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圣经·旧约》第十七章《撒母耳记》中,有个英俊的牧羊少年名叫大卫,他打败了入侵的巨人歌利亚。这个故事在欧洲流传了3000多年,大卫便成了一个集年轻、正义、勇敢于一身的杰出男人。文学艺术家们根据这个传说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其中以1504年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塑《大卫》名气最大。到了17世纪初,另一位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在161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也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2.
草丛     
德国文艺复兴盛期的丢勒(AlbrecntDiirer)和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一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纽伦堡一个金饰手艺匠家庭,十五岁后在当地画家胡尔盖·莫特门下学习版画和插图,后多次游历国内各地,并两次游历意大利,在诸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欧洲绘画史上的记载,丢勒是以版画著称,他的木刻组画《启示录》中《四骑士》和铜版画《骑士·死亡和魔鬼》等为其代表作品。他除版画外也画油画和水彩。对于他在水彩方面的介绍虽然资料较少,但作为欧洲大陆早期水彩画的学者们,都把丢勒奉为欧洲第一位以…  相似文献   

3.
<正>《圣经》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文本,曾经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作动力。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上甚至形成一个传统,即绝大多数画家会涉猎《圣经》内容,并借重圣经画创作跻身于主流画家行列。文艺复兴前后,这种时髦尤为明显。耶稣及其十二位使徒"最后的晚餐",堪称圣经画廊的主题画群。不同画家笔下,餐桌上的戏台,场面和风格纷呈。一、喧宾夺主的场景设计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他作的《最后的晚餐》沿袭中世纪静态、  相似文献   

4.
马竞 《世界文化》2010,(4):29-31
<正>数百年来,围绕着意大利绘画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巨作《蒙娜丽莎》的谜团一直不绝。然而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检测在有关大师技法、画中人物和油画原始状态等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犹大(Judas),圣经中的人物,生于加略,又称"加略人犹大",被耶稣最初拣选为十二门徒之一。圣经福音书里多次提及犹大,"犹大之吻"当属最令人难忘的情节。犹大有三年半时间与耶稣同行同住、同桌同吃,最后他竟然以三十块钱(《马太福音》26:15)将耶稣出卖!他与耶稣的敌人犹太祭司长约定了一个暗号:"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马太福音》26:48)犹大为何出卖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是英藉德国伟大作曲家亨德尔逝世250周年,在纪念这位音乐大师前,必须介绍一下他赖以留芳百世的清唱剧。这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仅用于教堂礼拜时演唱,内容均取自《圣经》故事,因此又有"神剧"、"圣剧"之称。亨德  相似文献   

7.
雷诺阿的艺术生涯与爱情赵多少年来,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油画《大浴女图》、《读书的女孩》、《红磨房街的舞会》、《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游艇上的午餐》等等,带给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以极大的艺术享受。雷诺阿擅长描绘女性,他笔...  相似文献   

8.
黄太勇 《寻根》2015,(2):87-92
支仲元,五代前蜀画家,凤翔(今陕西宝鸡凤翔县)人,擅长人物画,特别是擅长画道家与神仙像。《宣和画谱》卷三说其"画人物极有工,随其所宜,见于动作、态度。多画道家与神仙像,意其亦物外人也。又喜作棋图,非自能棋则无由知布列弈易之势,至于松下林间对棋者,莫不率有思致焉"。大致上因其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及南朝画家陆探微都擅画人物,又笔法相近,故后人多称其"画笔法师顾(顾恺之)陆(陆探微),细致有力,人物清润不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荀子》一书,引用《诗》《书》等文献的频次很高,其中一些篇目又兼记录孔子、曾子以及诸门人弟子之语,为后世研究儒家经典和早期人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些在学界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供参考。然而,其中又有一类引作"传曰"的文献,其来源和性质都不甚明了,在《荀子》书中这类引文多达二十条(有两条引文在不同篇目中重复出现,故实际引文数量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年轻的中国画家李景革应邀到欧洲进行艺术交流,其中国画《双骏图》和《奔马图》分别被法国国立艺术学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收藏。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与神话袁珂一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领域,孔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我国文化业绩多方面的缔造者:如象所传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等等。作为文化领域中重要源头之一的神话,过去曾经有过一种误解,仿佛孔子出世...  相似文献   

12.
红绸大幕落下,便眼前一亮:一幅巨幅油画。 乐声,掌声,欢呼声……观众赞叹不已。 这幅名为《伟大的中国》的油画,宽19.5米,高7.5米,由俄罗斯人民画家、俄罗斯绘画、雕塑、建筑研究院院长伊里亚·格拉祖诺夫创作。该幅巨画的装璜也是格拉祖诺夫精心设计的:特殊的画框采用的是中国红色廊柱绿瓦档形式,红柱下端坐两只狮子,如同门墩。画的下边是一排万字图案,顶端中央写有“神州”二字。尽管这是一幅油画,画的内容、人物处理等颇具装饰性,甚至吸收了中国年画的艺术元素。《伟大的中国》由三部分组成:左边表现的是中国的古代, 秦始皇统…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在华举办的19位意大利当代艺术家参加的《意大利珍宝》美术展中,阿·弗拉斯乃迪的《寂静的早晨》、《静夜绿色》、《红色起源》和《记忆浮影》等15幅风格特异的作品,是中国观众了解这位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个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14,(4):I0001-I0004
<正>在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中,中国古典写实油画"标杆式"人物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以8510万元人民币成交,在创出靳尚谊作品拍场新纪录的同时,也创出中国嘉德油画雕塑板块20年拍卖新高。作为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的领衔拍品,《塔吉克新娘》起拍价为900万元,随后价格一路攀升,竞争异常激烈。经过数十分钟的激烈争夺,最终,一位场内买家以8510万元高价"迎娶"了这位"新娘"。  相似文献   

15.
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本期封面刊登的是雷诺阿的《拿着团扇的少女》。雷诺阿(1841-1919)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妇女、儿童常常是其醉心的题材。如他的代表作《丽莎》、《浴女》、《红磨坊街的舞会》、《拿喷壶的小孩》、《夏尔潘...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虽然在艺术史,特别是绘画史上是一个突出的亮点,但它仍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画面的题材几乎全部取自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和其他神话传说,很少涉及现实,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一情况到16世纪末才开始有所突破,出现了以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文字与图像相生相成,历史悠久。《周易·系辞上》有言“河出图,洛出书”,足见“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的搭配与和谐。经书在信仰者心目中是超自然存在的精神容器,文字和书籍自然非常神圣。为表达崇拜和敬仰之情,经书插图者不惜工本,甚至不惜金、银,着力装饰插图,例如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佛经里的“变相”插图,圣经古亚述文手抄本中黄金叶制作的耶稣及其他圣经人物图像,《古兰经》搭配细密画配的经字画。人类对神圣文本  相似文献   

18.
<正>《诗经》中的《淇奥》篇,《毛诗序》称"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其实,对于这首时间、地点、人物都无明确指示的诗来说,卫武公只是一种宽泛形象下被选取的特例,我们更应关注的也许是这种被泛指的君子形象所反映出的周代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文结合传统阐释和现代注解,梳理了诗中描写的对象,即在注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6,(1)
正"吆喝"与"喓喝"吆喝,这里专讲食贩的叫卖声。古写作"喓喝",原是指虫叫的声音,春秋时期已见应用。如《诗·南召·草虫》:"草虫。"但""和"吆"在《说文》里都未曾收录。到了宋代,""仍是指虫声。如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欧阳公云:‘予作《憎蝇赋》,蝇可憎矣,尤不堪蚊子自远喝来咬人也。’"宋代以后在文字上记载食贩的叫卖声较多。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更有御街桥  相似文献   

20.
冉苒 《华夏文化》2020,(2):37-43
正在中国诗歌的长河里,《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而且也是最特殊的诗歌。"诗三百"不仅仅是盛开在文学花园里的奇葩,还是根植在伦理道德土壤中的药草。如"关关雎鸠",传诗的毛公释"关关"为"和声",暗拟男女情投意合。但千百年来,学者们对此的阐释从来都不是"和声"一片,罕有"情投意合"者,《关雎》的主旨之争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拟从名物角度,结合周代文化现象和儒学思想,探寻《关雎》作为"纲纪之首,王教之端"的言说进路,从中得出结论,那些把《关雎》当作民间恋曲、婚庆礼歌的解读行为,都是在"矮化"《诗经》这部文学元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