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班主任》2007,(11):27-27
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他作为个体的差异性。民主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尊重学生心灵的自  相似文献   

2.
汪杰锋 《文教资料》2008,(19):82-84
"教育民主"就是教育者在民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通过民主化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在当代社会,只有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教育民主"需要充满爱心、尊重个性和差异、追求自由和创造、崇尚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3.
李镇西 《天津教育》2005,(11):17-17
尽管自由本身不是民主,但自由与民主的天然联系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民主。因此,民主教育首先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这种自由精神尤其应该体现于对学生心灵自由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尊重学生是对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尊重”的教育是教师基本素养的崇高体现,是教师教育艺术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育工作成熟的体现。尊重就是有爱心,尊重就是有忠心,尊重就是要专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自主、合作、探究。整体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竭尽追求教学的极致,给学生提供自由、民主、个性、开放的活动空间。以人为本,尊重、唤醒、赏识、爱心、民主、个性、创新,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自主、合作、探究。整体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竭尽追求教学的极致,给学生提供自由、民主、个性、开放的活动空间。以人为本,尊重、唤醒、赏识、爱心、民主、个性、创新,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1.教育主体个性化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自主性,依据学生的志趣、特长加以引导,培养个性独立和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创造心理学提醒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教育必须赋予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特的理想和优势去超越、突破和创新。2.师生关系民主化就是要在教育中,革除一切对待学生不公平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民主化是个性化的前提。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  相似文献   

8.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阳光课堂具有阳光温暖之关爱性,主要体现为微笑赏识,民主平等;具有阳光气息之自然性,主要体现为返璞归真,尊重规律;具有阳光缤纷之多样性,主要体现为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具有阳光普照之整体性,主要体现为和谐愉悦,整体提升。“阳光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学生思维自由,课堂气氛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氛围和谐;“阳光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师生、生生之间高效互动,学生学得主动,课堂生动活泼。用微笑、信任、赏识、智慧课堂奏出阳光的旋律。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尊重学生是对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尊重"的教育是教师基本素养的崇高体现,是教师教育艺术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教育工作成熟的体现.尊重就是有爱心,尊重就是有忠心,尊重就是要专心.  相似文献   

11.
高大玲 《文教资料》2011,(34):64-66
本真教育的最大秘密就在于相信和解放心灵,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和解放教育者自己,让心与心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心灵得到升华。本真教育追求的就是服务和发展学生的绿色教育理念.建构语文绿色课堂。回归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本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绿色课堂应营造师生之间生态和谐的氛围,这样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绿色课堂应尊重个性差异,在民主、平等、自然、和谐的绿色活动中.促进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地成长。因此,绿色课堂是个性张扬的生态课堂,是充满想象的诗意课堂,是学会倾听的和谐课堂,是真心关怀的人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民主教育”,包含了一般人通常所说的“教育民主”,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民主”。在我看来,“教育民主”往往侧重于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态度(比如教育要面对全体,一视同仁,教育者应尊重和热爱学生等)。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除了指教育者应该具备的民主思想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的民主精神外,更多的还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民主素质的启蒙教育,如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民主与法治的教育、权利与义务的教育、自由与纪律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心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反应,学校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更是思想品质形成阶段的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对学生充满爱心,富有感情,教师的教育就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应;否则,教师态度冷漠,就会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障碍,甚至是意识上的障碍,即使再好…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才能创造宽松的创新教育环境,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才能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作为师生关系主导方面的教师,应为创建新型师生人际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刘福学 《上海教育》2005,(5B):55-5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民主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地方“尊重学生”的内涵被不断扩大和曲解,什么“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7.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在平等的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等。这就呼唤教学活动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大课堂”,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地流淌。●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相似文献   

19.
民主教学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承认差别,因材施教”等特征。本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然科学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认为自然科学课堂民主教学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尊重个性;②追求自由;③激发创造;④体现平等。通过观察分析杭州市下城区部分初中自然科学课堂民主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杭州市部分初中学生和自然科学教师的看法,以期发现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非民主现象,分析教师在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私语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三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四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72006年5月号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五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六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让心泉自然地流淌。七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