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栋 《世界文化》2007,(1):28-28
有那么一个导演一直不入好莱坞的门道——斯坦利·库布里克。 他是一个神奇的导演。他总以那种把“吴钩看了”的姿势审视电影,审视美国人民心中的好莱坞、审视美国,他的那种将电影革命进行到底的颠覆性元素像AK-47射出的子弹,旋转着去击碎“全金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好莱坞的一代舞帝好莱坞电影史上最杰出的舞蹈演员弗雷德·阿斯泰尔不久前因患肺炎在洛杉矶的森特里医院逝世,终年88岁。阿斯泰尔曾经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象我这样相貌滑稽的小伙子竟然适合演电影。”有一回,一位导演没选中他,说他“既不能表演,也不会演唱……秃顶……就只会跳跳舞。”可是,他却一连好几代让影迷们着魔,特别是30年代他和当时好莱坞的美女 G·罗杰斯的合作使他名声大振。他在电影中的舞蹈甚至使芭蕾舞明星也黯然失色。1949年由于对歌舞影片所作的贡献,他获得奥斯卡纪念奖。  相似文献   

3.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强劲的势头横扫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面对好莱坞的“气势汹涌”,素有“艺术电影基地”的欧洲也无力回驳,尤其是亚洲电影长期处在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中。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脱颖而出,以历史叙事作为对现实发言的方式以及以语言的陌生化方式,构成对好莱坞“权力话语”的颠覆,成为特定而短暂的历史契机所造就的文化奇迹。而到了90年代,韩国电影以其异军突起的气势取代了中国的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亚洲电影景观,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影坛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李萌萌 《世界文化》2014,(10):19-23
新浪潮的缘起缘灭 法国巴黎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是以世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而自居,法国人也是以激情和浪漫闻名于世。电影艺术的两位开山鼻祖卢米埃尔和梅里爱都是法国人,所以在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中法国艺术家表现得比其他人更有特色、更激进、更浪漫。20世纪20年代风行欧洲影坛的先锋派电影即以巴黎为中心。20世纪30年代法国出现了用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去表现下层小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与社会抗争的影片。这类影片内容真实、情节动人,常常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有一定的戏剧感染力,这类影片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诺阿等一批优秀导演为了躲避战火去好莱坞工作。战后较长一段时间,法国电影界在好莱坞的强烈竞争和意大利电影的巨大影响面前,只满足于对原有传统的沿袭,在内容形式和生产体制上都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十大关键词讲述现实与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世界文化》2009,(5):32-34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1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第66届金球奖上大获全胜,稍后又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歌曲、最佳电影剪辑等8项大奖收入囊中。故事发生在印度,导演则是英国本土独立电影导演丹尼·保尔。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方法;美国式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  相似文献   

6.
从《英雄》开始,“大片”不再是好莱坞电影的专有名词了。一部分投资、制作、导演、演员阵容均上一定规模的国产电影,也被冠以“国产大片”的头衔,且市场对其热情丝毫不比好莱坞影片差,这让院线和铁心要把电影往“大”了整的导演及制片公司“窃喜”。2005年底,《无极》1.9亿的票房更加奠定国产电影暂时不可扭转的“大片”方向。[编按]  相似文献   

7.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5,(9):19-20
一.马丁·西科塞斯<恐怖角> 这些天一直在看马丁·西科塞斯的电影,一个热衷于表现黑帮和暴力的小个子导演的作品.尽管有些人对于<好家伙>之后的马丁的创造力开始表示怀疑,认为现在的他过于注重好莱坞的奢华和奥斯卡的态度.但在我看来,马丁后期的电影<恐怖角>却有着导演独特的视角、一贯的主题和强烈的黑色风格.  相似文献   

8.
好莱坞当红女导演、制作人、编剧南希·麦尔斯194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父亲是商人,母亲是设计师。麦尔斯对不同题材的电影处理得游刃有余,无论是离婚男女,还是老少配,无怪乎有人称她为"爱情专家"。事实上,麦尔斯本人的婚姻并不幸福,1980年她与同是导演、制片、编剧的查尔斯·谢尔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然而电影上都有一定造诣并合作了多部电影的两人却在1999年分手。这段婚  相似文献   

9.
"后好莱坞时代"的韩国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世界文化》2005,(5):27-30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以强劲的势力侵蚀着世界电影版图,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亚洲电影的崛起,它在好莱坞电影的夹缝中求生存,与好莱坞并置于亚洲空间,并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美学。在90年代出现的、被称为“后好莱坞时代”的电影的这股亚洲电影新潮流中,韩国电影就是具有典型的“后好莱坞”气质的一支劲旅,因为它是在好莱坞的全面围攻下进行的一种电影行为,不单单是在艺术领域内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梦工厂出产的《尘雾家园》不像是一部好莱坞影片。好莱坞电影往往不会给人以遗憾的结局,而这部影片有太强的悲剧因素,给人以过于沉重和悲怆的感觉。自2000年的《黑暗中的舞者》之后,还很难有一部影片像这样让人感到窒息似地难过。影片的导演,原籍前苏联的瓦迪姆·佩尔曼曾是一位出色的商业广告导演,该片是其第一部电影作品。他非常注意情绪的酝酿与积累,使用对比蒙太奇等镜头语言,营造氛围,影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多的人物被卷入其中,而矛盾冲突也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将悲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情节环扣,矛盾步步…  相似文献   

11.
白雪 《世界文化》2004,(3):31-33
有个被视为是电影界巨擘、传奇导演的老爸;母亲是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兼作家;哥哥是音乐影带及电影导演;前夫是被好莱坞誉为最有前途的鬼才导演;表哥(尼古拉斯·凯奇)是奥斯卡影帝,这座家族电影名人堂,现在又增加了一位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女导演:苏菲亚·科波拉。苏菲亚·科波拉是谁你可能不知道,但她的姓“科波拉”可是如雷贯耳。身为《教父》大导演法兰西斯·科波拉的独生女,今年33 岁的苏菲亚,靠着自编自导的低成本独立制片《迷失东京》,此前已获得多项影评人协会大奖肯定、本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  相似文献   

12.
捷克新浪潮中“可怕的孩子”杨·南曼奇的新作《与母亲深夜长谈》是一部卡夫卡式的自传体电影,但这不是一部用来“看”的电影,而是一部需要用心来感受的电影。导演说,影片灵感源自卡夫卡的《致父亲》,此言绝对不假——影片抛弃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  相似文献   

13.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首府,恐怕也是世界电影界的大都会。可是它并不是由当地的美洲人建设起来的,大约早在1910年,就由来自欧洲东部的移民开始创建。如迈尔、戈尔德温、福克斯、华纳兄弟、莱姆勒(他是个例外,因为他是德国人)等。二十年代的时候,好莱坞的老板们就逐渐到欧洲去寻求新生力量,这是毫不奇怪的。如当时两个最有名气的人:一个是来自柏林的电影导演恩斯特·卢比契;一个是来自瑞典的女演员嘉宝。稍后还有有名的女演员玛琳·迪特利丝。这个时候,欧洲正在拍卖它们的天才。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情况突然变了。这首先  相似文献   

14.
<正>《闻香识女人》是国内影迷耳熟能详的作品。本片出品于1992年,由好莱坞著名编剧波·戈德曼编剧,马丁·布莱斯特导演,在中国拥有大批拥趸,被视为众口一词的佳作。然而,这部电影在国外影迷和影评者对其评价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五星级评价数量众多,一星差评同样俯拾皆是,批评该片时间冗长,结构拖沓,过分煽情和理想化的声音不绝于耳。是什么导致了本片在美国观众中的评价如此褒贬  相似文献   

15.
买琳芳 《世界文化》2022,(10):25-29
<正>1993年,一部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诞生,这便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电影上映后产生了巨大轰动,天文数字的票房收入和如潮的好评,使这部极具商业价值的恐龙大片成为好莱坞力捧的系列作品。1995年,斯皮尔伯格再次操刀重演恐龙神话,《侏罗纪公园2》又一次大获成功。两部恐龙题材电影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令人震撼的电脑特效,使观众对史前恐龙的脑海想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逼真形象;更离不开小说文本中所体现的深度思考,即人文关怀与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在“电影史百部经典之作”评选中,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三部电影入选前10名,它们是《大白鲨》(第2位)、《辛德勒的名单》(第9位)以及《拯救大兵瑞恩》(第8位)。能与之并驾齐驱的只有大导演乔治·卢卡斯,他凭借1977年的科幻经典之作《星球大战》荣登榜首。说到斯皮尔伯格,这位极富超前意识的天才导演早已以其气势恢宏的想象力和独一无二的的视觉效果,成为好莱坞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人。《E.T.外星人》中,可爱的小外星人骑单车飘向月球的画面,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法拒奇兵》中哈里森·福特触动宝藏机关,被圆形巨石一路追…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知道王光利是9年前,那时他还不算专业导演,凭借对电影的一腔热情,他拍着那些充满探索的实验影片。后来断断续续知道他的某部作品得了国际上的奖,却一直也没有找来看看。2001年一部叫《横竖横》的影片使王光利被观众真正地熟知了。这位从未受过电影专业训练的导演竟然是用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拍摄了一部非常态的影片。 《横竖横》在下述几方面都创下国产影片纪录。首先,其投资只80万元人民币,创近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投资最低纪录;其次,该片可谓中国第一部完全真实的“真实电影”,影片是由真正的下岗职工演自己的生活;再者,除了对“演电影”一无所知的6位下岗职工外,影片没有聘专业演员;整个拍片过程完全采用实景拍摄,省去了布景、灯光、道具、服装,不使用轨道车、升降机、稳定器,大部分镜头是肩扛摄影机完成的,摄制组只保留了导演、摄影和录音3个人,仅12天就完成了拍摄。影片中没有特别创作的音乐,只选择性地保国了客观音乐;人物对白完全采用上海方言,这一切都构成了影片强烈的纪实风格。 拍片时,“演员”不用看剧本,不用背台词,也不知道每天将拍摄哪些镜头,早上由导演筒要地说明要拍摄的场景,“演员”只要回忆当初发生的事情.寻找回到过去的感觉,进人状态后便...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如今独特的景观,它综合多种艺术形式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其魅力所在。然而随着上世纪6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的发展,由《电影手册》诸多编辑提出的“作者论”强调了电影创作中导演对艺术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电影的风格形式和主题内涵便和导演的作者身份联系起来,由此导演这个职业属性具备了艺术家的特质,而不仅仅是电影产业中的简单的从业人员。当导演对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把握能力,或者能够在个人创作和制片商要求的矛盾中形成某种平衡,那么他便可以向作品浸注个人风格并表达内在思想和人文关怀。此外,根据导演的个人经历和其所在的社会背景,其电影作品势必呈现出与其周遭环境、地缘政治、社会历史相关的种种内在。  相似文献   

19.
名电影导演张艺谋自2001年春节时便放下主业不干,每日认认真真到中央芭蕾舞团执导芭蕾舞.这一反常举动引得京城业内人士争相议论。  相似文献   

20.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10,(11):33-36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名字,由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的美国影片《盗梦空间》,本名《奠基》(Ince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