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功 《收藏界》2011,(3):114-118
陕西省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收藏、展览、研究唐三彩的专题性民间博物馆。馆长齐跃进先生多年来痴迷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唐代的古董艺术品。他创立"寄宝斋",十多年来斥巨资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购回大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建起了唐三彩艺术博物馆,将收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陈列展览,供社会大众观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由于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但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色彩,还有单彩、二彩和多彩等颜色。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多种釉色首创于唐代,而且烧制好的唐三彩釉色浓淡变幻、色彩自然谐调、斑驳绚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突出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8,(5)
正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迄今全国唯一以收藏、展示、研究唐代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为主旨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2011年经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同年5月免费开放。馆址位于西安市南二环东段559号。展厅及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藏品共计2000余件。主要为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  相似文献   

4.
高功 《收藏界》2014,(12):116-116
初冬季节,西安钟鼓楼博物馆与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在钟楼联合举办"木人石心——西安民间收藏石刻展",共展出60余件从北魏到唐宋的石刻艺术品。展期从11月9日开始,至2015年1月20日结束,展出的60余件石刻作品主要包括石佛造像、石刻人物、石狮等。这些古代石刻艺术品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览的石刻艺术品由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提供,充分展示了陕西民间博物馆的实力和民间收藏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杨     
《收藏界》2011,(5):155
文博研究员炎黄文化博物馆馆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国家注册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国家国宝工程河南站站长河南省收藏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会长1957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从事过教师、记者、广告人、古玩鉴定师等职业。涉足古代艺术品收藏、经营、研究三十多年。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艺术品及标本上万件,其中单就完整的宋金红绿彩瓷俑就有六百多件,在国内乃至世界宋金红绿彩收藏界绝无仅有。2009年4月,张杨收藏的战国黄金面具和宋金红绿彩俑通过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6.
冯毅 《收藏》2011,(5):95-95
此鼎为笔者所藏众多青铜器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件,数年前从海外购回(如图)。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之重器,而且是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而骄傲。  相似文献   

7.
禚振西 《收藏》2010,(6):137-143
长安与洛阳是出土唐三彩最集中的两个地区,陕西省内出土三彩数量巨大,唐陵陪葬墓与长安地区官僚,贵族墓出土三彩器可视为唐三彩的最高水平。鉴于本刊正在筹划“灿若云霞——古代釉陶与琉璃”专题,此次先行刊出唐长安出土三彩器的简要介绍,对陕西唐三彩的全面介绍将刊载于后续专题。  相似文献   

8.
高功 《收藏界》2014,(7):141-142
5月23日-26日,第五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国际展览馆成功举办。大唐西市国际展览馆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划分为四个展区: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区、博物馆近当代艺术品展区、协会会员藏品展区、珠宝玉器展区。展位187个,参展展品6000多件。  相似文献   

9.
张汉文 《收藏》2008,(11):40-41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20世纪初期,随着陇海铁路的修建,洛阳周围大量古代墓葬被破坏,墓中的一些随葬品也随之流散于民间,唐三彩始为世人所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所知的烧造窑口是河南巩县(今巩义市)。  相似文献   

10.
钱志坚 《收藏》2012,(19):128-135
作为世界顶级的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别名博物馆英里)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图1),每年都会组织几十个大型的不同主题的馆藏艺术品展览和馆外艺术品特展。它是地球上收藏、陈列和展览艺术品最为全面和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到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和当代的绘画,从中国和日本的东方书画到非洲和大洋洲的部落实物,从基督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13)
正唐三彩,是最能呈现大唐气象与盛唐文化的物质遗存之一,一度成为古玩藏家重要的收藏对象。因其极为珍贵的属性,唐三彩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保持高昂的价格,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2016年6月1日,在佳士得30周年"开元大观"这一重要专场中,多件唐三彩上拍,其中一件三彩贴花宝相花纹罐就以436万港元落槌,表现不俗(图1)。F与此同时,随着新烧制、仿古技术的发展,唐三彩似乎已被逼下神坛。在古玩市场中,满地唐三彩制品要价从十几元  相似文献   

12.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9,(1)
中国现代民族工艺品直面市场大潮——全国首家民族艺术品流通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颁奖典礼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开业庆典"于11月18日上午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楼外广场隆重举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向首批评选出的100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3.
正由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市文物局、陶雅网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美术博物馆和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古陶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7日在西安美术学院召开。研讨会围绕近年考古出土的新发现、新收藏和持续性的陶瓷艺术研究,对中国古陶瓷考古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深人探索。研讨会分三场论坛,22位学者代表做了主题发言。学者代表从各自研  相似文献   

14.
朱军 《集邮博览》2010,(5):22-23
每届世界博览会上,都会展示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1937年巴黎世博会自然也不例外。在此届世博会上,有2件艺术珍品震惊了世界,虽然经过7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让人无法忘怀。1937年,在埃菲尔铁塔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张少华 《收藏》2008,(7):172-173
藏宝丁市,藏珍于馆——博物馆与艺术品市场论坛是5月23日至26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国际艺术古董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自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及浙江、山西、贵州、云南、天津等省市博物馆的馆长受邀就博物馆与艺术品市场的关系问题作了主旨发言。专家的见解对于我国博物馆以及艺术品市场体制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艺术家创作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品以表现古代奥运会的竞技、祭祀、庆祝等场景。这些艺术品是古希腊人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多被收藏于欧美国家的博物馆之中。博物馆在对大众进行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与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国内博物馆采用从国外博物馆引进原件进行特展,以展板的形式展示艺术品图像,展示艺术品的复制件,展示借鉴古希腊艺术元素创作的现当代艺术品,依托网络进行线上展览等五种方式向大众传播古代奥林匹克文化。国内古代奥运会艺术展或可借鉴彩陶或造像艺术展的布展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得鸿 《收藏界》2014,(3):49-54
2012年10月,上海博物馆为纪念建馆六十周年,举办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大型展览,展览几乎集中了各国博物馆及著名私人收藏家有代表性的元青花瓷器。这次展览的国家及藏品有:中国44件、英国12件、伊朗10件、美国3件、日本5件、俄罗斯1件、土耳其2件,共79件藏品。借展单位分别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蚌埠市博物馆、崇阳县博物馆、繁昌县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海南省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临洮县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萍乡市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上饶市信州区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8,(5)
正为庆祝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迎接中国文化遗产日,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种文明互容、互鉴、互通,推进非国有博物馆之间交流合作,以"传承丝绸之路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彩耀丝路——唐三彩耀州瓷佛造像精品巡展"拉开帷幕。丝绸之路的开通,促使中国的丝绸、瓷器等顺畅西行,西域的佛教得以东传。丝绸之路上遗存的佛造像、唐三彩、耀州瓷等文物,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历史见证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3月18日,全球最大规模、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盛会TEFAF(欧洲古董艺术品博览会)落下帷幕。8个展区、10天、20多个国家、275家参展商、3000余件展品,共吸引680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尤其新增了超过100家博物馆参观者。TEFAF官方宣布本届博览会各个艺术品门类皆有喜人销售业绩。随同GADA全球古董商联盟(筹)TEFAF艺术之旅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代表团,本刊记者见证了本届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Sheng-Puma 《收藏》2012,(11):94-101
现今中国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市场上备受关注,除了中国的艺术机构、博物馆、拍卖行之外,更多的国际艺术机构、海外收藏家、基金会也将目光转移到中国艺术品领域当中。2012年6月,作为中新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的"锦绣年华——Hanrad collection中国古董织绣收藏展",由澳大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