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在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后。20年前,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在互联网“跨越长城”的20年间,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目前中国近14亿人口中有6.32亿互联网用户,其中5.27亿人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到2015年,网民总数将升至8.5亿。  相似文献   

2.
谭砚文 《青年记者》2023,(24):101-103
互联网“计数”与“量化”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发起的对网络活动与网络行为等的计量行为。本文考察1995—2005年间主导性互联网平台论坛和博客的量化规则发现,互联网计数的初衷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一方面,计数让网民获得网络体验感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计数管理网民,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互联网计数的发展折射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经济史、治理史和网民使用史,为丰富互联网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积极开展“两会”网上互动,有线无线全面应用,论坛博客全线出击,成为察民意、聚民声、集民智的网上平台。伴随着浓浓春意,互联网上民意涌动,广大网民通过互联网,为党和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传递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表达战胜危机、克服困难的信心。网络互动让普通网民走近了“两会”,也让“两会”更加贴近网民,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网络报道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再次彰显出其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6,(5):28-28
“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技术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成为众多网民追求的时尚和潮流.“博客”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为网民行使话语权提供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高度肯定了广大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包括“博客”在内的媒介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方网在国内网站中率先推出“东方直通车”栏目 ,在互联网上架起了一座市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桥梁 ,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网上投诉、咨询的平台 ,以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及时了解普通百姓的想法、意见和建议。经过整整一年的运转 ,“东方直通车”在网民中树立了品牌 ,赢得了信任。开通周年纪念迎来四方网民5月27日 ,在东方网暨“东方直通车”开通周年之际 ,为了回报广大网民对“东方直通车”的厚爱与支持 ,“东方直通车”和4家合作伙伴———《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的群工部以及东方广播电台“东方传呼”编辑组 ,在静安…  相似文献   

6.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时光如梭,转眼18年过去了,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突破了9400万,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基础愈加雄厚和扎实!与此同时,流媒体应用服务、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等依托互联网的新型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而来。然而,  相似文献   

7.
陈志强  黄贞 《新闻界》2006,(4):90-91
截至2005年7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亿。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6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可知: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即“网民”)浏览新闻的网民占79.3%,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了网民上网最为主要的活动之一,仅次于使用电子信箱(91.3%)。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互联网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经常访问的网站前3名分别是:新浪、搜狐、网易。  相似文献   

8.
亮剑CDN     
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也更为迅速。仅是国内,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内容提供商就已经发展到了七十万家,而中国的网民人数也已经突破了1亿,宽带用户达到5300万。俯瞰咱们的“互联网”,那才真叫“万家灯火,生意兴旺”。别看互联网上如此热闹,却也忙坏了为保证互联网访问质量而煞费苦心的各种服务提供商。数亿的网民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尽情冲浪,却不知他们几乎都享受到了同一种服务----CDN服务。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CDN服务提供商,当数ChinaCache(蓝汛)公司。CDN的英文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互联网内容发布网络,它是一个建立并覆盖在互联网(Internet)之上、由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群组成的虚拟网络,CDN可以实现把网站的内容高效、稳定地发布到离网民最近的地方。随着互联网上以音频、视频为代表的各种流媒体应用的新起,网络流量急剧地增加,这在给CDN服务提出挑战的同时,更加速了CDN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外的许多CDN专业厂商早已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而国内CDN的领军人物,蓝汛公司的CEO王松,则更是需要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王松决定作好战前的最后努力,壳剑:CDN!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互联网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框架,描述、预测及解释互联网在香港、北京和广州的普及现状及前景。创新扩散理论将创新物在社会中的流传看作是一个经历“认识”、“信服”、“采纳”和“事后确认”等阶段的动态过程;其中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通过帮助受众形成或改变对创新物特征的主观认识而扮演了核心角色;按时间坐标来看,创新物的扩散是按S型曲线展开,由“引入期”经“增长期”到“成熟期”及“衰退期”。根据2000年底在三地2600名成年人的抽样调查,本研究发现香港样本的40%、北京的30%和广州的24%为互联网网民,其开始上网年份的分布分别与S型曲线相符,其中香港已处增长后期而大陆两地则尚在增长前期,预计2002年底的普及率分别为56%(港)、53%(京)和49%(穗)。个体层面分析进一步揭示是否上网不仅受个人特征(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特征(家中其他网民人数)的影响、也与对互联网的看法(如“兼容性”)有关。“前网民”中断上网主要是由于拨号连接等技术问题或无时间,准备上网的“潜在网民”最担心网上的不良内容,而不会考虑上网的“非网民”主要是缺乏资源(如电脑)或无兴趣。上述发现不仅验证扩散理论均适用一国两制三地区,也为追踪研究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  相似文献   

10.
门户网站"新闻超市"经营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5年7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亿。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6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可知: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即“网民”)浏览新闻的网民占79.3%,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了网民上网最为主要的活动之一,仅次于使用电子信箱(91.3%)。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  相似文献   

11.
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躲猫猫”一词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面对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调侃、质疑、愤怒的声音,云南省委宣传部提出“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于2月19日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为“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并公布了报名电话等参与渠道。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做客云南网回应此举时表示:今后凡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组成网民和普通群众参与的网民调查委员会,增加重大事件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2.
网景公司的崛起 目前在Internet网上“冲浪”的几千万网民,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网景公司的WWW浏览器“Navigator”(导航者),因为这是他们“冲浪”时不可缺少的“冲浪板”,而这“导航者”的发明人就是人称“Internet时代比尔·盖茨”的马克·安德里森(MarcAndreessen)。 马克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从事农业商品销售的“小业主”。自幼聪明过人的马克长大后顺利地考入了伊利诺斯大学学习计算机。美国当时最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刚刚举行的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59届全会上,由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提出的一种Internet信息检索方案“域内资源整合系统(Domain resource integration system)”脱颖而出,成为IETF构建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检索系统的标准推荐方案之一,而相应的IETF工作组也在筹备之中。 IETF是推动Internet标准规范制定的最主要的组织。目前几乎所有互联网的基本技术都是由IETF开发或改进的。IETF工作组创建了网络路由、管理、传输等标准,这些正是互  相似文献   

14.
以“三贴近”的方式做好主旋律宣传,才能使网络媒体既抓住了网民的眼,又贴近了网民的心,从而使主旋律的声音在网民中流行。而只有最大限度扩大丰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声音,才能主动占领这个新阵地,抢占宣传舆论的制高点,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孔德轩 《视听界》2010,(2):113-113
互联网主持人的出现是网络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使网络向更加人性化的互动世界迈进。网络主持人为网民节省大量的时间并提供较为个性化的服务,传递给网民感兴趣的信息,成为网民遨游信息海洋的导游,让网络成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媒体。网络主持人担当的是“信息向导”和“话题操盘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无处不在”,这旬广告词,大家都不陌生。确实,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广义地来说,不仅仅是指互联网,也包括手机信号网络、手机wap网络和传统电信网络。这些网络的规模是惊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2008年7月,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3.5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08亿。网民数量达到2.53亿,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7305万人。  相似文献   

17.
网页是人们接触互联网的首选媒体,网页浏览也成为网民们用得最多的互联网功能,但计算机一经连接到Internet就相当于洞开了自己电脑的大门,随时会受到黑客的袭击。市面上的杀毒软件种类较多,各有千秋,本刊刊出新近上市的杀毒软件,希望您能选出适合您的一套。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2009,(12):33-33
9月14目,我国开启了首届“网民节”。庆典仪式上,一幅由网民书写的苍劲有力的“跨越长城、走向世界”字画徐徐展开,1987年的今天,措恩教授协助中国发出了一封以此为主题的电子邮件,我们中国人完成了对互联网的一次有意义的触碰,推动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40岁以下网民约占52.5%[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也显示,2020年底,中国6岁至18岁未成年人网民达1.8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2]。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空间,“90后”“00后”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  相似文献   

20.
2007年被网友称为“网络民意年”。在这一年网民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进了事件的发展。每一件重大的网络事件都可以看到网民的巨大力量。在数字时代,网民已经成为互联网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