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甘肃疏勒河流环境因子变异对荒漠化态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因子的变异性对区域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该文以疏勒河流为例,应用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对该流域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异程序及对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气象因子和人为因子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变异性,主要气象因子年降水量和风沙活动指标自80年代以来,均在波动中呈小幅减小趋势,而区域人口、耕地面积则一直在持续增长。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异,区域土地荒漠化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人口、耕地面积与荒漠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气象因子中,年均风速、沙暴日数与荒漠化具正相关,降水量与荒漠化相关性较复杂。分析认为,在疏勒河流域,荒漠化发展态势与人为因子的关系较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更为直接和显著。  相似文献   

2.
葛秉钧 《资源科学》1982,4(2):49-54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2.8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3.39亩。其中灌溉地721.99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56.4%。是我省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建安  张英  刘芳 《资源科学》2009,31(12):2047-2054
本文结合伊犁河流域土地开发自然条件和环境,对新疆伊犁河流域历史上,主要是清代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的规模、形式、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历史上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古代伊犁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活动,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屯垦戍边,保障“丝绸之路”繁荣的基本作用;同时,还起到了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农耕技术与文化的传播,民族交流与融合等多种功效。古代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方式对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和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及启示。这些借鉴及启示包括:①伊犁河流域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开发主要与屯垦戍边相关联,是一个边防与经济发展并举的重要举措;②古代以屯垦为主要方式的伊犁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开发与中原王朝政权的兴衰相关联,边疆地区的安宁和发展,将有赖于国家的繁荣昌盛;③以屯垦为主要方式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功效,对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和格局起到了重要的铺垫;④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供给能力;⑤当今伊犁河流域的农业土地资源开发需要更注重于结构和质量提高,在总量上控制开发规模,优化结构,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连振祥 《金秋科苑》2011,(14):70-73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东与石羊河流域毗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干流全长821公里。黑河水资源总量28.1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陈荷生 《资源科学》1988,10(2):60-65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是河西三大内陆水系之一。该水系自东向西由发源祁连山西段的白杨河、石油河、疏勒河、党河和发源于阿尔金山东段的若干短小河流组成。流域的水资源仅次于黑河,为河西走廊水量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多年出山径流量为15.425亿m~3。  相似文献   

6.
连振祥 《今日科苑》2011,(14):70-73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东与石羊河流域毗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干流全长821公里。黑河水资源总量28.1亿立方米,滋养了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两大绿洲——张掖  相似文献   

7.
文章评价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指出甘肃省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草原“三化”,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威胁不断。并简单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和趋势,提出了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敏 《资源科学》1988,10(1):29-37
本世纪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资源的保证程度越来越成为区域开发的中心问题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已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的党河流域,目前水资源的利用已经是利害并存,为了趋利避害,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为出发点,对党河流域水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证。同时,把党河流域作为  相似文献   

9.
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热点问题。本文基于脆弱性评价模型、因子贡献度模型和熵权法,通过构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系统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脆弱性,以及各指标和各要素层对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河西地区中度、较高度和高度脆弱性区域占河西地区总面积的70.85%,脆弱程度高;②河西地区南部高海拔山区的脆弱性明显高于北部低海拔地区;③从三大内陆河流域来看,疏勒河流域脆弱性的程度最高,黑河流域次之,石羊河流域最低;④河西地区以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为主要贡献因子的地区分别占河西面积的91.77%、87.23%、67.85%和56.53%,降低河西地区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是降低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徐静  任立良  刘晓帆  袁飞 《资源科学》2011,33(6):1099-1105
利用1980年和1996年土地覆被情景分别表征1964年-1979年和1990年-1999年土地利用情况,运用双源蒸散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探讨老哈河流域太平庄集水区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定量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绿水"和"蓝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到1996年研究区域土地覆被变化总体趋势为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化,上述土地覆被变化导致老哈河流域截留蒸发量和冠层蒸腾能力增加,土壤蒸发能力减小,进而使得蒸散发能力和实际蒸散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径流系数减少。1964年-1979年平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和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4.4%、9.5%、8.7%和8.7%。此外,径流模拟除了受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外,同时还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强  何岩  崔保山 《资源科学》2007,29(4):121-126
在全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流域水文循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地表蒸散作为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体现了流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体系的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息息相关。本文研究中从洮儿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动态入手,借助于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获取了洮儿河流域的生长季蒸散量,在分析流域内蒸散量变化时空动态规律及其特点的基础之上,以生态干扰度指数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迁对地表蒸散量影响程度展现出来。结果表明从3个时段的蒸散量来看均较前期均呈增加趋势,空间上流域蒸散发呈分散增加趋势,中下游地区尤为明显;生态干扰度指数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迁引起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调节能力降低,甚至起到了一定的放大作用,局地蒸发旺盛,造成次生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洮儿河流域凸现。  相似文献   

12.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今天伊拉克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而史书称其为“肥沃的新月地带”,它是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中亚深山中的苏美尔人侵入这片沃土,他们在这里发展了农业、发明了象形文字即“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十几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奴隶制城邦。  相似文献   

13.
一、河西地区自然概况 河西地区,本文主要包括武威、张掖和酒泉三个地区而言。总土地面积约27万km~2,大致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60%。 该区的南部为祁连山,北部为龙首山及合黎山,东部为乌鞘岭,中部和西部为河西走廊平原。区内有大小河流数十条,主要的为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等。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水河流域是青海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发祥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该流域的生态治理关系到全省生态安全体系的建立。本文概述了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以促进湟水河流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斌  赵建 《科协论坛》2008,(6):69-70
玉符河流域是济南南部山地区以及泰北山地区中最大的流域.本文从地貌信息熵原理和计算方法角度,运用GIS技术研究计算了玉符河流域的地貌的信息熵值.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该流域地貌基本特征,对玉符河流域整体及各主要分支流域的地貌发育阶段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在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土地是按一定的地域归所在地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者集体所有。以前,集体所有同集体劳动集体经营是统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代之以分户经营的形式,土地的所有制关系仍然不变。从分户经营以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看,土地集体所有分户经营较之集体所有集体劳动与经营虽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它并没有把土地经营使用上的问题全部解决了。本文就针对当前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试从土地制度改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05—07—07发生在二龙涛河流域的暴雨洪水进行了雨情、水情和灾害分析,揭示了本次暴雨洪水及灾害成因,并时中小河流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明摇篮时期的两河流域: 太多太多的世界之最 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注入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把这个地方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其中动地理范围基本相当于现在伊拉克共和国的版图。亚述帝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需要土地,非农化也需要土地,势必造成农业与非农业互相争夺土地的矛盾。农业发展是土地非农化反过来刺激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之间是相互对立,又互相促进的。二者联系的纽带是土地产出的增长率,以及通过市场交换使土地利用方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纳尔松郭勒河流流域径流的冰凌的形成影响研究,一直是相关专家学者所高度重视的课题。通过分析纳尔松郭勒河流域的凌情特征,冰凌形成的基本方向,分析大幅度降温对此河流流域冰凌的形成影响。利用小波分析方法,针对此河流流域冰凌信息时间尺度的分析,通过相关方法对此河流流域径流的冰情信息变化进行研究,得到纳尔松郭勒河流域径流的冰凌形成与气温变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分析表明,改进的方法较传统方法对2000年冬季气温预报结果精准度较高,所以对纳尔松郭勒河流域径流的冰凌的形成影响分析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