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保姆,不少人可能会瞧不起这个职业——工资低,并且受气。但在北京,有一个河南籍保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仅“挤”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高级官员家中,月薪达6000元,还成功地实现了命运的大转变,在北京买了房子,并将孩子们接到京城上学。她是如何改变命运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保姆与导师     
“大学教师不要当保姆,要做导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保姆抚育的对象是婴儿,由于婴儿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需要保姆照顾。不会吃饭时,保姆要一口一口地喂;不会走路时,保姆要“抱着走”。大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便不能用保姆抚育婴儿的办法,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在有些高等学校里,“填鸭式”的讲课、“抱着走”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应该说,这与“保姆”的办法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保姆狗的阴谋》这本书中描写了一只尽职尽责的德国纯种腊肠狗,从一只名叫“帅仔”的牧羊犬还小时便开始照顾它,因此也被称为“保姆狗”。在“帅仔”长大以前,“保姆狗”在主人家一直很受欢迎,但“帅仔”长大后,它的高大、漂亮迅速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于是,“保姆狗”渐渐被遗忘,因此它对“帅仔”产生了嫉妒之心,千方百计想要除掉“帅仔”……  相似文献   

4.
在网站上或是朋友间的聊天中经常看到、听到关于保姆的故事:谁家的保姆偷吃宝宝的零食啦、谁家保姆好吃懒做啦、谁家保姆“耍大牌”要加价啦……听得多了,似乎有了“谈保姆色变”的感觉。但是看了以下妈妈的文章,却轻松很多!是啊,只要把保姆当成“自家人”,那么所有的故事都将变得温馨。毕竟人本善良!  相似文献   

5.
家有小保姆     
在网站上或是朋友间的聊天中经常看到、听到关于保姆的故事:谁家的保姆偷吃宝宝的零食啦、谁家保姆好吃懒做啦、谁家保姆“耍大牌”要加价啦……听得多了,似乎有了“谈保姆色变”的感觉。但是看了以下妈妈的文章,却轻松很多!是啊,只要把保姆当成“自家人”,那么所有的故事都将变得温馨。毕竟人本善良!  相似文献   

6.
马姆     
我们这里喜欢把孩子的保姆叫做“姆”,前面再冠以她的姓氏。比如“马姆”就是我儿时那姓马的保姆。20世纪60年代的保姆,不像现在的保姆住在孩子的家里。特别是在小城市,找到保姆的孩子几乎全部是住在保姆家养着的。母亲说,我两岁半以前换过好几个保姆,因为我性子急吃饭挑食爱哭爱闹实在淘气。去马姆家之前是在李  相似文献   

7.
特殊的晚宴     
周海亮 《华章》2011,(4):33-33
①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 ②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说: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把一些不切实际、离奇的想法说成“异想天开”。可是,有“异想”的人就不能够使“天开”吗?我认为答案是不确定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大都是由“异想”从而发展到“天开”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保姆走进了寻常人家。谈起请保姆,已是件很平常的事。“家政公司”、“保姆介绍所”、“劳务市场”……似乎方便快捷,然而真正轮到自己找保姆又谈何容易? 看过《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吗?一个保姆一个样,样样不同,真是请保姆容易,请一位称心的保姆老大难。 产假期满,家里没有老人照看孩子,子是,每到夜深人静,辗转难眼时思索最多的就是保姆问题了。保姆的条件嘛,当然是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勤快能干、手脚麻利,能带好孩子又兼做些家务的。如果保姆到家,我会宽待她,就像多个家人一样,绝不摆主人的架子。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
“你更坏!”“你更坏!”有一天,“损坏”和“损害”吵吵闹闹来找词语王国的国王,要国王评评他们谁更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语说“迎来送往”,都是日常礼仪的重要部分。十可你发现没有,许多人只注重“迎”,而忽略了“送”,大概因为“迎”是面前的事,而“送”是在身后。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邻居家请了一位保姆。这位保姆有五六十岁了,岁月的风霜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位保姆刚刚进入邻居家的时候,我还真把她当成了我的奶奶呢!不过,这位保姆虽然不是我的奶奶,可这位保姆的心眼儿和我奶奶一样好。一天早上,我正背好书包准备上学,邻居家的保姆大概是没什么事儿,在楼道上扫着地,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不知怎么看见了我衣服上的一个口子,对我说:“孩子,你看你的衣服破了,我帮你补一补吧!”“不用,不用,只是一个小口子,不碍事的!”我推辞着。“很快会补好的。”保姆对我笑了笑。我脱下衣服,给保姆补。看着保姆那飞…  相似文献   

13.
《英语沙龙》2010,(5):63-63
一句译文引起的思考 童年的Jane Eyre父母双亡。被舅舅带到他家去抚养,不幸舅舅又过世,舅母一家便歧视她。她在忍无可忍时偶尔进行一次反抗,便被舅母责令关禁闭,由保姆贝西和使女阿葆特强拉到一间空屋里拘禁。两人轮流数落了她一顿,在离开之前,阿葆特的话里有一句:  相似文献   

14.
“糟糕!”还有两分钟就要比赛了,“走之底”队跑第一棒的“迈”突然发现接力棒忘拿了,急出了一身冷汗。“哎.老迈,接住!”只见“运”急匆匆地冲下观众席,手臂一抡。接力棒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  相似文献   

15.
两个保姆     
在儿时的记忆中 ,我们家曾来过两个保姆。第一个保姆来的时候 ,我刚上小学 ,读一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中 ,看见妈妈正在教一个年轻的姑娘清理鸡笼。我疑惑地问妈妈 :“怎么叫客人干活 ?”妈妈笑了笑 ,没答话。姐姐悄悄告诉我 :“她是我们家请来的保姆”。“保姆”这个词头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具体意思 ,但是我知道保姆是来照料我们的。我们喊保姆叫“文文姐姐”。她可能是初次当保姆 ,拖地、生炉子都不会。不过她还算聪明 ,不论干什么 ,一学就会了。她很腼腆 ,干活时不声不响 ,休息时 ,就看看电视 ,看看书 ,有时还独…  相似文献   

16.
面孔     
《青年教师》2009,(7):2-2
“考试保姆”一天赚150元中高考催生“考试经济” 高考、中考又将来临,围绕着双考滋生出来的“考试经济”也越来越热。就如“考试保姆”近日成了沪上不少家政公司的热手业务。记者打探了沪上一些家政公司的行情,发现“考试保姆”的预订早在半个月前就已开始,因为属于“阶段性需求”,薪资不菲,日薪达8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50元一天.  相似文献   

17.
“二奶”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是全社会话语的焦点。根据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二奶是与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格格不入的,但是即使全社会都在谴责它,“二奶”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泛滥,以致于出现了职业化的“二奶”。但是最近让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达到空前激烈的是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二奶”维权网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万安县城话中“阿”字疑问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问句形式,包括“阿P”、“阿是P”、“阿能P”三种类型.“阿P”问句一般用于未然时体,提问者持中立态度,“阿”字用于提示疑问焦点.“阿是P”问句用于未然或已然时体,提问者有主观预设.“阿能P”问句用于已然时体.“阿”字疑问句和县境内客家话的“格”字疑问句用法一致,表明县城赣方言受到客家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湖北教育》2007,(6):57-57
“有没有既懂功课和孩子心理,又能做菜的‘高考保姆’?”近日,家长打到家政公司询问“高考保姆”的电话与日俱增。据上海某家政公司介绍:“每年都有  相似文献   

20.
“不高兴”老爸 我的爸爸,老是“不高兴”,平常我要请他帮点忙。他总三个字:“不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