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信箱的编辑同志: 我在某些报刊上见到标有“报告小说”“纪实小说”的作品。请问什么叫“报告小说”、“纪实小说”?它们与小说、报告文学是不是一回事? 长记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所提“报告小说”、“纪实小说”,我在一些刊物上也曾见到过。在小说前加“报告”或“纪实”二字,我想大概是作者着意强调小说中的人和事都  相似文献   

2.
小张: 我知道你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常常读到半夜还不睡,幻想长大了当个作家。现在你做了新闻记者,听说你怕耽误新闻采访与写作,干脆连一本文艺作品也不看了。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很不赞成。你怎么能把记者工作和阅读文学作品对立起来呢? 新闻和文学固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前者是新闻工作者经过对客观事物的采访调查,将事实直接写成的新闻报道:后者是文学工作者经过对社  相似文献   

3.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天,著名作家刘绍棠应邀到南开大学讲学。他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即使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和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这时,一位学生向他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写和有所不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就开玩笑说:“你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递条子的姑娘呈现迷惑和茫然的神情,刘微笑地解释说:“我是要看看,你的学生证上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疤的照片。”这位姑娘更感莫名其妙:“长疤时谁拍照片啊?怪寒碜。”刘因势利导地说:“是呀!你不在  相似文献   

5.
提问的技巧     
现在有的年轻的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象警察查户口,或象法官审理案件,你问一句我答一句。例如当采访得金牌的运动员时,总是千篇一律地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答曰:“我什么也没想。”当采访合已救人的对象时,又总是问:“你当时想到了什么?”答道:“没想什么”。显然这样的提问,是很难收到预期的访问效果的。对此,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烟瘾很大的教徒问牧师:“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答道:“不能。”这位教徒不死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新闻与写作》2007,(7):1-1
亲爱的读者,当你打开这一期刊物时,你一定会睁大惊奇的眼睛:“栏目怎么变了?”聪明的读者,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几年不到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这条线是我跑的,怎么发了他的稿件?”作为报纸的编辑,我常常“聆听”这样的责问。在报社食堂的餐桌上,同人们也可以耳闻这样的争论——一个说:“这个行业历来是我联系的,你怎么跑去采访了?”另一个则“针锋相对”:“你包打‘天下,’包得了吗?”责问是否有理,争论有没有必要,谁来主持公道?对于这一切,长期以来,在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我想睡它三天;棋手聂卫平战胜日本高手后,有记者问,你是怎么想的。聂卫平说,什么也没想,下棋时只想下棋。口头访问是一门艺术,也是记者采访的基本功。基本功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1984年  相似文献   

10.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发问:“哎,你当时想什么?”“哎,你有何感想?”几乎成了发问“模式”。采访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记者的发问绝不应是“千人一腔”。如果见了谁都是“想”呀、“感想”呀那句老话,不但自己抓不住“活鱼”,而且被采访者会反感的。中国女排获四连冠时,有记者问郎平:拿下四连冠你是怎么想的?郎平说,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文学读物,像春雨滋润万物一样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它们可以影响一代人的成长。现在,云南少儿出版社呈献给读者的这套文学名著,正是这样的好书。它们已经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你听:“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  相似文献   

12.
1>339的联想     
在一次国际笔会上,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男作家,打量一位坐在他旁边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士,判断她很可能是一个初入门的新手,于是在与她简短交谈几句后,不无炫耀地说:“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一部”。女士回答。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飘》。”女作家平静地说。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时至今日,世界上知道小说《飘》和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数很可观,而对上述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年轻作家,人们无从查考也无人愿意去查考。看来…  相似文献   

13.
吴溜(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05 级研究生):我曾在《南方都市报》实习。南都的社会新闻做得好在业界是有口皆碑的。当时带我的报社记者是一个有极强新闻敏感的报人,她用最言简意赅的语言告诉我什么新闻会好看: “你想读者关心什么,就怎么写。把话说清楚,文章写完后要删到没有一个废字。”  相似文献   

14.
文艺编辑对读者工作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说只有两句话:一日适应,二日提高。所谓适应,就是要把自身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满足读者阅读需要这一基本点上,把读者奉为“上帝”。从表面看来,在整个艺术生产系统中,读者似乎受作家与编者的双重控制,只有作家写出来,编辑编出来,读者才能阅读。因而,过去长期以来,在左的路线影响下,把艺术生产单纯地看成一种宣传任务,在艺术消费上,则表现为“供应文艺”政策,似乎是我写什么,编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我怎样写你就怎样看,文艺作品的效果是一厢情愿式地“我打你动”。这些系统观念是反科学的,就在这种政  相似文献   

15.
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钱钟书在钱钟书的一篇《读伊索寓言》的文章中,我看到这一句话。我想,其中的“大作家”不仅仅代表作家,还代表着更多的人。但钱老或许没有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算你没死,照样有人靠你生活。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发表了多篇优秀的小说。由于名气大,于是一些人租一间破房子,扯上几张旧桌椅,找几本破书就成立了一个“金庸文学研究会”,四处招收会员,自然免不了交“会费”。再涂上几篇文字,凑到一张纸上,拿去复印,这样,一个“金庸文学报社”又成立了。或许有人说,武侠小说是…  相似文献   

16.
作家与报纸     
“苏维埃俄罗斯”出版局去年出版了女作家克列托娃的一部有意义的小说:“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一本描写一个当上机器拖拉机站站长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的普通女拖拉机手的小说。克列托娃通过自己女主人公的命运成功地展现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广阔画面。小说以逼真的性格和真实的情节拍住了读者的心弦。这位女作家成功的秘诀何在呢?克列托娃本人在小说的前言中这样写道:“由于多年的记者工作,我同农村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写书的主题是集体农庄庄员的生活和劳动。”可见,作家承认,她的记者工作帮助了小说的创作……大多数杰出的俄罗斯作家开始创作生涯都同报纸有联系。这里只提一点就够了。一八九二年九月二十  相似文献   

17.
不少青年朋友常常这样问我:你没上过大学,怎么会喜欢文学这一行?又怎么会走上当作家这条路的?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我是在图书馆里读我的大学,在图书馆里学会文学创作,从图书馆里走上我梦寐以求的作家之路.  相似文献   

18.
做一个凡人     
小学的老师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无数理想的种子。“你长大了干什么?”老师经常这样启迪,我们充满了烂漫的憧憬,“我想成为作家”,我常这样在心里回答老师也勉励自己。后来我成了一名极其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试图证明自己的不凡,便拼命地读书写作,寄出的稿子有一摞,而发表甚少。并且长期的疲劳使我病了。我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天才,想成为“家”也不是很容易的。我的祖辈,兄弟姐妹都是农民,只有我是“秀才”,跳出了农门,所以转念一想我少了自怨自哀,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教书虽平凡之极,但也清闲,适合尚好文学而清心寡欲的我辈,加之近年…  相似文献   

19.
作家浩然针对一些人把文学当作发财之路、将圣洁的文学殿堂搞得乌七八糟的现状,对晕头转向的业余作者说:“我劝你学一点愚昧的‘傻气’……对文学事业的理想目标,要自信,咬住青山不放松!”浩然亦是这样的“傻”人,曾坦言:“现在好多作家搞推销,把作品变成商品,我学不来,干脆不学。”  相似文献   

20.
客:据说,读过李修文第一部长篇小说《滴泪痣》的人没有不哭的,作家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也“数度哽咽”,你呢? 主:小说出来前,修文跟我说过这话,后来上了几家报纸的访谈录。我当时就笑着说我不相信——对他,尤其不相信,因为编完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心都碎了》,压根没有发现任何“催泪”的成分,反而在他的对经典、对世俗生活的解构圈套中有些晕头转向。仔细看报道,有名有姓边读边哭都是小说的第一批女性读者,包括责任编辑。我对女性没有偏见,也不怀疑她们作为作家的好朋友在表达阅读的原初感受时的真诚度;也从不认为我就比别人高明,或者是不是比别人更冷静,更克制,更知道小说的游戏规则。我对自己的哭没有信心,是不相信现在的小说还能有这么强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让人不能自已,又在自已之后骂一骂自己。我最后一次面对小说流泪是在什么时候?哪一部?那太遥远了。不过,出于各种原因,我能肯定《滴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