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周作人大量著作言论的分析中,理清周氏文化心态的结构和脉络。周作人的头脑、信仰具有近似十八世纪启蒙主义者宁静理智的特点;他的感觉则是十足二十世纪现代人的,充满了现代人的荒诞感和孤独寂寞感。文章通过对周作人的人生、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的探讨,认为周氏为解决思想与世代的强烈反差,采取了一种努力调合十八世纪的理性与二十世纪的荒诞,从而以古典的理想来统率驾驭现实的做法。作者对周作人缺少欧洲启蒙主义的热与动的老态,及中国二十世纪特有的“投射着千百年黑影”的现实作了分析。指出周氏文化心态的矛盾,事实上是理性与现实矛盾的反映,他的文化心态与文化理论的方法论的最大特色即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作者的结论是,周作人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唯其如此,他才能甘于寂寞,以看客的身份,凝视荒诞现实而坚持理性观照。  相似文献   

2.
凌夫 《寻根》2016,(4):96-101
正一《上海漫画》1936年第五期《新八仙过海图》中的"新八仙"是:周作人、林语堂、老舍、简又文(大华烈士)、姚颖、郁达夫、俞平伯、丰子恺。"论语八仙"所指何人,当时还有几种版本:第一种:周作人、林语堂、老舍、大华烈士(简又文)、姚颖、老向(王焕斗,字向辰)、何容(老谈)、海戈。第二种:周作人、林语堂、老舍、大华烈士、姚颖、老向、海戈、陶亢德。第三种:周作人、林语堂、老舍、大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周作人的一个观点:把文艺看作文化的一部分,周作人认为:文化是一座大三角塔,文艺(和学术)只是顶端部分,其低处广处则是种种人大民俗现象,并包括原始文化的遗迹。文艺本身又是一座小三角塔,纯大学只是顶端部分,其低处广处则是民间文学,并包括原始大学的遗迹。周作人主张:应该尽量向低处广处看,应该从种种杂文学和人文民俗现象中。广泛了解“平凡的人道”。本文指出:周作人这种文艺文化结构观,有助于打破狭隘的“纯大学”观念,而且有民主主义的意义。但是,周作人对群众的愚昧看得过于绝对,他的向低处广处看的观点,实际上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观点,他只是居高临下地向低处广处看,并未亲身下到低处广处来,所以看不到“平凡的人道”自我升华为“超绝的人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系统功能、特征均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中国文化与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间存在着诸多交点,两者均讲求"己"与"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均推崇宿命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造人的理念。在以往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国自然主义的学术讨论中,其研究主体往往是单向的、割裂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文学所折射出的文化之"异",而非文化之"同"。本文则力图去"异"存"同",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消除文化隔阂,全方位地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纵深性和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5.
谌震 《东方文化》2002,(6):66-69
9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何满子先生的《反‘好汉奸论’说周作人》,批判拙作《从周作人说到汪精卫——与吴江教授商酌》(见《东方化》2001年第2期,指责我两点:“一是主张‘政治标准第一’应该告退;或日‘从政治标准第一解放出来’.着重评价周作人的学和学术贡献;二是列举了周作人当汉奸时期的不少‘功绩’,他当汉奸乃是‘曲线救国’,不能与别的汉奸等同。”  相似文献   

6.
正相信来日本游玩的人回国时大都会买些日本的点心带回去,比如有名的北海道的"白色恋人"、吉野堂的"小鸡蛋糕"、东京BANANA的"香蕉风味点心"等等。这些有着漂亮名称的东西,在日本统称为"おかし",写成中文就是"果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糕点""点心"。就像中国的"糕点"一样,日本的"和果子"也包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日本"和果子"的演化在日本,人们本来是把树的果实或草的种子总称为"くだもの",即果子。后来由于中国汉字的传入,使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所有重要的思想与理论,都没有脱离<周易>的影响.研究<周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及其生长于其中的美学思想与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中国美学最基元的"阴阳"絪缊、"生化"构成思想更是秉承于<周易>.可以说,"阴阳"的絪缊、激荡、生化、构成是<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影响及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中,处处体现着"阴阳"、"生化"构成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尹荣方 《寻根》2007,(5):43-45
"烧拔"是日语音译,指荞麦面条。日本人大多喜欢吃"烧拔",一般酒家,除各式酒菜外,大抵供应"烧拔",面条店自不用说,日本更有挂"烧拔"招牌,主要供应烧拔之店,路边流动烧拔摊,更是随处可见。日本人吃烧拔,独多讲究,每用绿茶和面,使烧拔呈浅绿之色,莹莹可爱。  相似文献   

9.
从内容题材的取舍与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的表现与形成进行微观解读与宏观审视,可以看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朴拙、雅致清朗、重厚、苦涩、中庸、通达、有别择等.审美趣味的形成跟他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史家极力礼赞与推崇的"汉唐雄风",文人无限顶膜向往的"汉魏风骨"和"盛唐之音",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都是雄视古人,彪炳青史.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巴文化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至今没有发现高级别的中心遗存和文化辐射中心.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是以"蜀"为核心的"古蜀文明".东周时江汉平原的"巴人"进入四川盆地东部,与原是蜀地的一些土著民族结合形成"巴文化",于是与"蜀文化"一起,共同形成"巴蜀文化区".因此,这是三峡考古至今未发现夏商西周时期"巴文化"或"巴墟"的原因.寻找东周以前的"巴文化"、"早期巴文化",应是在汉水流域和江汉平原,其中汉水流域尤其值得关注;巴文化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演进值得关注.而以前认为是巴文化遗址的罗家坝遗址,确切讲应属于"巴文化"中的"賨文化",李家坝遗址也与賨、彭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善龄 《寻根》2010,(1):4-6
<正>鲁迅小说《祝福》写岁末年终祭祀,场面肃穆祥和,充满虔诚,透尽喜气。小说营造这么个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稍施笔墨就将祥林嫂的凄婉人生衬托得越发悲凉。祥林嫂悲剧故事广为人知,但对鲁镇的年终大典,就连作家张爱玲晚年也还说她不懂。可周作人却说"年底有这祝福的风俗的地方可能很不少",只是有这风俗的地方大致都在江浙,各地所称未必都是"祝福"罢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很发达的日本,女性做"家庭主妇"的还是很多。日本在平均寿命、教育、收入等指数上都位列世界前茅,但是女性的社会就业率和参与程度却被认为是在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在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交替作用下,日本的"家庭主妇",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种类,社会普遍认为家庭  相似文献   

14.
刘琼 《世界文化》2005,(9):14-16
谈到日本美术,不能不谈到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7),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所谓"浮世",源自佛教用语,"浮世绘",的字面译文就是"虚浮世界的绘画".浮世绘生活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反映了当时市民生活中的爱憎、乐趣、苦恼和愿望,被喻为当时日本民风、民俗和人情世态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1月29日,日本战后第7位首相、被誉为日本"战后保守巨星"的中曾根康弘在京都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1岁。中曾根康弘任首相期间,首先提出了"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致力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经济上,他大力推行日本国有铁道、电信电话公司、日本专卖公司等三大国营机构的民营化。同时,他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称日本要成为美国的"不沉航母",并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建立起密切的私人关系。逾百岁高龄的他,亲历了日本大正、昭和、平成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相聚在素有"天府之肺、熊猫家源、世界茶源"之称的雅安,探讨新时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以《中华文化论坛》刊名作为研讨会名称,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进一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高度契合。在南方丝绸之路门户雅安举办"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将茶马古道与重建新路贯穿、红军精神与时代意志结合,对推动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7.
清夜沉沉,灯下翻书自遣。书为钱理群近著《周作人传》,“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的一种。翻了几个晚上,虽然文字无声,此时体会书里书外,卻彷佛“夜深凤竹敲秋韵”。读罢这本传记,亦隐隐有“注目寒江”、“水阔鱼沉”的知感。“周作人”——一个不大好作的题目。原来的情形似乎简单得多。因为周作人虽然曾是颇有文名的文化人,欲偏偏在“做人”上面出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日本教习、留学日本、日译出版物三个方面对近代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以前有姓名可考的在四川的日本教习由77位补充至93位,并提出清末在四川的日本教习应在100位以上,四川是聘用日本教习较多的省区.本文中提出清末在日本教习进入四川前西方教育在官办学校的影响十分小,而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大,故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比其它地区更明显.文中最后提出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四川的政治军事社会各个层面,在历史上强弱交往的"失权规律"和"得益前提"的背景下,提出要区别日本政府的主观企图与文化传播的客观影响、日本文化人的个人情怀间的关系,以客观公正而历史地评价日本对近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成都"的得名,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山海经》等古史文献的研究,论述了岷山即古史传说中上帝及众神所居的"圣山"昆仑山(海内昆仑山)。昆仑山分三成(层、级),又名成山。"成都"得名源于"成山之顶的上帝下都",即天庭、天堂。成山下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都广之野",为和谐欢乐的人间乐园。"成都"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即"天堂.圣山.乐园",是远远高于"伊甸园"、"香格里拉"的文化概念。开明氏五世蜀王迁都,为标榜蜀国上应天命,借用天堂之名作为新都城之名。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12,(2):144
以往海峡两岸关系史之研究,突出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及渊源关系,海峡两岸的管辖关系特别是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台湾管辖方式研究不够。有鉴于此,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联络两岸学者,出版"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和"中央政府管理台湾历史文献丛编",见证海峡两岸不仅很早就有历史文化联系,而且很早就确立了管辖关系。相信两种丛书的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