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析] 在口语交际和文学创作中,比喻的作用不可小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言此及彼,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使语言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2.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汉、俄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 辞格比喻,能使被描述的事物生动、具体,使深奥的事物或道理浅显易懂。所以,在俄语教 学中,加强修辞知识的学习,以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语言得体”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语言得体,指的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要与语言环境协调一致,做到分寸得当。下面试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使用语言要切合文体的语体 “语体”指的是在不同的交际领域中,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环境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的特点。在语言运用中。语体很重要,因为不同的语体体现了不同语境中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例如文学作品常使用一些文艺色彩较浓的词语,而且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一类的修辞手法。这就是文学语体,这种语体能凭借其生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鲜明、生动,让人引起联想,受到感染,加深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很多人写文章常用比喻.比喻跟整个语言的运用一样,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交际的需要,它本身也愈来愈丰富多采,逐渐趋向多样化.建国以来,有些同志对比喻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有的同志提出在比喻的基本格式之外,还有讽喻、博喻、曲喻、反面设喻、反复设喻、迂回设喻与喻中有比等等,但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两次明示一推理过程。比喻性语言作为交际过程中意义较为隐含的“推理刺激物”,在翻译时其意义应是最佳关联下的隐含与明示的辩证统一。对于比喻性语言翻译来说,隐含是手段,明示是前提,最佳关联是目的。  相似文献   

6.
英汉不少习语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但由于来源的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使得相同的喻体常引起不同的喻义;对同一个概念又用不同事物作比喻。本文拟就英汉习语中几种不同的动、植物喻体,从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及文学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使语言更成功地服务于交际。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的集中体现。而运用人体自身的部位作为比喻形象是人娄活言的普遍现象之一。生物进化的双重性——一般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民族间文化上的共性和个性。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共性使得英汉语言在用人体部位作比喻形象方面表现出一致性;而两个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经历、信仰以及思维方式,又造成运用同样的人体部位作比喻形象时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造成双方理解和交际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指任何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语用迁移现象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从招呼与告别、祝贺与赞扬、敬辞与谦辞及比喻与联想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喻性词语则是达成比喻这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词、词组或句子。英语和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说话或文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但由于不用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原则、方法加以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比喻、促进中英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喻性词语则是达成比喻这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词、词组或句子。英语和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说话或文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但由于不用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原则、方法加以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比喻、促进中英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茹晓东 《考试周刊》2014,(33):109-109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适当的英语语法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调整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语法是令学生感到困惑的知识,单调又乏味。学生感到难,老师也感觉上课没劲。语法课堂枯燥,内容不如上其他章节活跃。但是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使学生准确运用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英语语法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英语的实际运用。一、用比喻手法渲染语法在学好英语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英语知识比喻成一棵树树根比喻成语法树  相似文献   

12.
《论语》对汉语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的比喻实为其语言的一大特色,本文及选取其比喻的翻译进行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中,中外译者对《论语》比喻的不同处理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中国古典的翻译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如何促进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典型特征。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外语课堂是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中的互动交际活动是学生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获取信息、沟通思想的活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交际策略的运用、教师话语选择、学习动机、课堂组织形式及交际任务的设计对于如何促进外语课堂上的互动交际、帮助学生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进行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输出,达到对目的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钱展 《考试周刊》2011,(28):41-42
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译著时.对于如何处理原著中的比喻表达十分留意。由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语言表达、语法、词汇等的不同,以及文化、历史认同、经验等各方面的差异,如何翻译比喻表达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对文学翻译中比喻内容的处理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得到了高度评价。因此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可以说,比喻是这部小说的特色所在。然而要将其翻译成他国语言却有极大困难,因为译作不仅需要表达原句的意思。而且要保证比喻整体的形象、表现力及读者脑中浮现的意象等。英国翻译家纽马克在吸收其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从而将直译和意译统一起来。他指出.好的译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此方法在英德、英法等翻译中的可行性已得到充分证明,而在中日之间比喻翻译的可行性却未得到证明。本文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以《围城》的日译本为例,对中日文学作品中比喻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表达及交际活动。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喜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74-175,188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从英汉动物比喻联想中有无对应翻译着手,表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技能及这五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本文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出发,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就其对整合连贯型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语言教学要重视运用。今年的高考题中共有9道语言知识题,全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命题的,涉及到规范、连贯、合乎情境等各个方面。可见平时的语言知识教学,最终必须以学会运用为目的。如果学生对什么是比喻、构成比喻的两物必须有相似点、比喻有什么作用等等,说得头头是...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注重语法词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的培养,还应了解交际策略,培养交际策略的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了交际策略的分类及运用。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是人类交际的两种渠道之一 ,但却没有受到象语言交际那样的重视。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迁移律以及对大二学生的问卷调查 ,探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对比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说明如何发挥正迁移、以尽可能少的负迁移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