:我发现课文还写了雪中的景色。我是从“下雪了”看出的。师:你能举一反三,有新发现。所以我们说雪景包括——生:(齐)雪中景色和雪后景色。师:还写了别的时候的景色吗?生4:课文还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师:(不作评价,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深秋景色的?生4: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你说是深秋的景色呢?生4:因…  相似文献   

17.
一、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如吴传姿老师执教《第一场雪》第二课时:师: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揭示来制定。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三四两段,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怎样学懂课文的。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雪中美丽景色。师:“瑞雪兆丰年”怎么回事知道吗?生:知道,课文里告诉我们了。师:我们总结出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雪后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小黑板出示)师:同学们看课文思考练习2,想一想第二个目标是什么?生:知道作者对第一场雪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知道…  相似文献   

18.
【情景说明】《花钟》是六年制人教版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学过程】师:课前有许多教师问我,今天为我们讲什么公开课?我说讲《花钟》(板书《花钟》)。不少教师让我解释什么是“花钟”。我说待会儿,我们班的同学一定会给你满意的答案。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令所有的听课教师失望。(生采用各种方式读书)生:用花做成的钟,就是花钟。生: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将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就是花钟。师:各位教师、各位同学,你们听明白了吗?当你看到这样…  相似文献   

19.
舒婧 《四川教育》2007,(5):41-41
【案例】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丑小鸭》教学片段(CAI出示小学课文《丑小鸭》7~9自然段,请生读。)师:“丑小鸭”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我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出了一种欢悦,仿佛你们跟它在一起展翅飞翔。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生:“丑小鸭”很幸运。  相似文献   

20.
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课型:新授课.1 教学过程1.1 回顾与思考(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节主题)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判定条件?生:边边边,边角边,……师:还能想起当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生:(部分)能!师:好!那再回想一下,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是什么?生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