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实践,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作文内容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桥。  相似文献   

2.
学生作文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解决这种局面,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方法是:第一,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其次,要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第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3.
快乐作文教学法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构思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作文创造,搭建作文成功的平台,"快乐作文"就是要让教师融入学生之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之中,让作文融入体验之中,要让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快乐。本文从感悟生活、张扬个性和快乐构思三方面进行了快乐作文教学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赵亚英 《考试周刊》2012,(63):64-64
为解决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问题,作者尝试让学生把眼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写熟悉的生活,说想说的话题,即向学生要作文。首要,向生活要作文,让学生作文积极乐观,充满热情;其次,让学生作文立意深刻,观点鲜明;最后,让学生作文积极乐观,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然后以真实的情感作文,于是本文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要从“走进生活,书写真情”的角度切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7.
傅含冬 《生活教育》2013,(1):100-101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相似文献   

8.
李苗 《考试周刊》2013,(99):56-56
作者认为要改变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这一作文现状,教师应当努力践行“生活作文”的教学思想.让作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素材;作文命题要紧扣生活、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自由为文,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相似文献   

9.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文教学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本人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作文,必须让学生先学会生活,从学会生活开始学会作文。  相似文献   

10.
章君 《考试周刊》2012,(89):41-42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从生活中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使“巧妇易为有米之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学会表现生活美,要表现生活美,首先就要让学说学会感受生活美,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美。为此小学作文指导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在作文指导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作文指导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切身体验生活;要教给学生好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要科学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巨婵 《广西教育》2012,(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做到“让生活融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就应引导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在家庭中寻找生活,在自然中观察生活,在社会中感受生活,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下策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作文是在丰富的生活、课内外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而发,随情而抒。我们要把作文教学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让作文有源头活水;拓宽阅读,开阔视野,积累作文可炊之米;激发兴趣,放飞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实感,抒发真情,让学生快乐作文,真正使学生倾吐真情,放飞遐想,张扬个性,展示健康鲜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生写作时“无米下锅”,作文困难多多,教师要引来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真情实感,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要想让孩子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多彩,必须走进孩子的生活,必须让孩子先有生活、后有作文。我们要提倡孩子写自己的生活,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快乐和轻松。  相似文献   

17.
农丰华 《新疆教育》2012,(10):86-86
作文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在作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生活”入手,要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走进生活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作文教育需要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带着他们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给他们观察感悟生活这把钥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流自己的泪,唱自己的歌,让自己的生活有生机,吾手写吾心(黄遵宪),这样学生作文必定有感而发,必定真切动人,生活在作文中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4):53-54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素材,让他们说实话、诉真情,让他们的作文释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4):44-45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素材,说实话,诉真情,让作文绽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