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者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文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  相似文献   

2.
"知情权"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虹 《新闻记者》2002,(5):29-31
随 着时代的发展 ,“知情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其中“新闻知情权”是起源最早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本文试图从介绍“新闻知情权”的简要背景入手,剖析笔者所观察到的西方“知情权”现状,并对中国的“知情权”问题加以分析。知情权的背景最近,“知情权”这个字眼似乎变得越来越时髦了。患者要求医生尊重自己对疾病的知情权,被告要求法庭重视自己的知情权等等。但这些都是对“知情权”这个概念的泛化。其实“知情权”这个概念源于新闻界,最初是作为新闻自由的一部分被提出来的。1945年前后,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  相似文献   

3.
战争,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历来备受人们关注,因而也成为新闻界报道的热点。有人说,战争是新闻之母,也有人说,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就是新闻。纵观美国现代新闻史,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美国政府用一只无形但却威力巨大的手越来越紧密地控制了美国媒体,尽管它一再标榜给媒体“以世界上最充分的新闻自由”。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美国新闻界新闻道德的日渐堕落,尽管它也是一再宣称“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 美国政府在战时对新闻的控制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时期,就已经有了新闻界自动接受强制检查的先例。第一、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很喜欢标榜他们的新闻自由。其实,“自由”的美国新闻也受到方方面面尤其是政界种种形式的操纵和利用。这是美国传播业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美国新闻界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感到忿然,却又无可奈何。 去年9月,我随中国女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美时,美国外国记者中心的副主任狄温曾同我们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以轰动一时的克林顿总统理发事件,即克林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美国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虚伪性和相对性三方面,解析美国的新闻自由,以求能够深入认识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6.
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丑闻案的发生和被调查,是国际新闻界的一桩大事,它反映了西方跨国新闻传媒滥用新闻自由和媒介的社会责任论之间的较量。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受挫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仅是新闻道德的问题,更主要是触犯法律以及腐蚀警界及政界的深层问题。从这一案件我们看出,西方的媒体独立和司法独立不过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7.
"公共新闻":一种公共领域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新闻知识》2006,(1):22-24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发轫于美国,激发了美国新闻传媒为此做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的一种新理论形态。本文对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新闻理念作一比较,文章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传媒角色——“公共领域”阐释和思考的结果。并试梳  相似文献   

8.
李俊 《新闻窗》2007,(6):37-38
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成了虚假新闻的代名词,也为新闻界树立了一个警示牌,一些媒体称他是新闻界的一大耻辱,影响深远。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纸馅包子”事件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可取。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有10年,对如何杜绝假新闻,在采访中有—些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美国重大的政治、经济新闻事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里说的媒体事件,是新闻业界的大事,是新闻背后的新闻事件。当然,它并非是行内家事,它既是社会势力各方力量的搏弈,涉及到政府、国会、军方及民族、宗教、社会大众等等,也是其政治、新闻制度的必然产物,对美国主流社会乃至世界产生影响。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地感知、了解其新闻运作规程和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以获得对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闻能否坚持公正原则─—介绍日本传媒围绕“椿贞良发言事件”展开的激烈争论刘成安对日本新闻界来说,1993年无疑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椿贞良发言事件”不仅震动了新闻界,其冲击波还给扑朔迷离、经济不景气的日本社会增添了几分动荡。时过数月,事件在政界引起的轩...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6,(3)
关于美国新闻界“监督政府”文/车英,王河洛美国所谓“最能体现新闻自由”的是“新闻界监督政府”.这一对形式上的“监督”与“被监督”有时也会在新闻界与总统之间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美国新闻学家门认为其主要根源之一就是新闻界选择新闻的方式与价值观问题,他们信...  相似文献   

12.
书讯     
《美国新闻自由探析》一书,苑子熙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将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见书。这是一本探析美国新闻自由和新闻广播电视工作的理论与应用的书,包括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性质、它与政活的关系、新闻界与政界的关系的探析,对美国电视新闻与其社会的关系的探析,对记者工作、编辑和编导工作的实践经验的探析,对世界“宣传战”给宣传工作者以什么启示的探析,对其宣传策略、手法、技巧的探析,以及对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矛盾斗争实质及出路的探析,等等。它可作宣传工作者、新闻广播电视工作者、爱好者,青年学生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本质与自由曾经是新闻界反复讨论过的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事件不时地发生,新闻的本质和自由又不断地被提了出来。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事件真实的规律性、必然性是新闻的本质;新闻自由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5.
李子坚,曾任台湾《自立晚报》记者、驻美特派员。1964至1994年间,历任《纽约时报》新闻助理、实习编辑、新闻版面组合编辑、资深组合编辑。30年的美国报人经历非常珍贵难得,作者将其所见所闻记述了下来,其中最为精彩的,也是在《纽约时报》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应该是1971年时报揭发与刊载美国国防部如何卷入越战始末的最机密文件,时报为此与美国政府之间展开权利冲突的诉讼。这个关系国家最高机密之不容泄漏,以及新闻自由不容政府干预与限制的抗争,最后经由美国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决断,支持时报继续刊完这份“最高机密文件”。这虽然是时报的胜利,也是整个美国新闻界不同凡响的胜利,时报为此获得1972年普利策新闻类,以及新闻界与社会的肯定。本刊摘选部分内容以飨中国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概念的形成和实践在美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美国新闻界对于越战和水门事件的报道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两个历史转折点。格林纳达入侵、海湾战争、对南联盟轰炸中逐步升级的战时新闻管制则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三部曲。美国由长期鼓吹国际间的新闻“自由流动”而堕落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专制主义 !美国仍然不乏富于敬业精神的媒介工作者和正直的有识之士在媒介上发表一些反映真相和不同意见的报道、文章 ,只是这些往往被主流媒体的鼓噪所淹没罢了。  相似文献   

17.
杨元龙 《新闻窗》2007,(1):80-81
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提倡新闻自律,必定存在新闻主体的道德失范,西方新闻界的黄色新闻潮和我国目前形形色色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的屡禁不止,说明在保护新闻自由的同时,加强新闻自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正是因为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我国新闻学界和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特别是在2007年,由于先后出现了影响恶劣的“纸馅包子”、“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等虚假新闻,中国记协发出了要求新闻界“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新闻真实,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的通告,更是掀起了新闻界的“打假”高潮。  相似文献   

19.
莫把奇策当正道——关于新闻策划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新闻界对策划的研究已经由新闻能不能策划、要不要策划转移到如何策划,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探讨新闻策划艺术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新闻能否策划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这是因为,在通常意义上,“新闻策划”其实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形态;新闻事件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①新闻报道策划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已经为新闻实践所证实,而新闻事件策划的合理性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新闻爱好者》2004,(12):47-47
古人云:“力贵齐,智贵捷。”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必须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从而及时、敏锐地认知新闻信息。这种嗅觉就是所谓的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能迅速地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能力,亦是记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或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