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法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整体象征”结构模式;“时空交错”结构模式。研究台湾现代派小说的表现艺术(包括结构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整体象征"结构模式、"时空交错"结构模式.这些小说结构方面的革新是对小说艺术形式意味的强化.  相似文献   

3.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根据叙述基调这一叙述策略其作品可分成两类:讽刺小说和反讽小说。其小说的双层叙述模式和象征性叙述模式是独特的。她运用讽刺和反讽叙述策略的匠心以及叙述结构创造艺术,都值得我们大陆作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
七等生作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圣手”,其作品可以说是台湾文坛的一朵奇葩。他的现代派小说有着比其他小说家更为纷繁芜杂的理念世界;并且通过其理念世界的展示,把哲学的“真”与宗教的“善”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小说更具别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新感觉派都市小说叙事模式对传统小说的突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该派作家借鉴了欧美现代派和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表现技巧,以“感觉”为艺术表现核心,采取了独特的内向化的审美视角来发掘都市人的深层心理,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领域,全面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创造了新的小说叙事模式,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6.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从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现代派一出现便受到批判。首当其冲的是纪弦“六大信条” ,覃子豪以“六条正确原则”迎击。对现代派诗的批判 ,持续近 2 0年 ,经历三个战役 ,出现了唐文标、关杰明、高准三位理论骁勇。纪弦节节败退 ,最终宣布解散现代派。继之 ,“创世纪”的“超现实”成了众矢之的。对现代派诗的批判之后 ,又掀起了对现代派小说“西化”倾向的批判 ,赢得台湾文学向民族、向乡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所处的政治背景大体相似。“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在艺术传承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二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异同。台湾现代派和“九叶派”存在着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如果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比作一根链条,那么,它们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无论是“九叶派”还是台湾现代派,它们都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从而把握此小说流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未来发展的思考,通过研究与总结以实践基地为载体的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模式的价值与意义,在分析与归纳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新时代构建艺术类高校“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生态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借用中国传统化资源的视觉元素,并把它转换成符合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又能领悟作品中化的根源和脉络。“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中国传统化的价值和魅力。本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分析,发掘和阐释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模式的社会变革加速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社区建设成为必然。我国现代社区建设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区管理新体制,要求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我国现代社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徐渭戏剧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戏剧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戏剧不可回避的对象。本文以1949年和1979年为界点,将徐渭戏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总结这三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后认为,从整体上看,该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研究模式上经历了由传统批评研究模式向现代批评研究模式的转化;二是在研究格局上大陆和台湾分头并进,各有优长;三是在研究态势上愈加贴近本体,趋向多元。但同时徐渭戏剧研究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整体宏观研究多,而专题研究少;二是戏剧作品或理论的单独类别研究突出,而二者的整合研究少;三是单篇论文多,而全面深入的专著少。因而,徐渭戏剧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专业基础教学课程都是沿袭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基础教学是以传授“再现性“的绘画技能知识为目的,以逼肖对象为标准.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意义的基础教学是将学生智能结构的优化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支持、相互融通的状态,始终把基础教学放在艺术创造的整体背景下进行探讨,以促进基础教学和艺术创作水准的相长.  相似文献   

16.
燕丽丽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25-27,24
西方现代艺术旨在表征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觉醒与心灵的自由,而后现代艺术则彻底解构了现代艺术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审美主旨,在消解一切中陷入了后现代的艺术困境,即在思想解放立场上对现代艺术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唯有在积极扬弃现代艺术的基础之上注入后现代元素以达到感性美与思想美相统一的和谐境界,才能开创当代艺术思想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反映着他现代的民族的文化视野,其出发点在改革他面对的文化和人生的痼疾,推动中国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贯穿着他的“立人”的理想和精神解放的历史欲求。他当时召唤“精神界之战士”出现,包含着对传统的现代性和启蒙现代理性的批判。研讨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叙述问题历来被研究者忽视,这种狭隘偏执的文学观念应予改变.文章首先指出叙述学的“话语”分析与文体学的“文体”分析有不少重合之处.其次,分析小说和散文在叙述上的异同.第三,强调现代散文应改变单一、僵硬、狭隘的叙述观念,建立与现代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相匹配的现代叙事方式.在此基础上,文章细致而清晰地梳理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一是叙述方式从一元到多元,二是呈现型叙述取替概括型叙述,此外,还有隐喻性叙述、跳跃断裂式叙述,以及反讽戏谑叙述,等等.这些叙述模式的演变,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不仅给了我们某种艺术革命的新启示,而且有可能使散文获得与小说和诗歌平起平坐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基础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基础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微观模式”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需遵循统一性、系统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测度等基本原则;其框架结构包括运行环境和构成要素两个部分。建立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微观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海西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目标,福建省高等教育在海西建设如何发挥核心作用,人才培养是关键。构建福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保障基地建设具有重意义。因此,要从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内涵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海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