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一代可增产20%~30%;  相似文献   

2.
杂交节瓜种子的几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IEF)方法对杂交节瓜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ER)、酸性磷酸酶同工酶(ACP)、酯酶同工酶(EST)进行了电泳分析,发现几种节瓜种子的ACP没有显的差异,EST有一定的差异,而PER具有显的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辣椒种子的父本、母本及杂种一代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辣椒杂种一代种子纯度鉴定的随机引物S5,并对其进行了种子纯度的初步鉴定.RAPD结果和田间鉴定的相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RAPD方法在蔬菜种子纯度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辣椒种子的父本、母本及杂种一代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辣椒杂种一代种子纯度鉴定的随机引物S5,并对其进行了种子度的初步鉴定,RAPD结果和田是鉴定的相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RAPD方法在蔬菜了纯度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子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子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子一代可增产20%~30%;我国推广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约增加了750 kg.可见,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农牧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波 《新高考》2008,(4):61-62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子一代的表现型之比如图1所示。让子一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杂交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相似文献   

7.
番茄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杂种一代,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因此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下面介绍一种培育和鉴别番茄杂种一代幼苗的方法。一、亲本性状及杂交组合的选配第一组:薯叶蕃茄和普通蕃茄具有一相对性状。前者叶大缘无缺刻,隐性性状。后者叶小叶缘有缺刻,显性性状。第二组:直立蕃茄和蔓生蕃茄茎的形态不同。前者茎较直而硬,苗期茎短而粗,隐性性状。后者茎硬蔓生,苗期茎长面细,显性性状。根据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F_1表现显性性状的规律,在配制蕃茄杂种一代时,可将上述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与具有相对显性性状的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结果是: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以及光密度扫描法,分析小麦杂种的优势组合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关系,以及杂种体细胞经过组织培养所产生无性系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来确定小麦组培法对固定杂种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40个组合的籼、粳杂种1代的植株形态及部分组合的一些生理学、米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特征及其表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12个性状中,杂种一代与双亲平均值比较,有8个性状的正向杂种优势达到显著水准,3个性状呈显著的负向优势,1个优势不显著;在所研究的与品质有密切关系的8个性状中,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其中有的性状较多偏向高值亲本,有的性状较多偏向低值亲本。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而且较多偏向低值亲本。从上述对籼粳杂种1代的21项性状的研究中看出:只有在配组过程中,按照杂种1代各种性状的表现规律认真选配好亲本,以促进如每株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颖花数多、根活力强等有利性状的形成和避免如植株偏高、剑叶面积大等不利性状的出现;并克服普遍存在的杂种1代结实率低的障碍,才能较好地把产量潜力大的籼粳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与6个非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按NCⅡ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30个组合的F1代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平均中亲优势分别达到96.17%和94.78%,籽棉产量和单铃重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分别为46.45%和29.67%;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母本中的HN36,96—48和父本中的单4的综合性状较好,为较理想的亲本,有7个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两种盲蝽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长毛草盲蝽(Lyaus rugrlipennis Poppius)和西伯亚草盲蝽(Lygus sibiricus Aglyamzyanov)的整体及头、胸、腹三个部位的酯酶同工酶。其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在这两种虫体内不存在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手段进行品种培育,尤以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品种选育上取得的成就最为巨大。一、杂交育种的原理杂交育种是利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杂种个体中重新组合,从而使杂种个体能够集中两个或更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以显现出兼有亲本各方的优良性状,又由于不同基因具有互补效应及数量效应,这样就使杂交育种中能培育出原有亲本没有的优良性状以及超亲优良性状。二、杂交亲本选配原则由于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性状是亲本性状的继承或在亲本性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因而正确选配亲本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高抗5号分别与701-1、特大铃两个品种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代及三个亲本和一个对照(中棉19号)等八个处理的研究,分析了抗虫杂交棉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F1代完全抗虫,抗病性明显增强,生长势变强,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高达20.5%以上,但纤维长度没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杂交组合可以筛选出强优势的组合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原位杂交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该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定DNA序列的定位,即基因的物理作用;(2)杂种中亲本染色体的鉴定;(3)物种进化及亲缘关系探讨;(4)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及在细胞中的空间排列;(5)遗传的转化材料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1.喂杂种一代猪。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跨越酸性强弱对比的误区 例1(2006高考全国卷Ⅰ)……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相似文献   

17.
一、跨越酸性强弱对比的误区 例1(2006高考全国卷Ⅰ)……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碱性磷酸酯[正磷酸单酯磷酸酶(E、C3,1、3、1AKP or ALP)]是机体内一组催化各种磷酸单酯水解的膜结合蛋白。我们从新生牛犊肝、肾、骨、小肠组织中分离与纯化了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每种组织以正丁醇抽提;水相高速离心分离;透析浓缩;而后进一步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沪;DEAE——纤维素柱层所纯化,得到比活性(S、A)增大30倍和PAGE纯的AKP同工酶。对提纯了的同工酶分别进行了酶活性、Rf值,组织特异性抑制剂、热抑制、尿素和DEAE抑制实验以鉴别每种同工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核遗传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杂种F_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这种性状在核遗传杂种F_1中表现出来的遗传现象称为显性。高级中学《生物》甲种本85年版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介绍了完全显性。又以金鱼体色遗传和  相似文献   

20.
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家族中的成员既能对磷酸化酪氨酸去磷酸化,也能对磷酸化丝/苏氨酸去磷酸化.此外,它们还在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磷酸酶信号途径(MAPK)中起重要生理功能.为了制备抗人双特异性磷酸酶的单克隆抗体(mAb),以DUSP18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e小鼠,通过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相应磷酸酶的mAb.用Western blot检测mAb对重组蛋白和细胞中天然磷酸酶的反应性,共获得6株可稳定分泌抗磷酸酶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双特异性磷酸酶的去磷酸化作用机理以及其在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磷酸酶信号途径(MAPK)中的信号转导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