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效"是教学的永恒追求,针对一些有效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异化现象,现从一线教师角度,谈谈关于数学教学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教学现象上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越位"现象;从教学的涵义上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学理念上谈,"以生为本、平等待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从教学目标上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过程性的动态目标;从教学模式上看,灵活多变的模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徐爱红 《现代语文》2010,(12):49-49
当今,新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如何上好课”似乎成为教师注目的焦点,“课堂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调动”也成了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新境界。这固然没有过错,但笔者认为,如果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仅把此作为目标,就未免太狭隘了。  相似文献   

3.
王宜彪 《考试周刊》2013,(68):63-63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上不断追求完美,用上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体服务于教学,如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甚至是电子白板。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完美无瑕。课堂教学在现代科学媒体的衬托下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这种表面看似很完整、完美的课堂.实际上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工笔画师”。拘小节而失大气,表面上似乎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学生成了看教师表演的观众,其主体地位根本无法真正得到确立.创造力无法得到彻底发挥。这样的课堂只能用一个“假”字概括。  相似文献   

4.
作文有效教学是课改的一大追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作文教学上,许多语文教师一直为其教学的"高耗低  相似文献   

5.
白松和 《考试周刊》2008,(47):41-41
有效性数学教学是指在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加合理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新思维,拓展更为广阔的数学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发挥。本文就怎样实施有效性数学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的主体不明确 放眼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有很多教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容量大、起点高,似乎默认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掌握越好。教学瞄准高考,教师在重点知识上狂轰乱炸,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很多,教师认为要面面俱到,不能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整个课堂缺乏对英语学习主体的认识,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从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身特征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性提出了建设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魏炜 《考试周刊》2014,(42):29-2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有效率地学习。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文有效教学是课改的一大追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作文教学上,许多语文教师一直为其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教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冷冷淡淡地看,一瞥了之;更有甚者,连看都不高兴看,完全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孔子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在道德教育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教学模式上采取了乐在其中的启发式和潜移默化的情境教育方式.在这种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下,孔子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作出了积极探索,这应当引起现代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主体教学”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重视教师主导、引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追求和探索知识;二是重视学生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主体教学中应:(1)交给学生探索真理的方法;(2)尽可能少讲一点而让学生多想一点;(3)科学地安排提问;(4)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衰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当下,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理论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概念,教师主观上想找回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但如何为之,亟待在实践中探讨。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声情并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升,进入了乐学的状态,达到了诱发学生创新欲望的目的。在教学中营造最佳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贵平 《湖北教育》2009,(12):36-36
近几年来。课堂教学开始倡导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唱主角的应是学生,教师的角色似乎已不再重要。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一位教师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找课文中有哪些美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另一位教师则反复让学生读课文,说是突出朗读教学。这两位教师的公开课意在告诉大家,课堂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课文,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他们的做法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制定,忽略了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言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只重视对字的疏通,而忽视对本深入的探究;学生学习言的重点似乎也只是停留在字词的疏通和记忆上,于是,课堂教学就成了“呈现——接受”模式,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与投入的热情,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言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其实,选入教材的言,皆辞典雅精美,内容意蕴深刻隽永。  相似文献   

16.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卓有成效,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进发出追求成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教学活动是最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似乎又是诸多教学改革中最大的难点.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一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自觉和"实践性"习惯,从而改善课堂教学关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独白式”的语文课堂现象也将逐渐消失。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位置,必须从主体意识上唤起他们的觉醒,从主体精神上解放他们。  相似文献   

19.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似乎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教师仍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主体的生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剖析了把学生看作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全意义上的主体和纯粹的客体两种观点,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中的弊端。主张学生是教学实践的生成主体,并提出了学生具有成为主体的潜质、教学实践过程就是学生由可能的主体向现实的主体生成过程、学生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是以实习为形式并具有尝试性的特征的根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